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日前呼吁停止“三好学生”的评选,认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此言一出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刊约请了部分专家、校长、班主任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在“三好学生”的评选上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并赋予“三好学生”全新的含义和评价标准,如“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等。其中,“好孩子”的具体标准是“勤俭+孝敬”,“好学生”的标准是“合格十特长”,“好公民”的标准是“公德+责任”。然而,笔者以为,“三好学生”评选的形式虽然改变了,但评价方式依然没有回归到学生评价的本真价值上来。  相似文献   

3.
当学生就要当“三好学生”!这是很多人都记忆深刻的激励,也是在学校里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评选“三好学生”是中国学校的传统项目。人们总是教导孩子:在学校里要做个好学生,最好能评个“三好”。三好学生几乎成了优秀学生的代名词,三好的概念已深深植根于几代人的心中。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创新,也该给沿用了几十年的三好评选加点新意了。“三好学生”新概念的推出,是德育工作创新的成功尝试。我区推行的“三好学生”新概念的评选标准是: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在学校做个好学生评“三好”的目的不单是选拔出优秀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从中受到教育:怎样做才能当个好学生。开展…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其理由大致是,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09,(1):4-8
栏目编辑 赵煦 早在2004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就曾发出倡议: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时隔四年,2008年9月,顾明远教授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再次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顾明远说,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评“三好”     
期末,按照学校分配的名额,孙老师班上评选出了5名“三好学生”。名单还没上报,校长找到孙老师,问:“听说你们班的王威没评上,能不能换一换?”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汇》2008,(11):10-10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近日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叶祝颐 《教育》2008,(10):17-17
9月1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话语     
《天津教育》2008,(11):3-3
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深圳市举办的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他说,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早在2004年,顾明远就曾发出倡议: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在教育界引起争论。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仍应进行,但标准应该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任何一个班级里,有让老师骄傲的“三好学生”,也少不了让班主任闹心的“问题学生”。怎样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笔从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深深地认识到,给“问题学生”留面子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不代替教材去重述现行小学教材中许多地方都有旁注、说明、想一想等,这些都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多材料和思考的导向。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我先出示例题:(1)公园路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看一看,哪一个年级的三好学生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比率大?①学生自学课本内容。②交流:学了这部分内容,你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③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六年级三好学生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17100五年级三好学生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320④启发:能直接比较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人…  相似文献   

13.
王重阳 《教师博览》2008,(12):11-11
如果评选“三好学生”就意味着“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标签”的话,那么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我至少有12年应该生活在煎熬、屈辱、痛苦和自责中。因为,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除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得过一两朵小红花,我在德、智、体三方面都不怎么出类拔萃,始终与“三好学生”无缘。  相似文献   

14.
从德、智、体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是我国大中小学40多年来的传统,“三好学生”一直都是人们心目中优秀学生的代名词。进入21世纪,由于新教育观念的冲击,人们开始对长达40多年历史形成的特定的“三好学生”文化产生了怀疑。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实行了数十年的“三好学生”评  相似文献   

15.
为学生体检“政府买单”叫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来坪 《师道》2008,(6):16-16
媒体报道:北京市中小学生每年的健康体检费用将纳入财政保证范围。该市每年10月对18个区县的抽样学生进行统一体检,并向社会公布各县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统计结果。这是日前北京市出台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主要内容。《意见》指出,学生达到国家制定的学生体质优秀等级标准,是评选“三好学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并且,这将作为校长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三好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光荣的称号,它既是一种荣誉,也是对学生追求上进的一种肯定。“三好”即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长期以来,在评定“三好学生”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把“学习好”当成主要标准,一切分数说了算。评选出来的“三好学生”没有代表性,社会上对“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也出现了诸多争议。近年来,景泰县草窝滩学区推行家校联谊活动和“新三好”评选办法,对新时期学生评价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以往评选三好学生时,虽然有学生民主推荐。这一环节,但在评价内容上更多的是受教师的影响,只注重语、数成绩。这种狭隘的评价方式,随意把学生选择分类(“聪明”或“愚笨”),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非理性因素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不协调。更有人认为“三好学生”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参与调查的672名学生中,有174人认为“不公平”,占了25.9%。由此看出三好学生评选制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非改不可。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三好学生“申报制”,收效不错。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在一个基础教育学术年会上发表演讲.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其理由大致是,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顾明远提出的这个建议在教育界和网友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15日(教育文摘)介绍了舆论碰撞情况。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顾明远认为,中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相似文献   

20.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好学生”这一光荣称号,作为学校对学生的最好评价;同学们追求的目标;家长对子女的希冀,它的评比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期结束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三好学生”评比工作的成功与否,对学校的教育与教学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