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美     
培根 《教书育人》2009,(9):109-109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美丽。同样,一位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相似文献   

2.
案例回放:有个女生总快乐不起来,她认为自己相貌平平,还有点丑陋,从此整天愁眉苦脸,学习无心,成绩大辐度下降,她总在心里责怪造物主为什么不把自己塑造得很高很漂亮。心理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长相有缺陷的人,都因此有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压抑了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甚而会影响人的一生。但是,有缺陷的人并不都是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活动是通过创作——作品——演唱——欣赏的审美过程,在声乐美的构成中,蕴含着关的各种因素。它有综合美,因为声乐的音响中综合了人类的语言成分,是诗词的语言音乐与音乐音响的有机综合;它有个体美,因为声乐中体现了歌词的语言关、曲调的旋律美、演唱的声腔美、形体的动作美等等,这也说明声乐艺术美的创造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美的因素,按一定美的规律构成的具有特定特征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美德可以作为知识而存在,美德知识的教育可以等同于美德教育,但是美德作为知识的可教性却是有限度的.美德知识的教育方法不同于一般客观知识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传授、对话、反思等多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在当代道德教育中重建美德知识的教育对于美德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常来讲,大家都认为形体训练课只是对形体动态美进行一种艺术行为的培养。其实,形体训练课也是一种对美的教育过程。在形体训练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对象,美的形体、美的音乐、美的语言、美的动作则是整个的教学内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们的感受美、创造美以及鉴赏美进行正确的培养,引导着学生在美的塑造方面注重与培养,并使他们的形体动作美达到统一和谐。研究了在形体训练课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形体动作美。  相似文献   

6.
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人口减少,上层社会通奸现象严重.为了整饬社会秩序,鼓励婚姻和生育,并建立有序的公共生活,奥古斯都颁布了一系列婚姻法.不过婚姻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阻挠,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这是罗马首次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干预到罗马的私人领域和家庭生活.奥古斯都颁布的婚姻法代表了罗马法律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的良心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心是居于行为者内心的"公正的旁观者",他根据合宜性法则对自我行为进行道德评判,而且这种评判的影响和权威是巨大的,它促使人们追求行为和品质的合宜性,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从而成为配享美德的人。  相似文献   

8.
与古代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罗马帝国的财政体系分为国库和元首私库两种。前者属于国有,元首不能继承;后者为私有,元首可以继承。作为罗马帝国元首制的经济基础,元首私库在奥古斯都创立之后,随着元首对它不断进行扩充,其财力日益强大,而国库则逐渐衰落。从弗拉维王朝时期起,随着国家财经大权悉归元首,国库和元首私库的差别不断缩小,到公元3世纪时二者差别消失。  相似文献   

9.
<正>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以下简称“石小”)多年坚持“立美教育”,学校申报的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立美修德:儿童道德学习新样态实践建构”,秉持在学习、交往与生活世界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及分享美的儿童美学理念,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美是一种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性地将“美德实践”与“儿童美学”融合,提出“立美修德”的品格生长逻辑:立美即修德,修德在立美。项目继承发展了中国哲学对于实践美的基本理解,即知行合一,在道德实践中致良知,实现儿童的全面自由成长。  相似文献   

10.
论奖惩     
奖惩使受教育者有德行善便有福,而缺德作恶便有祸,无疑符合同等利害相交换——等利交换与等害交换——的公正原则,因而是公正的、道德的、应该的、善的。诚然,奖惩的直接作用是使受教育者为了得到奖赏而遵守道德和欲求美德,是为了利己而求美德;但奖惩的最终作用却能够使受教育者为了美德而求美德:奖惩甚至是使受教育者达到为美德而求美德的崇高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的争论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社会的关键转型期,与其更多的考究哪一种伦理比另一种更优越,倒不如真实的思考我们中国社会发展中现实的道德困惑的多元解决路径.当然,学理上来厘清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逻辑上的先后,即谁比谁更基础、更具有前提性,确实是我们进行多元性路径选择的理论前提.两者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3.
论义务     
义务有两个特征,一个是作为规则的义务,另一个是作为行动的义务。作为规则的义务是利益共同体对个体的客观要求。这些要求最终受制于社会的经济结构,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又是人们根据历史的社会理性不断实践的结果。作为行动的义务涉及内化外在规则的必然性问题。在义务对行动的规定中一定带有某种必然性,而行为主体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这种必然性。正是这种既内在地制约着主体、又外在地要求着主体的必然性,才是行动者必定会内化外在规则的客观根据和基础。而这个必然性就是社会关系中的客观要求。人只有在履行义务的过程中不断接受社会必然性规律的检验,才可能驾驭必然性并最终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14.
论形体训练在健美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体姿态在健美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裁判员评定技术优劣时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从柔韧性、芭蕾和力量三个方面进行科学规范的形体训练,并应将形体姿态训练贯穿于整个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但由于不作为在结构上与作为有较大差异,使得对其行为性历来争论不休.对不作为行为性的研究应在具体的犯罪构成体系之中进行,而不应当脱离具体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抽象的探讨.必须采取一种综合的解释方法,从行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法律属性三方面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实践中,文化强国自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在文化强国的旋律中,中华传统美德是一个无法取代的重要音符.众所周知,当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文化实践运思的对象时,“俭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德目,地球村目前直面的客观的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人际关系疏离三大危机本身就是一曲呼唤俭约的异样乐章.俭约不仅包含物质的方面,而且包括心理俭约的因素,在21世纪的今天,后者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论持有行为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有行为是属于作为,还是不作为,这是目前争论较多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它属于作为;有学者认为它属于不作为;有学者认为它既可能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还有学者认为它是独立的第三种犯罪行为形态,既不是作为,也不是不作为.笔者支持第四种观点,即独立说.在本文中,笔者对前三种观点进行了质疑和批评,并从六个层面对独立说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德的感恩德性蕴含了三重维度伦理关系。感恩美德德性的生成不是一个自发过程,而是在三重维度的感恩伦理关系交互作用下,经过主体一系列的伦理心理环节而生成。如何增强人们对于感恩美德的认知,自觉地履行感恩美德?如何让青少年学会感恩?一是须  相似文献   

19.
优美健康的体态和形象是人们向往的.形体教学中的美学教育以及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均从教师的形象开始,教师的仪容美、仪表美、形体美、姿态美,能使学生从直观上产生对形体教学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对形体教学产生愉悦的情绪和美的向往.  相似文献   

20.
美德是一种以自我牺牲作为利他的手段的道德品质。美德的崇高性表现为对人的情感欲望和生命的超越。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看,美德是一种本质主义的价值预设。因此,美德是一种精英道德和情境道德,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标准。道德建设应以底线道德为起点,以美德为归宿,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