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通俗小说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社会开始的时候.正如鲁迅所说:“至于小说,我以为倒是起于休息的.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咏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那么,原始人谈论的都是些什么故事呢?由于原始人认识能力低,他们对自然界日月星辰的出没,风云的变幻,动植物的生灭等自然现象,无法得到正确的解释,所有这一切对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开天辟地》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篇神话。神话起源于人类的童年时期,是祖先们对大自然演化规律的神奇解读,对生命起源稚嫩而独特的理解。《开天辟地》这则神话讲述的是上古大神盘古,诞生于混沌、挺立于天地,又化身为世间万物的故事。在初看文本时,首先是被神话独特的魅力所感染,再深入读下去,深深打动我的是神话的缔造者赋予这位神伟大的、惊人的生命力,是对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的礼赞。  相似文献   

3.
当代的学者们一般根据《切韵》中的押韵规则来推导古代诗歌的押韵规律,认为相同的声调以及相同的元音及韵尾是押韵的必要条件。但是将这一原则运用到上古诗歌中时,就会遇到异调通押等难以解释的问题。实际上,上古时期并没有产生声调,异调通押只是一种正在进行中的离散式音变,是一种不同韵尾的互协现象。  相似文献   

4.
据说在上古时期,乌鸦也是一种菜鸟,据鲁迅先生在其小说《奔月》当中的考证说,便是“乌鸦炸酱面”的食品。  相似文献   

5.
一序言古音学是一门研究汉语上古音的学问。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当中,上古音到底属于哪一时段的语音,学界还有些分歧,流行的说法认为上古音就是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但有个别学者认为这段时间太宽泛,上古音应该仅限于周秦时期,不包括先周时代以至远古时代的语音(刘晓南,2007:135)。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视野     
汉字起源种种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三种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源于何时呢?据战国时期的《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后人因此认为结绳是汉文字的起源,一切文字由“ ”繁衍而出。但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字源始于八卦。而我国古代最通行的说法是“仓颉造字”,这在战国末年就已经在学者中广为流传;据考仓颉是传说中炎帝、黄帝时候的人。根据这些说法,汉字当起源于上古时代。  相似文献   

7.
魔童短笛 《高中生》2009,(16):60-60
据说在上古时期,乌鸦也是一种菜鸟。据鲁迅先生在其小说《奔月》当中的考证说,便是乌鸦也可以做成一道叫做"乌鸦炸酱面"的食品。这种炸酱面在上古时期英雄后羿家里的饭桌上,是一道最为常见的家常便饭。坊间所流传着的上古美女嫦娥姐姐之所以想要抛弃英雄后  相似文献   

8.
夏朝是传统法的起源时期,商和西周的礼治时期是传统法的奠基时期。上古三代法制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上古时期天命观的起源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帝”、“鬼神”、“人”是上古时期天命观起源与演变的标志性内容,从其演变的轨迹中清晰地反映出一个从神本到人本的信仰发展过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它决定了孔儒及其后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广韵》异读字是确定上古异读字的重要依据,在上古音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论证了依据《广韵》异读字确定上古异读字收字的原则、制约上古异读字收字方案的因素和确定上古异读的方法。认为那些体现上古音的音韵内容、音类特征和语音规律的《广韵》异读,应该推源到上古,并确定其上古音韵地位;《广韵》中还有一批中古时期乃至宋代新产生的异读,不反映上古音的音韵内容和音类特征,不能作为上推上古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产生于东汉晚期的孔望山摩崖石刻中的吹奏乐图像是研究我国上古时期吹奏乐器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从我国上古时期吹奏乐器的产生发展过程看,孔望山石刻中的吹奏乐器在我国吹奏乐器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汉民族的十四个原始姓是怎么产生的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的问题,以往较多的是从上古氏族部落的生存环境考虑,认为是因氏族部落所居环境而得姓;后来,在西方图腾学说引进中国后,人们又从汉民族上古时的图腾崇拜入手去解释,认为原始姓来源于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但这两种观点都与原始姓用字的造字理据相矛盾。本文认为原始姓来源于汉民族上古时期女性祖先的称呼。  相似文献   

