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触龙)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课文中释“少益耆食”为:“稍微渐渐喜欢吃东西。少,稍微。益,渐渐。”按,在古汉语中,“益”可释为“渐渐”,如《汉书·苏武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又《汉书·李将军列传》:“汉矢方尽,(李)广乃令士持满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也,渐也。”但将“少益耆食”释作“稍微渐渐喜欢吃东西”并不妥。这牵涉到对“少益”的正确理解。其实,“少益”属同义并列复词,也作“稍益”,释为“稍微”或“渐渐”,而不能释…  相似文献   

2.
一、明显有误的注解[少益耆食]稍微渐渐喜欢吃东西。少,稍微。益,渐渐。耆通“嗜”,喜爱。从单字的解释看都没有错从直译的角度讲也字字对译。但整个句子合起来看,现代汉语有这样表达的吗?笔者认为,此句解释还是从众多注本译法较好,即将“益”解为“增加”、“耆食”解为“食欲”,全句译作:慢慢地增加了点食欲。[念悲其远也]为她远嫁而伤心。念,悲伤。整句译析没有大问题,错误出在“念”字的解释上。“念”作“悲伤”解,那句中的“悲”又作何解呢?显然“悲”亦指“悲伤”。这样看来莫非是原句出现了赘字?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可知,“念…  相似文献   

3.
<正>益《战国策·赵策》“少益耆食”,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少(shǎo),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耆,通嗜,喜爱.”(见该书修订本第一册第126页)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注成:“少益:两个副词连用,稍微渐渐地.”(见该书上册第153页)对照上述二解,分歧唯在“益”上,而据文意,当以郭解为好.因为在“少益耆食”这一语言环境里,将“益”说成是表“更加”义,就使得“少”、“益”这两个如此不同的程度副词,同时都被用来修饰同一个动作行为,这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相似文献   

4.
《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一句,其中“少益”,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于是有的便语译为“稍稍更为喜欢吃点东西”。 细审文意,这样解释是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的。既是“稍稍”,怎么又是“更加”呢?究其原因,这里的“益”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少益”在此是同义复词,也作“稍益”,“益”即“稍”也。如《史  相似文献   

5.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句云:"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和于身也."此中"乃自强步"、"少益耆食".课本注释分别译作"自己只勉强走走"、"稍稍渐渐喜欢吃东西";唐家龙老师认为."这样翻译不妥",应分别译二语为"于是自己勉强(打起精神,去)散散步"、"逐渐(变得)(比以前)更喜欢吃东西".  相似文献   

6.
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左师触龙与赵太后拉家常谈养生之道时,触龙说了这么一句话:“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相似文献   

7.
词诂五则     
本文探讨了古代汉语中五个词语的意义。认为“好会”是指“友好的会见”,据此纠正了有些著者的断句错误;“少益耆食”中的“益”是“渐”的意思;“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翼”不是名词作状语,而是动词用法,袁“遮蔽、掩护”义,“翼”“蔽”同义连用:“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中“戮没”是同义复合词,袁“杀戮”义;“神来下教我”中的“下教”义为“教于在已之下者”。  相似文献   

8.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对“少益嗜食”的解释,各家略有分歧。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9.
香蕉=激动?     
刘志 《初中生学习》2010,(10):27-27
有这样一则新闻,说是某游客在景区遇到猴子讨食,游客躲闪回避后被猴子“推”下山崖。可见猴子见到吃的东西,尤其是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情绪激动甚至失控。英文里的go bananas用来形容它们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10.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犟(qiang)谏 辇(ni6n)车 老媪(ao) B.不学(x旧o) 百乘(sh色ng)膏威(yI=I) c.仗恃(shl) 持踵(zh6ng)有赤(蚶) D.巷(旧n)国 沟壑(h色) 游说(shu6) 二、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B.必勿使反 C.少益耆食 D.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三、对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④赵氏求救于齐 ②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⑧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④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⑤皆以美于徐公 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⑦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A.①②I③⑤l④⑥⑦ B…  相似文献   

11.
李晟豪 《中学科技》2023,(20):13-17
<正>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吃的东西,遇到那些不喜欢吃的东西不想吃,爸爸妈妈总是会说:“别挑食!”“挑三拣四的太娇气了。”“都是把你给惯的。”为了身体健康,获得均衡的营养,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什么都吃”,但科学研究表明,挑食也许不是“娇气”,而是身体自己的决定。  相似文献   

