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晓  李辉 《现代情报》2019,39(8):29-36
[目的/意义]面对科技创新演变的加剧和交叉融合加速的大环境,利用情报研究方法及其他学科方法准确识别科技前沿成为获取科技战略情报的重要任务。研究前沿不仅提供了对当前重点和未来趋势的预见,而且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关键指标。[方法/过程]通过内容分析对当前研究前沿的识别框架、方法以及多元关系、深入内容层面分析方法的应用等现状进行总结,发现目前在研究前沿识别模型和方法中仍存在不足。[结果/结论]针对不足,结合多源数据进行知识融合初步设计了综合宏观和微观的前沿识别模型,将多实体和多关系融合应用到主题关联,利用图模型的社团结构识别和Clique所含信息进行主题表示;划分研究前沿类型并构建前瞻性指标体系,完成科技前沿的识别,以期更准确、高效、全面地识别科技前沿。  相似文献   

2.
李荣  李辉  赵芳  蒋金洁 《现代情报》2017,37(8):122-128
[目的/意义]特定领域科技前沿情报跟踪工作需要构建信息源体系,而目前针对科技前沿跟踪信息源挖掘与获取策略研究还比较欠缺。[方法/过程]本文结合情报实践工作,对科技前沿信息源相关概念给予界定,对科技前沿信息特征及信息源挖掘方法加以归纳分析,并以5G领域为具体研究案例,从信息源主体间关联性、信息源挖掘与甄别方法、信息源直接获取三方面,探索科技前沿跟踪信息源获取策略。[结果/结论]研究提出了中心扩散、人机结合、权威发布获取三大科技前沿跟踪信息源挖掘与获取策略,以期对战略情报研究与实践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突破迷雾,掌握科技前沿发展线索,是优化科技发展战略布局并满足“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需求的关键所在。[方法/过程]文章对科技前沿的概念、线索发现范围及战略意义进行了解读;系统分析了科技前沿线索发现的情报工作关切及分析方法,提出科技前沿线索发现中情报方法构建的优化思路。[结果/结论]以全谱系思维为指导,构建谱系扫描方法体系,响应“全谱扫描、极致洞察、关联感知、刻画表达”的科技情报工作过程;在谱系扫描方法优化方面,应注重方法技术与情报工作流程中各环节的良性融合,基于任务场景考量把握具体扫描方法的选择与组合的适用性,还需借助专业学科知识与新时代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技术树是用来表示某一特定领域中产品组成、技术功能之间上下位关系的树状图,广泛用于技术规划、技术决策等过程中。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海量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技术树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一种大规模深度技术树构建方法。该方法以人机协同、多轮迭代的思路为牵引,实现基于主体—动作—客体结构(SAO Structure)的特定领域产品组件上下位关系挖掘与技术树构建。[结果/结论]在“图形处理器”技术领域上开展的大规模深度技术树构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刘虹 《现代情报》2024,(5):166-176
[目的/意义]科学与技术的交叉融合是前沿创新突破的重要生长点。系统性梳理与总结国内外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为本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科学领域内部交叉、技术领域内部交叉、科学—技术领域间交叉3种交叉类型,梳理交叉领域的概念关系及其内涵,立足计量学与内容挖掘视角,细致阐释交叉领域的测度方法。[结果/结论]基于现有研究,提出交叉领域研究的概念关系与测度方法框架,从3个方面总结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基于科技报告、专著、标准、论文、专利等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交叉研究,综合3种类型交叉的全局分析,基于交叉领域的前沿创新方向探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归集重大科研项目数据资源、探索数据的有效利用以揭示其蕴含的前瞻科技前沿主题,对于以“创新驱动,情报先行”为科技部门、创新企业做好“耳目、尖兵、参谋”,助力科学规划部署、角逐科技创新、抢占创新制高点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 以科技创新型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数据资源归集为基础,通过实证从项目所属科研计划、项目名称及关键词、项目三个方面探索基于科研项目数据的科技前沿识别有效路径。[结果/结论]科研计划、项目名称、关键词、等一定程度上揭示项目内容的数据字段在科技前沿识别方面可以发挥作用,但存在数据字段缺失、数据规范性不足、杂质较多,识别方法工具待改进等问题,并提出以全球科技创新型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数据库为基础的宏观、中观、微观组合式前沿识别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科技论文是学术界传递和交流知识的重要方式。科技论文评审是对科技论文承载的知识的价值衡量,高效准确的科技论文评审分类预测可以快速判断论文价值,加速有价值的知识传播进程。[方法/过程]本文讨论开放同行评审中自动评审分类方法,利用科技论文语义信息和开放同行评审中的专家评分,分别构建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科技论文文本表示及分类模型,提供自动评审分类结果。[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语义信息和评分信息的评审分类模型比单纯依靠评分均值进行评审判断更为有效,以评分+均值为评分信息输入、基于SCIBERT的质量评审分类模型准确率最高,达到90.17%。本文提出的自动评审分类方法具有可用性,准确率较高,可以辅助期刊编辑快速筛选有潜力的科技论文,促进科技论文智能评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索基于Altmetrics的新兴主题探测方法,有利于弥补目前新兴主题识别的不足、推动知识服务与情报学学科发展。