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叉教授对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龚刚教授围绕以比较文学思维推进本土研究与理论创新的主题所作的专题访谈。专题访谈围绕三个方面进行:首先,从澳门文化的形成、内容与特色等切入,回顾了澳门创立比较文学学会、开展比较文学研讨交流、主办比较文学刊物等情况;接着,回顾了钱锺书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探索了世界比较文学面临的挑战、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比较文学学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等问题;最后,结合新性灵主义、哲学叙事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探讨了如何运用比较文学的思维来推动本土研究和理论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加强,比较文学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1981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接下来有些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并招收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1997年,国家教育部在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合并,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名义归为中国语言文学内的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也明确规定比较文学为中文系主要课程之一。此后,中国比较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学校增列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硕士点、博士点,全国大部分学校在本科生中开设了比较文学的课程。  相似文献   

3.
翻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研究的发展势必会促进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翻译的文化转向完成之后,比较文学也实现了文化转向。鉴于比较文学与翻译的密切关系,在文化因素的引导之下,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发生翻译转向,从而使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互为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张叉对英国华威大学比较文学教授苏珊·巴斯奈特就比较文学的专题所作的访谈录。访谈中,苏珊·巴斯奈特教授介绍了她对比较文学看法几经转变的情况,阐述了她文化转向的内涵,解释了她不看好影响研究的缘由,回应了别人对她欧洲中心主义的指责,分析了比较文学何去何从的问题,并给比较文学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法国比较文学学者基亚的《比较文学》和谢弗雷的《当代比较文学方法与视野》为研究文本,从两者的目录编排入手,比较了两本书的构架、层次、对比较文学的不同定义、对总体文学的不同理解、对翻译研究的不同角度,从中追溯比较文学这门年轻而开放的学科在几十年间的发展历程,因而阐述了对比较文学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吴家荣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新编>结束了安徽省高校没有自己编写的比较文学教材的历史,是中国比较文学领域中一个值得称道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比较文学由于其学术视野开阔,对加速各国文学间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不少高校都在中文本科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还设立了比较文学硕士点、博士点,安徽省也不例外.为适应安徽省高校教学需要,<比较文学新编>及时地出版了,它必将起到推动安徽省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作用.作为一本新教材,它有许多特点,本文将试谈其中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时代、跨文化的开放性学科。本文综述了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个学派的形成及研究方法,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研究比较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有效促进了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教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四届年会,不断健全和完善了研究会的组织机构,壮大了研究队伍,推动了比较文学的教材建设,实现了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良好互动,日益丰富着比较文学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对比较文学名称的误解,对它的理论中的"跨越"性特征不确定,把其中的文化研究当作当下文化研究热潮中的文化研究,从而导致比较文学失去了学科界限,给比较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本文试图通过对比较文学的名称"、跨越"性特征和其中的文化研究进行辨析,来确定比较文学的学科界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至今,比较文学教材建设成绩斐然,为新时期比较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石,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这些教材当中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那么,何谓优秀的比较文学教材?对此,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予以解析:一、优秀的比较文学教材应当内容丰富,体例完备;二、优秀的比较文学教材应当例证充分,表述畅晓;三、优秀的比较文学教材应当彰显中国特色,努力开拓创新。思考比较文学教材的评价标准,目的是为了以往昔为鉴,为当今的比较文学教材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季羡林以中国考据学、德国民俗学、民间文学和其他学术研究为基础,从比较文学思想的形成到影响研究的实践,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倡导到立足于东方文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化研究,从比较文学研究到比较文化研究,在近60年的理论探索与学术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学术思想体系。季羡林堪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泰斗。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传统比较文学定义中的跨民族概念讨论入手,以新疆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学术专著《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等为蓝本,围绕比较视域这一核心概念,以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关系,并涉及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地位,试图确立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的重要比较文学学理。  相似文献   

13.
作为资深的文学批评大师及颇有建树的比较文学专家雷纳·韦勒克,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批评理论与比较文学间的水乳交融与相得益彰。他立足于比较文学的学科视域,对于众多的文论家、文学批评术语、以及文论派别进行了梳理与评介,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批评的力度。鉴于此,本文以比较文学学科的诸种方法论为依托,着重阐释韦勒克的批评理论中所蕴涵的比较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比较学的跨越性要求在研究中越须进行化研究。而比较学的发展吏恰恰显示出化研究的欠缺。可喜的是,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化多元化和化一体化正成为新的时代观念,跨化研究也将成为比较学新的发展方向。在中国比较学的跨化研究中,应该从中外化的视角促进比较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把“比较文学”在字面的意义上误读为“文学比较” ,这不仅存在于当下中国汉语比较文学界 ,即使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也是一种由来以久的现象。为了准确地定义比较文学 ,我们还可以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四种相关学科概念进行参照从而明确这一点。讨论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四个学科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这对于进一步明确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学科意识和学科界限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一个总的观点:"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并以"文学间性"这样一个新的概念来界定从前各国学者所从事的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学(国家文学与国家文学、语种文学与语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二是文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三是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四是文学与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文章提出"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的观点,是因为:首先,文学间性要求比较文学研究者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要有距离与空间;其次,文学间性要求我们所选定的研究对象不能只是同一个来源,而是要有两个以上的来源;再次,"文学间性"要求要以文学或者文学性为中心,不能离开文学或文学性来从事所谓的比较文学研究。同时,笔者也认为:比较文学研究不能离开文学与文学性,离开了文学与文学性的比较文学研究,对于比较文学学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比较文学传统,近代蒙古比较文学是伴随民族文学的觉醒而产生的。在民族文化交流中发展本民族文学,合理地对待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差别,实现不同民族文学和文化的平等和共同的发展,成为近代蒙古比较文学的主要特征。主张民族特殊性和文化多元性,这使近代蒙古比较文学具有了现代方法论意义,并且成为与同时代法国比较文学平行的比较文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在比较学与世界学学科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的关系上,陈Chun等主编的《比较学概论》中的“比较学”定义有不绵密之处;范伯群等主编的《中外学比较史》中对歌德的“世界学”言论的阐释游移不定;雷马克所罗列的“比较学”与“世界学”之间的细密差异未必尽然;约斯特把“比较学”是“有机的世界学”的说法过于主观。从国内目前比较学与世界学研究现状看,“自觉的比较意识”从理论和方法上刻意的提出,并非仅仅是比较学学科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世界学学科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后不但理应如此,而且本该如此,只是学界将其冷落了。  相似文献   

19.
可比性是比较文学的根本属性,它既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理依据,也是检验标准。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包括:跨越性、交叉性和文学性(最终体现为比较诗学)三个方面。跨越性和交叉性从形式上限制了研究的范围,而文学性从内容上规范着研究的目的。可比性把比较文学研究的形式和内容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李立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05-108
随着比较文学课程在国内外各高校的开设,"比较文学"受到越来越多来自文学界的关注。但在"比较文学"成为热点的同时,当今比较文学研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包括研究内容不明确,方法不灵活,目标不统一等。这些问题如果界定不清,会成为比较文学发展的危机。当今比较文学研究应回归到鲁迅提出的"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主张,透过世界文学的视野,用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方法提炼出具有普遍诗学意义的文学本质,以更好地服务于文学创作与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