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转染植物耐受和富集重金属相关基因提供合适的组织材料,同时为了建立大面积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基地提供组培苗保障,实验以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无菌苗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选用不同生长素以及调节生长素浓度对外植体进行增殖,诱导芽和根的生长,建立了美洲商陆茎尖组织培养实验体系。诱导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1mg/L赤霉素(GA3)+300 mg/L水解乳蛋白(LH)+30 g/L蔗糖+9.0 g/L琼脂,pH5.8。诱导根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0.4 mg/L吲哚丁酸(IBA)+0.1 mg/L GA3+300 mg/L LH+15 g/L蔗糖+9.0g/L琼脂,pH5.8。采用该方法,萌发期和成苗期分别比文献报道缩短了5 d和6 d;建立了美洲商陆茎尖组织培养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白芨(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成熟未开裂的蒴果的种子为外植体,将白芨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生长激素的培养基上,待种子萌发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无性繁殖,研究不同生长激素浓度对种子萌发率、丛生芽增殖率、生根培养的影响,并进行炼苗移栽,建立了高效增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1/2MS+1.0 mg/L 1-萘乙酸(1-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培养基最适于种子萌发,丛生芽在MS+0.5 mg/LNAA+1.0 mg/L 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好,1/2MS+0.5 mg/LNAA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炼苗基质为泥炭土:蛭石:珍珠岩(3∶1∶1),成活率可达90%以上.最适宜的炼苗温度是23℃~28℃,空气相对湿度是80%~90%时有利于提高炼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露地月季盛夏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京地区露地栽植中大量应用的丰花月季"金玛丽"盛夏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1)激素处理可以有效促进腋芽萌发和增加萌芽数量,GA+CCC各50mg/L、BA150mg/L分别使腋芽提前萌发5.6d,3.6d,与对照差异显著;随浓度升高,腋芽萌发天数延长;BA+CCC1(150+100mg/L)腋芽萌发数量最多(7个),差异达显著水平.(2)同种激素处理,随浓度升高,现蕾天数表现从短到长再到短的趋势,相反开花天数表现从长到短再到长的趋势;CCC100、1000mg/L显著缩短现蕾2.8d、3.8d;所有的处理,发育总天数都短于对照,GA+CCC各50mg/L发育总天数最短,比对照提前4.95d,其次为CCC400mg/L、BA+CCC(75+50mg/L),分别缩短3.95d、3.7d;(3)在对成花量的影响上,BA300mg/L、BA+CCC(75+50mg/L)、BA+CCC(150+100mg/L)效果最好,花枝数/处理、花朵数/枝、花朵数/处理3个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BA300mg/L每处理花朵数为14.44个.  相似文献   

4.
当前莲藕组织培养常以取自田间的藕芽为外植体,但受到取材季节限制和外植体难消毒等因素的影响.对此,本研究以淮北白莲藕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条件、褐化控制方法、丛生芽诱导和生根培养基等进行优化,拟建立淮北白莲藕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破壳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可在3 d内实现白莲藕种子萌芽,且萌发率超过90%;在培养基中添加抗氧化剂和活性炭都难以有效控制莲藕褐化,而0.5 g/L植物凝胶则可将白莲藕外植体褐化降低至10%左右;丛生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5 mg/L 6-BA+0.5 mg/L GA3+0.5 g/L植物凝胶,诱导率达68%;1/2 MS液体培养基附加0.5 mg/L NAA生根率达到100%.该研究将有助于淮北白莲藕的脱毒培养复壮及种质资源改良.  相似文献   

5.
霍山石斛工厂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霍山石斛种子为外植体,对霍山石斛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霍山石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种子萌发与原球茎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0.5mg/L+20%土豆汁;原球茎继代增殖与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0.5mg/L+NAA0.1mg/L+20%土豆汁;丛生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0.5mg/L+NAA0.5 mg/L+20%土豆汁;壮苗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0.5 mg/L+20%土豆汁;炼苗最适温度、光照及时间:温度(24±2)℃,光照6000Lx,炼苗时间10d,后3d将瓶盖打开;试管苗移栽最适基质配方:草碳根+碎木屑+碎石(1∶1∶1)。  相似文献   