[方法/过程]从新兴主题特征出发,基于AAS(Altmetrics Attention Score)聚合分数设计新兴主题探测过程和指标,并结合第三方结果比较和指标验证等对构建方法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结论]提出的新兴主题探测方法识别结果有效,并能较好地识别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主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其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竞争情报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在竞争情报视角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内涵进行界定,提出竞争情报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结合竞争情报流程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过程图并具体分析竞争情报在每个阶段发挥的作用。[结果/结论]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过程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商业创新4个阶段组成,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竞争情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途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基于文献计量学和文本挖掘方法探索与某领域相关的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的新思路。[方法/过程]提出可视化学科多样性测度指数和主题模型的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框架,基于Science Overlay Map和嵌入领域本体的LDAvis进行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的构建,并以纳米科技领域为例,验证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框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结论]基于Science Overlay Map的领域学科交叉科学地图,从全学科的角度展示纳米科技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基于LDAvis结合领域本体的学科交叉主题交互图则聚焦具体的学科交叉主题和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者的结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清晰地把握纳米科技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本研究可以弥补学科交叉主题识别结果不容易被解释的局限性,为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王山 《情报科学》2019,37(10):164-169
【目的/意义】研究前沿探测目的是及时并准确发现研究领域前沿知识,为领域研究工作者提供情报支持, 为企事业、政府等单位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文章基于文献综述法对研究前沿相关概念、研究主题探测、研究 前沿主题特性与研究前沿主题探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了现有研究前沿主题探测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结论】 本文总结了目前研究前沿探测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对领域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支持 与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用户生成内容有用性评价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一种融合领域情感词典与信息熵的评价方法,对体验型产品的用户生成内容有用性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基于领域情感词典抽取用户评论语料的情感特征,并以信息熵作为信息量特征,以随机森林和梯度下降树分类模型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研究假设。[结果/结论]证明了体验型产品用户生成内容的有用性评价效果可以利用领域情感特征得到大幅提升,扩展了领域情感词典的实践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旨在为交叉学科领域科研人员拓展思路、寻找创新突破点等提供支持,并为提升图书馆知识服务品质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SciVal研究主题,通过梳理知识服务对象发表文献参与的研究主题,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挖掘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潜在合作伙伴以及重要发文期刊等数据。[结果/结论]发掘出的前沿主题不仅精准对接服务对象的科研方向,而且可以细化到前沿主题的参与者、发文期刊等信息,具有较大参考价值,满足服务对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作者相似度研究是探测学科知识结构、挖掘潜在合作关系的重要基础。[方法/过程]本文拟构建作者的关键词—文献2模矩阵,通过研究矩阵对应的灰度图像之间的相似性来判定作者相似性,并利用灰色关联理论计算基于合著关系和基于关键词的作者相似度,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对比三种作者相似性结果。[结果/结论]实验表明:基于关键词—文献矩阵的作者相似度研究可以减少因作者发文量不同及高频关键词的使用带来的影响,同时可以放大作者间研究内容的差异性与相似性,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作者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15.
