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以他的远见卓识睿智地指出教育的宗旨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他的思想永远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他的一系列关于创造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开展创新教育,革除应试教育痼疾,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立身于中国教育改革,极富创造精神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贯穿于他的生活教育运动的全过程,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中最为亮丽的部分。他也是世界创造教育的最早探索者之一。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我们更加认识到它对当前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1.体现了现代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性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是…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历来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光辉。当前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更加彰显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时代前瞻性和永久生命力。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虽然没有专门、系统的荣辱观阐述,但是在他的思想及其理论与实践中,处处鲜明地反映出他的荣辱观。可以说,荣辱观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荣辱观属思想观念范畴,是由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所支配的。它代表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人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人的身上,由于其内在的尺度不同,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形成不同的荣辱观。陶行知先生的荣辱观,集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进步的、向上的荣辱观。综观其理论与实践,可以看出他的荣辱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在《创造宣言》一文中,陶行知指出,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数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是我省歙县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年十月 是陶行知诞生九十周年。本刊从本期 起将陆续刊登有关陶行知的生平事跡和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纪念文章。 陶行知生活的时代,是解放前的旧中国,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要从那个时代去理解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主要学习他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有效.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他的教育思想可以发挥好的作用.我们要在课改的实践中学陶师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  相似文献   

8.
林峰 《文教资料》2008,(26):102-104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先行者,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之一.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创造性人才就是真善美的活人.创造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创造教育就是要培养行思结合、手脑相长、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在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创造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娟 《考试周刊》2015,(44):61-62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一生有许多精辟教育思想,成为我们学习的宝贵财富。其中,"创造教育"思想给教育工作者以启示,值得学习借鉴。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是这个时代的核心。创造能力的培养通常通过教育实现。近年来,新课程不断改革,愈发注重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小学数学为例,应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探究与思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卓越的颇具创造精神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从事创造教育,认真探索实践并进行科学总结,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的教育理论精辟深遵。其中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内容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创造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创造教育理论有很多独到之处。陶行知所提倡的创造教育是一种超越式的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更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许静 《华章》2011,(24)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他的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来源于丰富的教育实践.他的教师教育的思想对我们当代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他认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勤奋好学,不断创新,具有探索真理的创造精神.本文试对陶行知关于教师素质培养方面的思想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陶行知的师生观看新时期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时俱进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突出品格之一.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今天我们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要把历史的陶行知当代化,用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联系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学术前沿,着眼于当前教育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充分挖掘陶行知思想的现代价值.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涵盖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仅结合其师生观与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对“生活即教育”与“教学做合一”关系的两种看法,源于两种不同的假设,一种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全部来自教育实践,一种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这两种看法各有其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一种新的看法是,“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德育理论,这种看法要求对“做”的内涵做出全新的解释,即做事与做人相统一。本文从分析陶行知在真伪知识以及真理问题上的看法入手,阐释“追求真理做真人”中,“真”与“真人”的内涵。认为陶行知有自己的德育理论,他的道德境界蕴含在知识与行为相统一的教育理想中,蕴含在通过做事学会做人的德育理想中。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了对教育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两种追求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他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创造性,实现普及教育,以及教育者应该深入教育实际等思想和实践,既是立足当时条件的,又是超越当时人们的认识而对今天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这正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其中创造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可谓:常青树上的一朵奇葩。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实现“三个面向”,培养创造性人才,我们应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这里,笔者试对他的创造教育的涵义、基本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创造教育的涵义  陶行知对传统教育“因循守旧,缺乏生气”进行抨击。他指出旧学校“它的方法是注重教训,给教训的是先生,受教训的是学生”,“读书不许发问”。1934年11月11日,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两个尺度"思想揭示了人活动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蕴含着个体和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在马克思大从化过程中,一方面要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加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建设,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于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造力培养为主旨,对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仍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毛娟 《班主任》2000,(2):8-9
创造教育是依据创造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30年代就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生要创造性地学。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我国从事创造教育研究的专家周忠昌指出,创造个性有六个特点:勇敢、甘愿冒险、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20.
创造教育就是运用创造学理论 ,开发人的潜能 ,开发人的创造力 ,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创造教育最早的开拓者。在1943年10月 ,陶行知就已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 ,并正式指出 :“创造是生活教育的目的。”他以生活教育为基础 ,寓创造教育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之中 ,他的创造教育思想与当前中国教育改革思想息息相通。所以 ,在幼儿教育中 ,我们应该坚持把素质教育与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起来 ,探索和实践创造教育的新途径 ,为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