6.
以黄山花楸成熟胚为材料在MS基本培养基上萌发,在不同激素组合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统计萌发率及诱导率,结果表明去掉种皮剥离出的成熟胚在MS培养基上均可萌发,提示黄山花楸种子萌发的障碍因素是种皮的物理束缚;诱导愈伤培养基添加6-BA和NAA均可诱导黄山花楸合子胚产生愈伤组织,但愈伤出愈率存在差别,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豫薯品种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豫薯4号、豫薯5号、豫薯7号、豫薯12号、豫薯14号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进行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6-BAl.0mg/L+NAA0.1mg/L+GA30.05mg/L;继代培养与生根培养用·MS+NAA0.2mg/L为好.在28℃、光照14h/d条件下培养效果好.试管苗株系经指示植物、NCM-ELISA法检测,获得了5个品种的脱毒苗.  相似文献   

8.
以一株无患子优树嫩叶为外植体,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筛选其愈伤组织诱导、体胚分化及植株再生的适宜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6-BA对无患子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显著,在添加1.0 mg·L^-16-BA和0.1 mg·L^-1NAA的MS培养基上培养21 d,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2.5%;愈伤组织在添加1.0 mg·L^-16-BA、0.5 mg·L^-12,4-D和1.0 mg·L^-1NAA的MS培养基上经3次继代,可分化出体胚,分化率为33.4%;初分化体胚在MS+1.0 mgo L-1 6-BA+0.1 mg·L^-1NAA+6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培养21 d后可转变为成熟体胚,成熟率45%;成熟体胚在添加1.0mg·L^-16-BA和0.5 mg·L^-1IBA的1/2 MS培养基上可萌发生根,培养30 d后生根率为68.2%。  相似文献   

9.
以四个小麦品种的幼胚为外植体,通过脱分化培养,研究了影响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结果表明:小麦幼胚的出愈率在品种间和培养基间差异均不明显;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形成量、以及绿色芽点的发生率和产生数却存在基因型效应,同时也受培养基组成的影响;培养基中添加0.5mg/L的ABA不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中添加0.5mg/L KT和低浓度的2,4-D却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虎纹凤梨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虎纹凤梨的侧芽作外植体进行培养,成功地建立了虎纹凤梨的快速繁殖程序。虎纹凤梨的侧芽基部切块接种在(1)Ms BA 1.5 mg/L诱导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2)Ms BA 1.0 mg/L IBA 0.5 mg/L的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及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效果较好;不定芽在(3)Ms IBA 0.5 mg/L NAA 0.5 mg/L的培养基上易生根,健壮的试管苗移栽2个月后,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11.
野外采集的金毛狗脊蕨通过二步法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先将孢子在MS+GA 2 mg/L培养基上培育3个月后,转接入添加2 mg/L NAA的马铃薯培养基上培养45 d后,可形成完整的孢子体.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6年生红瑞宝葡萄为试材,采用三个浓度值的GA3分别在开花前10d和开花后10d各处理一次.结果表明在座果数、果形指数和无籽率方面有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差异.座果数提高13%,无籽率达49.7%.在100mg/L-300mg/之间,以200mg/L处理效果最显著,对提高葡萄品质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3.
野生百合组织培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种野生百合在Ms单纯添加2.0mg/L6BA或Ms+6BA2.0mg/L+NAA0.5mg/L下,诱导形成大量健壮试管苗,试管苗在7~10d内可诱导生根,移栽成活率为40%.  相似文献   

14.
刘恺  贾春凤 《保定师专学报》2007,20(2):51-52,62
较系统地对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品种"富有"柿组培苗的继代增殖、叶片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富有"柿的最佳长期继代培养基为MS+ZT2.0 mg/L+IAA 0.1 mg/L;高效不定芽再生体系在培养基MS(1/2N)+TDZ 0.4 mg/L+ZT1.0 mg/L培养30 d之后,转入培养基MS(1/2 N)+IAA 0.1 mg/L+ZT 2.0 mg/L中,其分化率达到90.3%以上,外植体平均芽数为4.6;生根选取在培养基1/2 MS+IBA 1.0 mg/L培养基中暗培养8 d,生根率为93.1%.  相似文献   

