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训练一直被认为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从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老师积极布置,学生只是消极应付。因此评改作文与写作训练成了师生痛苦的经历。其实,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这一目的,老师大可不必动辄进行800字的话题作文训练。不妨借助日常语文教学,就地取材,以教材为范例,以评讲为指导.由此引发学生创作的动机;并用课内10到20分钟时间进行课堂小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编习作集,就是一项强化作文教学的自主综合性活动,它符合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付瑞丑  董琨 《山东教育》2005,(31):23-23
前一些时候.我们有幸欣赏到了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所执教的作文训练课“一件____的事”的课堂实录.探深地被他的“作文训练游戏”吸引住了。上课伊始,贾老师就亲切地对学生们说:“作文。就是用嘴说话。作文也是一种游戏。如果你能把长的变短的,短的变长的,那你就取得了作文的自由。”这个看似平常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老师、学生和作文的距离.奠定了全堂课的快乐基调。下面我们就来赏析这场作文训练游戏的运作特色吧。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的话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师必须把“读写”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关于阅读,我们平时已给予了极大的注意,而作文训练往往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根据多年的教学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想要做到“自能作文”,学生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认真观察生活,广泛认识周围的人和环境作文之所以成为大多数中学生们的“头疼病”,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抓…  相似文献   

5.
施燕 《语文天地》2015,(5):62-63
一谈到作文教学,很多语文老师就禁不住摇头,一个字“难”。再谈到作文讲评,更是“难”上加“难”。一直以来,不少语文老师把作文训练和作文讲评作为讲授课文的缓冲地带;或者过于重视学生作文的训练,却忽视了讲评课;有的即便是上作文讲评课,也仅仅是把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稍作点拨,推荐一两篇范文。其实,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此,我们应给予深刻的思考。一、精心批改,为讲评“护航”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老先生讲 :“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由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多年来 ,作文的改革由“作文从内容入手”到“作文要有所为而作”,都是以“生活”作为作文兴趣的源头。但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发现 ,作文的“评改”同样也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切入点。我认为作文教学应把握好三个“改”。一、发挥集体智慧的“评改”叶老对作文评改曾有“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的论述 ,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懒办法 ,是不负责任。其实不然 ,实践证明一节好的“评改”课 ,要比教师加…  相似文献   

7.
提到作文,人们更多关注文章从“无”到“有”的过程,即如何命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对作文后的“修改”则往往重视不够。一些学生写完作文后,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就交给了老师,这样的作文训练,即使写得再多、花费的时间再长,作文训练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到哪去。鲁迅先生曾说“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这“不由天”三字已明确的透露出鲁迅先生对文章“得”“失”的态度。好的文章决非天然生成的,多半是不断斟酌、不断修改得来的。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当中,许多老师只知道盲目的让学生去写,自己却很少主动去研究学生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作文训练一直被认为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从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老师积极布置,学生只是消极应付。因此评改作文与写作训练成了师生痛苦的经历。其实,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这一目的,老师大可不必动辄进行800字的话题作文训练。不妨借助日常语文教学,就地取材,以教材为范例,以评讲为指导,由此引发学生创作的动机;并用课内10到20分钟时间进行课堂小作文训练。不妨从点滴入手,集小流成江河,运用课堂练笔的形式搭建起写作训练的平台。写作难,首先难在学生缺少对生活的感悟。现在的高中生经常感慨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  相似文献   

9.
刘春芳 《学语文》2011,(3):50-51
作文评改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应该成为中学作文训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作文的自改能力?下面几个方面是关键所在。一、启“识”“识”.是指学生对自改作文这一做法的认识。对于自改作文,学生的初始认识是不够到位的。有人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职责,学生是无法胜任的;  相似文献   

10.
说到教作文.许多老师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视作文教学为“烫手山芋”;说到写作文.很多学生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当作文训练为“沉重大山”。  相似文献   