12.
口味不同     
真是怪事,小时候,我和妈妈的口味总是不同。那时,我家的主食是玉米饼子和地瓜,就的是咸菜,只要是我喜欢吃的东西,妈妈总是“不喜欢”吃,妈妈说她和我的“口味”不同。比如,我喜欢吃白白的馒头,妈妈却“喜欢”吃黑馒头;我喜欢吃鱼肉,妈妈却喜欢吃鱼刺和鱼头;我喜欢吃瘦肉,妈妈却喜欢吃咸菜。  相似文献   

13.
爱家的蜗牛     
/日\朋友,}尔有其他颜色吗.能找到形状相司的蜗牛壳吗甲你知道蛇丰壳还倩你给亡们手仁漂亮的颜色平一曰己少‘.之,,、~蜗牛房子的旋转方向多是“右旋”的,但也有一些喜欢“标新立异”的家伙.房子是“左旋”式的。如何分辨“左旋”还是“右旋”呢,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将蜗牛壳突起的一面朝上放置,看一下壳的开口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开口在左边就是“左旋”壳,在右边就是“右旋”壳。:l曰飞巴季里,蜗牛喜欢吃的东西也不一样暇l磷黔.峨。丫犷铆_了春天:喜欢吃白菜、青菜、离笋等植物。夏天:喜欢吃瓜果皮渣、甘蔗、向日葵叶等。秋冬:…  相似文献   

14.
问:我的小孩好像有“进食障碍”,吃得很少,而且每次要人追着赶着喂他。一顿饭吃完,仿佛是一次战斗结束,累得人精疲力尽。请问有没有好的办法改变这种现状? 答:有些父母在对待孩子吃饭问题上心存焦虑,担心孩子吃得少会不健康、长不大,所以基于爱孩子的心理,就要孩子多吃。小孩子稍微吃得少,就很紧张,强迫孩子一定要吃,或是孩子暂时不喜欢吃某一类食物,勉强孩子吃;有些较极端的父母,看到孩子已  相似文献   

15.
吃菜根     
人在幼年,吃惯了什么东西,到老年,还是喜欢吃。这也是一种习性。我在幼年,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是吃蔬菜和野菜长大的。如果说,到了现在,身居高楼,地处繁华,还不忘糠皮野菜,那有些近于矫揉造作;但有些故乡的食物,还是常常想念的,其中包括“甜疙瘩”。甜疙瘩是油菜的根部,黄白色,比手指粗一些,肉质松软.切断,放在粥里煮,有甜味,也有一些苦味,北方农民喜食之。蔓荷的根部,家乡也叫“甜疙瘩”。两种容易相混,其食用价值是一样的。母亲很喜欢吃甜疙瘩,我自幼吃的机会就多了,实际上,农民是把它当作粮食看待,并非佐合材…  相似文献   

16.
汉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些词只有一个意义,但也有些词有多义现象,即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例如,“食”在“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中解释为“吃”;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中解释为“食物、吃的东西”;在“食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通“饲”,喂养;在“月盈则食,日中则昃”中通“蚀”,亏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人如其食     
安利 《内蒙古教育》2007,(8X):54-54
人如其食。心理学家发现,食物确实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情绪:怒火中烧的人喜欢吃有韧劲的东西,比如肉类;情绪低落的人则喜欢吃富含糖和咖啡因的食物,妒忌成性的人看到什么食物都会堆在盘子里,这也许表明他们童年时曾在餐桌上与兄弟姐妹展开过激烈争夺。  相似文献   

18.
安利 《云南教育》2007,(10Z):47-47
人如其食。心理学家发现,食物确实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情绪:怒火中烧的人喜欢吃有韧劲的东西,比如肉类;情绪低落的人则喜欢吃富含糖和咖啡因的食物;妒忌成性的人看到什么食物都会堆在盘子里,这也许表明他们童年时曾在餐桌上与兄弟姐妹展开过激烈争夺。  相似文献   

19.
到了秋天,北方的天气渐渐冷了,吃的东西也少了,大雁就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大雁在飞行时为什么总是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呢?而且就大雁飞行的速度推测,它们整天整天地飞,要飞一个多月才能到达终点,大雁的这种力气和耐力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20.
小兔吃草     
一天早上,奇奇带来了一只小白兔,这是本班自然角中的第一只小动物,孩子们对这个小客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有空就去看它,看它吃东西,看它大小便,看它玩耍,看它闭目养神。有的孩子还常常跑来告诉我小兔子在干什么,孩子们乐此不疲,我也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兴趣爱好。可是自从教了孩子们做手工“小兔吃草”之后,我发现自然角中的植物变得“缺胳膊少腿”,而小兔的笼中总有一些植物叶子。经过了解,原来孩子们知道了小兔喜欢吃草(平时我们给小兔喂的是专门的兔食),就拿这些叶子去喂小兔。于是我尽量用委婉的口气劝导他们:“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