13.
先秦的服饰装饰主要有涂抹画衣和刺绣两种方法,其中又以涂抹画衣最有特色。由于实物材料传世较少,有些学者认为它只是上古染色的一种工艺,另一些学者认为它是帛画的起源,造成后世对上古有关服饰涂绘画衣现象和留存文字的误读、误解。近年随着服饰史研究的深入,对此有了正确解读的契机,涂绘画衣是中国先秦所特有的服饰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现在不少人认为是一个小说流派。这种看法值得商榷。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里说:“在作品中间装进一套新思想的议论是那时的流行风气”,“那时大家正热中于‘人生观’——觉得一篇作品非有个簇新的中心思想不可……当时此种‘注重思想’的倾向,压力是很大的……那时我也是‘问题小说’的热心人。”可见,茅盾是把“问题小说”看作当时盛行于新文坛的一种进步的创作风气;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最早的兵法起源于上古炎黄时期,在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其中,流传下来的风后八阵图就是最有力的佐证。炎黄时期频繁的战争、文字的创制与发展、八卦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应用,为中国兵法的起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40年代的海明威曾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而这个群体正在亲身经历着"大萧条"的严酷现实的考验。海明威能在特殊时期被特殊的群体所接受,历来最直接的解释一是海明威小说的成功,他被当着了效仿的文学偶像;二是作家自我的生活方式对人们产生的广泛影响。然而,除去这两方面原因外,我们认为海明威的成功还有一个更为基本的因素,那就是在判断人和人生时,海明威以自己的小说和生活方式构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而它正好与大萧条时期人们的价值诉求契合,形成共鸣,产生了强大的共振效应,最终成就了海明威。  相似文献   

17.
神话是人类文化之起源,宗教之萌发,艺术之滥觞。对人类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神话产生于上古,是人类凭借想象力的一种创造,心口相传,相互影响。凡有人类的地方,皆有神话。故不应以希腊神话一种模式去对待所有民族的神话。华夏民族神话也独具特点和魅力,不仅丰富且因民族众多而各具特色,多彩多姿,与宗教的西方神话比,更显浪漫、朴实、神奇多姿。  相似文献   

18.
1 ①殷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神学政治体系 ,祭祀鬼神成为一种制度并指导着所有日常活动。②殷人从事任何事情 ,都采用占卜形式以决疑惑。 2 ①神学思想中有极其微弱的反抗意识。②神学思想中透露出一丝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神人关系信息。 3 神性至尊。 4 B ,D。 5 ①上古时期 :史官摇木采风 ,择优而撷 ,隐含评论姿态。②春秋、两汉时期 :通过不同途径对文献发表精妙独特的意见 ,为萌芽时期。③唐宋元明清 :对五经六籍加以评论 ,出现谈书论道之作 ,出现序、跋等书评文体 ,为发展阶段。④现代 :杂色纷呈 ,包容万千 ,文体蔚为大观 ,为繁荣时…  相似文献   

19.
不少同志认为,中国散文诗出现于“五四”时期,以法国的波特莱尔、俄国的屠格涅夫、印度的泰戈尔的作品传入我国作催生婆才诞生,这种文体似乎纯属“泊来货”。我却不以为然。散文诗这种文体,事实上中国自古已有,只是当时无人立此名目而已。最早的文学,究竟形成于何时,现在就专家们研究的成果看来,还很难定论。一种说法认为:文学自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缘起;二种说法认为:文学产生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之后的阶级社会;三种说法认为:文学出现于人类揭开了原始蒙昧的时期,即开始形成语言、逐渐能够制作工具的历史时期。我认为第三种看法似较符合历史科学实际。  相似文献   

20.
历史、史诗与小说作为重要的叙事文类,其内积淀着特定的历史信息与文化精神,冯梦龙与巴赫金在小说起源问题上的见解为此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他们都认定小说起源于各自民族文化的奠基时代;小说的兴起与上古历史叙事或史诗叙事的权威性失落有内在关联;历史与史诗叙事是崇高的、官方的、绝对的、过去的,小说则是低俗的、民间的、面向当下现实的文类;历史与史诗需要一种权威的、统一的思想作为其内核,小说则不仅是最需要思想、而且是需要多种思想背景的文类,多种思想并存几乎是小说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冯梦龙和巴赫金都通过有意盲视中西文论史上的权威成见,获得了各自对小说与历史、小说与史诗的过人洞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