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催生了全球治理。要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主权国家、联合国和非政府组织等各种行为体共同参与。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行为主体,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相互配合、协调,形成了新的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有自身的动因,即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在世界治理中互有优势与缺陷,只有加强合作,实行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全球问题的善治。但是,日益兴起的非政府组织逐渐对联合国构成了挑战,致使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因此需要妥善处理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对待双方的合作,国际社会的多重角色与因素应对之采取鼓励引导的政策,对待二者的矛盾,应采取多方协调、沟通、弥补分歧、消除冲突。  相似文献   

2.
法律人格的确立是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等获得国际环境法主体地位,参与国际环境法律事务,享有国际环境法律权利承担国际环境法律义务的基本前提。本文从国际法主体和国际环境法主体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国际环境法主体确立和发展的历史、非政府组织的特点及其在国际环保事务中的独特作用、目前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环保实践的情况等的分析,论证了确立非政府组织国际环境法律人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环境非政府组织(ENGO)是公众参与环境事务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但是在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立法和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立法现状及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制度建设;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非政府组织的责任制度是其参与国际法律体系制度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非政府组织日益成为国际法律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但是,国际法律体系中有关非政府组织责任制度的缺失越来越成为其参与国际事务的障碍。因此,发展和完善非政府组织的责任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实现非政府组织责任制度的构建,主要有制定统一条约规范和自我管理行为准则等路径选择。联合国及欧盟等国际组织的相关实践表明,以国家为主导的非政府组织自我管理和规范日益成为构建非政府组织责任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是最早认识到非政府组织(NGOs)作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之一,它与非政府组织建立的咨商关系在先后通过的四个决议中不断有所变化,这种咨商关系受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的冷战、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和90年代的环境危机的影响,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李慧媛 《文教资料》2006,(19):57-58
本文从研究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关系的发展历史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当今全球化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合作关系,并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90):139-140
非政府组织参与教育公共治理是破解教育需求多元化与教育供给不足这一对矛盾的有效途径。文章对核心概念界定进行学术梳理,就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主要研究领域、成果进行述评,指出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教育公共治理应该借鉴和学习的成功经验、弥补不足,发挥非政府组织作为教育公共治理主体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际环境法拓展了传统国际法的主体范围,明显地挑战了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法主体结构。近年来,非政府组织已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鉴于国际环境法主体区别于国际法主体的特殊性与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赋予非政府组织国际环境法主体资格是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法视域下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赋予非政府组织国际环境法主体资格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需要在“正向”语境上,明确其独立参与国际环境关系、享有国际环境法上的权利并承担义务的法律能力的具体内容,如其享有的环境参与权、环境申诉权和环境知情权等权利及其承担的合法参与国际环境关系等义务;同时其“负向”意义上法律能力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也需加以明晰,如非政府组织是否具有主体资格、具有何种程度的主体资格,需要依照其规模、影响程度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实际能力来决定,非政府组织无权单独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申诉权也受到严格的限制等等。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公共危机的多发期,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自治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凸显其独特的优势。但与此同时,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中还面临着多重困境: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不足、参与渠道缺失和及时性得不到有效发挥、社会公信力低等。为此,必须通过优化非政府组织的外部参与和治理环境、完善自身制度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志愿互动氛围及民主监督环境等途径,以实现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中的有效参与和治理。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非政府环保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为全球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以著名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联盟——气候行动联盟为例,探讨非政府环保组织在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发挥的作用,正式国际合作制度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时的缺陷以及非政府环保组织自身的独特优势为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非政府环保组织的积极参与将推动联合国气候谈判更公开、透明、民主、公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国际难民法的发展已经初露端倪,主张由国际联盟主持缔结国际难民公约的思想发轫于这个时期。30年代初欧洲局势的紧张导致难民处境恶化,使得公约的缔结更为迫切。从制定过程来看,1933年难民公约最终缔结是多方参与的结果,其中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乡村治理注重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民间组织参与环境治理是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实地调研发现,民间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存在法律地位不明确、资金匮乏和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从法学的角度,对以上问题展开法律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提出实现民间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法治化路径:明确民间组织的法律地位,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机制与环境保护问责追责机制。  相似文献   

13.
船舶污染的国际法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污染,无论是事故性的还是排放性的,都会给海洋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为此,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控制船舶污染的国际条约体系,它包括全球框架公约、专项国际公约和其他相关的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三个层次。同时在船舶污染防治的具体标准、不同国家的管辖权及船舶污染损害责任和赔偿方面确立了较完善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4.
“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的一项极其的重要原则,其内容最早出现在特雷尔冶炼厂案和科孚海峡案这两个著名案例之中。两案例在“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国际习惯形成中的作用体现在:首先,他们是该项国际习惯的物质要素;其次,他们将“禁止权力滥用原则”引入国际环境法,为之后的法律确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结以来,碳关税政策一直是各国争论的焦点。在当前“一极多元”、“多元”力量蓬勃发展的动态国际格局下,民族(国家)利益严重影响着各国政策和国际政策的走向。尽管碳关税政策的实施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在政治上、经济上、国际法上甚至环境学领域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证据。广大发展中国家可利用碳关税政策实施的“酝酿期”机遇,进一步发展内向型经济,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还可以依据当前国际法框架,推动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全球谈判,为自身争取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传统政治参与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出发,将作为政治人的公民和政府等作为参与的主体,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的生态危机和代际矛盾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困境,须从伦理学的角度以自由意志和利益为依据,不仅把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和私人组织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还应把环境和未来人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加以平等对待,且环境和未来人的参与主要通过代理人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还是着眼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将环境问题纳入中国国际战略的整体框架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参与环境问题国际合作的进程中,中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创造性地应对环境问题,作为中国国际战略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国际非政府组织崛起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冷战的结束有国际非政府组织崛起的社会背景。通讯革命和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为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工具,民族国家地位的相对下降则在实际上促进了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自身优势则是其崛起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规划对接,建立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的区域价值和全球意义。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源远流长,双边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框架与机制陆续建立,务实合作取得突出成果,为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新形势,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还存在顶层设计滞后、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缺漏、教育形势复杂等诸多不适应。为此,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要始终坚持政府引导、民间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基层行动、中介监测,注重策略谋划,规范工作流程,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20.
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保护环境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环境权是人权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环境权是保护人权的具体表现和应有之义。国际刑法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正逐步取得独立部门法的地位,利用国际刑法保护环境权将在全球环保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