15.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3个品种(系)及8个杂交组合F1的幼胚作为供试材料,取12-16日龄的幼胚接种在附加2,4-D2.0mg/L和6-BA1.0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3-5d后所有供试材料都具有愈伤组织。筛选出适宜的继代培养基为:MS+2,4-D4.0mg/L NAA0.5mg/L LH500mg/L 0.5%蔗糖+0.85%琼脂;大穗2、昌乐2号、抗锈204、品系38等材料愈伤组织生长较好。植株再生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0.5mg/L 6-BA0.5mg/L 0.3%蔗糖+0.85%琼脂。抗锈204、昌乐2号、优265/昌乐2号、优265/京选6号、优265/有芒白4号等5个供试材料分化率较高;杂交胚与常规品种比较,幼苗分化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应用植物离体快繁培养技术研究凤尾鸡冠瓶苗开花技术,结果表明:凤尾鸡冠的种子用0.1%的HgCl2灭菌8 min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90%;最佳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NAA 0.1 mg·L-1+6-BA 1.0 mg·L-1+蔗糖20 g·L-1+琼脂10 g·L-1;经过壮苗后的植株在MS+PP3330.5 mg·L-1+NAA 0.01 mg·L-1+蔗糖20 g·L-1+琼脂10g·L-1培养基上培养,开花率最高,为81%;适当减少MS培养基中氮含量,能提高凤尾鸡冠瓶苗开花率;光照强度为3 000 Lx时,瓶苗开花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龙眼子叶胚状体的诱导和试管苗的培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利用龙眼(Dimocarpus longana Lour)大叶系的“东壁”及小叶系的“红核子”的幼子叶,诱导出大量肾形胚。这些肾形胚发育成正常试管苗,试管苗已经土培成活。在愈伤组织诱导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补加K 1.0 mg/L,2,4-D 2.0 mg/L及0.5%活性炭效果最好,进而可在附加0.5 mg/L 6 BA和0.1mg/L NAA下分化出肾形胚,在较低水平激素及附加必要有机物情况下,肾形胚可以大量繁殖继代。并可继续萌发成正常幼苗。从我们的实验结果看,有可能利用诱导的胚状体继代作为无性系,以便为性状正齐一致的,优良的龙眼砧木的快速繁殖开创新途径,并可作为育种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由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灌木一品红 (Euphorbiapulcherrimawilld)幼叶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 ,在MS +NAA 0 .5mg .L-1(以下单位相同 )的培养基上培养 10— 15d后的愈伤组织 ,在光照下植于MS +ZT1.0 +NAA0 .1培养基上培养 ,芽分化率为 6 6 4 %。愈伤组织先在MS +2 ,4 -D1.0的培养基上预培养 2 0d ,再转入MS +ZT1.0 +NAA0 .1的培养基上培养 ,芽分化率明显提高 ,分化率为 89 3% ,但是在仅有 2 ,4 -D的培养基上培养未见芽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甜樱桃砧木Colt的离体培养体系.[方法]采取小茎尖离体培养的方法.[结果]在茎尖分化培养中,合适的培养基为1/2MS+1.0 mg/L BA+0.1 mg/L IBA.在增殖培养中,经过筛选认为,最佳培养基为1/2MS+1.0 mg/L BA+0.2 mg/L IBA+0.5 mg/L GA3,增殖系数高,植株生长势旺,增殖阶段最适的pH值为5.2~6.0.最适的蔗糖浓度是2%~3%.生根培养阶段,培养基1/2MS+0.5 mg/L IBA上试管苗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高.[结论]对茎尖培养各个阶段的多种影响因素组合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甜樱桃砧木Colt的小茎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红叶石楠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红叶石楠的不同器官、不同部位的材料进行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根部萌发蘖条和盆栽大苗的嫩茎为首选外植体,在MS+6-BA 2mg.L-1(单位下同)+NAA0.5的培养基上有较高的腋芽萌发率,增殖阶段以MS+6-BA 4+NAA0.1培养基上的小苗最多,生长健壮,生根在1/2MS+IBA 0.25的培养基上进行。并且分析了生根较低的原因及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