11.
宁同玉 《湖南教育》2002,(12):25-25
作文训练,是训练学生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教”的手法和作文内容对作者的触动等)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能动性,才能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1.教师应充分发挥“情感”手段,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作文是个体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与他人交流情感的功能。作文训练时教师应创设情境,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最终让学生体会到作文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应从正面引导学生,善于从每一篇作文中发现值得表扬的地方,并大力表扬,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和内心想法。如:利…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中小学生的知识、思维、方法、态度、个性、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一切语文素养不可能自主生成,都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获得。而学生经验是作文训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偏失之一:“老师要我作文”。对于“为什么作文”,许多学生的答案是“老师要我作文”!这种作文的动机和目的,几乎是绝大多数学生共同的“心声”: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得到一个令老师、家长满意的好分数。为什么社会发展到今天,学生对作文的认识还如此片面、狭隘?偏失之二:“作文苦不堪言”。对于“怎样看待作文”,许多学生的回答是“作文苦不堪言”!在许多学校,作文简直成了“受罪”的代名词。每逢听到老师布置作文,教室里总是一片不情愿的长吁短叹!作文给学生带来的并不是跃跃欲试的愉悦和快感,而是心理上的恐惧!许…  相似文献   

14.
阙奕 《辅导员》2009,(7):40-40
“写话训练”是小学生学写作文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效果如何,极有可能影响小学生写作兴趣。而对小学生来说,作文教学成功与否,并不是全看他的作文写得如何好,而是看他有没有生成以笔写话的需要。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让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新课标理念启示我们,“写话训练”中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把握、援助是否准确到位,对学生作文的“入门”“上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接力作文,作为学生习作训练的一种特殊形式,以其特有的“自主创新、交流互评、竞争互学”的优势得到许多语文老师的认可。我在平时教学中也一直通过接力作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在接力小组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杨洪艳 《现代语文》2010,(9):138-139
现在的老师一提起作文就头痛,学生一谈作文就皱眉头,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对作文如此的惧怕,难道它就成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让我们都停步不前吗?我们都说写作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要心中有素材才能写作,可是素材从哪里来,到哪里才能找到能用的素材呢?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提高,远离“假”“大”“空”的危害呢?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长期以来制约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瓶颈,老师难教,学生难写。单纯依靠每学期七八篇的课堂作文训练效果总不理想,学生的作文依然呈现出肚子空空“无话说”,不知所云的“胡乱说”,千篇一律“平淡说”的现象。面对分值占语文总分40%的中考作文,什么样的写作训练才更有效?如何改变学生的作文现状,使他们有话说,说得好呢?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作文状况有三条发展图势:一条是如登山,步步升高;一条是如滑坡,步步下跌;一条是如走沼泽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辛勤教书的老师何尝不想使学生的作文步步升高,篇篇向上呢?可大多数学生却总是走沼泽甚至不断滑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重要的原因是老师总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拿优生的作文和中下等学生的作文比,比来比去总是达不到老师的满意要求。因为作文水平在短时期是不会大幅度提高的,这就挫伤了他们写作文的兴趣。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做了这样尝试。首先进行“分级超越训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分级超越训练”…  相似文献   

19.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作文教学中的相当一部分命题作文,往往内容一样、命题重复。这些传统命题,诸如“家乡四季”题、“节假日”题、“亲朋师友”题、“劳动学习”题等等,前一届学生写过了,这一届学生还要写;小学里写过了,到中学里还是要写。有些老师认为,这样的作文训练是“老生常谈”,不必大做文章。然而这种“老生常谈”正是训练学生真正学会“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必要的又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基本训练,也是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必要的较切实际的基本手段。试问:没有到过外地的苏北学生,不练习写好家乡平原风光,难道能要求他们写好蜀犬吠日的奇景么? 说是“必要”的“较切实际”的基本训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 ,学生怕写作文 ,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 ;老师怕改作文 ,改作文犹如“移山” ,费时费力 ,效果却并不明显。所以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费、少、差”的现象 ,具体说就是作文花费时间多 ,次数少 ,质量差。每完成一篇作文至少要花两节课时间 ,有时甚至一星期也不能完成。每学期作文六至八篇还得“快马加鞭” ,作文普遍存在写人叙事不生动 ,结构层次不清楚 ,文理不通顺等毛病。使作文走入尴尬境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是老师急于求成。训练时从立意、谋篇到遣词造句面面俱到 ,且字数一般不得少于 6 0 0。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一篇作文要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