杨波  孙白朋 《现代情报》2019,39(11):30-37
[目的/意义] 为降低企业信息泄露的危害,解决信息泄露风险管理问题,进而构建基于风险生命周期的企业反竞争情报机制模型,为企业处理信息泄露问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运用文献研读和理论推演的方法,系统讨论风险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反竞争情报流和反竞争情报工作过程,构建基于风险生命周期的企业反竞争情报机制模型。[结果/结论] 在风险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反竞争情报能够为信息泄露风险管理提供情报支撑,并有效提高信息泄露风险管理效率,本研究也为未来构建面向企业风险管理知识服务模型与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视角及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面向区域科技创新的竞争情报需求,构建基于多资源整合、多机构联动、多信息共享的竞争情报服务体系。[方法/过程]根据区域科技创新主体需求,以大数据、互联网+等为支撑,构建以区域科技创新需求为主导,多方资源协作共享的竞争情报联动服务体系。[结果/结论] 结合在区域科技创新驱动下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区域竞争情报线下数据融合、线上协同服务的联动供给服务模式,旨在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高效的竞争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17.
孙琳 《现代情报》2018,38(10):65
[目的/意义]产品情报的有效获取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及竞争态势,并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产品情报及其知识需求呈现跨领域、跨行业、多主体的综合性及深度挖掘商业价值的迫切性。[方法/过程]构建细粒度的产品情报知识元模型,通过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融合过程,实现产品情报知识元属性集与关系集描述空间的扩展以及知识元属性关系网络的生成。[结果/结论]实例研究从业务和竞争力两个视角,实现产品情报知识元属性集的融合与深加工,为产品情报的隐性关联知识发现提供相对完备的知识基础。证明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融合方法对产品情报知识元融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随着科技创新进程的加速与深入,科研人员的知识需求逐渐呈现出深度化、模糊化等特征,其知识搜索也大多表现为一种探索性的搜索过程。研究科研人员探索式搜索任务类型与特征有利于细粒度揭示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特征,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精准化知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科技知识共享,加快科技创新进程。[方法/过程]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例,文章采用关键事件技术法和在线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同时基于多重信息搜寻时段模型进行内容分析和编码,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结论]集成电路领域探索式搜索包括两种任务类型(学习型和研究型)及其13种任务子类型,其中,来源、搜索频率、知识储备需要、复杂度的知识维度和认知维度5个任务属性与任务子类型显著相关,同时各任务属性间的共现结果体现了最常见的任务属性组合。本研究将为更好地理解科研人员的领域知识需求,以及开展后续的科研人员信息搜索行为研究和搜索系统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的爆炸性增长,科研人员摄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但对知识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因此,不论信息如何变化,科研人员需要抓住知识基因的进化过程(科技创新路径)寻找有价值知识,极大提高知识利用效率。[方法/过程]在前期充分辨析科技文献知识基因的基础上,根据科技文献知识基因的特征将科技文献知识基因分为通用知识基因与特定知识基因两种类型。提出利用知识基因表征科技创新路径的节点,根据知识流动的特点,将科技创新路径划分为基于知识基因扩散与知识基因流动的科技创新路径。通过计算知识基因之间遗传或变异的关系,嫁接引用路径构建出知识基因表达的科技创新路径,并通过知识基因间的连线实现可视化表达。[结果/结论]通过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实验证明,基于知识基因表达的科技创新路径能够从科技文献核心知识价值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直观地展示出科技创新发展与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对技术和市场具有双重影响,无论是对科技发展还是市场结构调整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能够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壁垒,对国家和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技术主题的演化趋势和演化形式两个维度提出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首先,利用LDA模型和基于全局和局部影响力的社区探测方法识别领域内的技术主题。其次,基于颠覆性技术的“突变性”和“融合性”特征,引入技术主题时序共现网络和主题引用网络对主题间的演化趋势和演化形式进行判别,实现颠覆性技术的识别。最后,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验证提出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实现颠覆性技术的识别,研究识别出人工智能领域的7项颠覆性技术,包括“机器人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相关领域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主题”“仿生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自动无人智能系统”“自动驾驶技术”“服务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和“机器人部件优化技术”这有利于我国抓住科技创新主动权,加快颠覆性技术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