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世纪,在以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为标志的这一历史时期,人类对行星的研究常常被形容为对行星各层次研究的三部曲.三部曲的主角依次为第谷、开普勒和牛顿.一、第谷——用肉眼观测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丹麦天文学家.他是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一位用肉眼进  相似文献   

2.
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它是描述行星环绕太阳运动快慢的规律.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第一册第103-104页表述了开普勒第三定律及其数学D3表达式R^3/T^2=k,并指出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开普勒常量.但教材没有给出开普勒常量k的值,也没有说明其值决定于什么.本文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知识,分析k值决定于什么因素,并说明开普勒定律常量在天体问题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第谷·布拉赫(1546~1601,丹麦人)和开普勒(1571~1630,德国人)之前,人们一直都认为行星轨道是圆,无论是托勒玫还是哥白尼,都认为星球是作着圆周运动.第谷第谷·布拉赫是观察力极强的天文学家,一辈子观察记录了750颗行星资料,他观察各行星的位置误差不超过0.67度.就是数百年后有了现代仪器的我们也不能不惊叹他当时观察的准确.第谷在1596年就看到开普勒出版的《宇宙的奥秘》一书,感到他是一个天才.于是从德国招他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开普勒身体瘦弱,眼睛近视又散光,观天自然很不合适,但是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数学哲学头脑.第谷去世前,将观察数…  相似文献   

4.
1.牛顿 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被称为力学之父,在物理学的很多分支都有很大的成就。他对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牛顿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他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人为纪念他,将力的单位定名为牛顿。  相似文献   

5.
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致力于寻找行星运行中的音乐,他反复计算有关行星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运动速度和各种比例,力图证明金木水火土和地球诸星的运行是符合节奏并遵循和声规律的,应能形成一首和谐的乐曲。在这种长期的试探中,开普勒终于在1618年5月15日发现了他著名的第三定律,即行星绕太阳  相似文献   

6.
1 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Kepler)是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Tycho Brahe)的学生和继承人,他根据第谷毕生观测留下的宝贵资料,孜孜不倦地对行星运动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为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是根据观测数据总结的;  相似文献   

7.
只要一提到行星的运动,人们便会立刻联想到万有引力,这是牛顿的一大功绩。可是有些人却不知道这其中还包含有另一些科学家出色的工作和辛勤的劳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开普勒,他以毕生的精力,从浩翰的天文观测资料中总结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直接导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在这一段科学发展史中,既有  相似文献   

8.
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第谷,看到开普勒的《天体运动轨道的秘密》一书后,非常欣赏开普勒的数学才能,加上自已年事已高,便邀请比他小25岁的开普勒到布拉格天文台来工作。1600年开普勒来到了布拉格,没想到仅仅合作了一年,第谷便不幸去世。 第谷被人们称为“星学之王”,连续二十多年对行星的位置进行了精确的测量,积累了宝贵的观测数据,临终前他将自己所有的观测资料交给了开普勒,并希望开普勒完成他所未完成的星表。开普勒想从这些数据中,算出行星运动规律。 在开普勒时代已经发现太阳有六个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其中火星轨道形状和圆偏离最大,观测记录算出的结果是一个数值,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9.
利用牛顿定律可以证明开普勒三定律,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可证明开普勒第一,三定律。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中,有一个著作最为丰富的人。他一生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有14种,共计105卷,这个人就是郭守敬。 在中国,有一个人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第谷”。第谷是16世纪欧洲的天文学家,曾因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而闻名遐迩。这个被称为“中国的第谷”的人就是郭守敬。  相似文献   

11.
1.牛顿 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被称为力学之父,在物理学的很多分支都有很大的成就.他对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牛顿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他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人为纪念他,将力的单位定名为牛顿.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问题上打赌的风气由来已久,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特别是西方科学家,似乎有围绕科学问题打赌的传统。游戏态度其实是最好的科研状态之一,这也许就是科学家打赌成风的原因吧?至于打赌所涉及的问题,从证明地球是否平的,到各种亚原子粒子是否存在,不一而足。1600年,德国天文学家幵普勒去为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工作,他被分派到的工作是根据第谷的天文观察数据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导出了地球运行受太阳辐射影响的表达式;并讨论了考虑太阳辐射后的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14.
牛顿第三定律是研究物体问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在高中物理教学和实践中,我们经常利用这一定律分析和处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但在两稳恒电流的相互作用中,有一种情况牛顿第三定律却看似不成立.就这点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牛顿第三定律,作为经典力学中动力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自牛顿创立起,数百年来经受了无数次的考验,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认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似文献   

16.
火星大冲     
(接上期)火星观测史火星是地球轨道外的第一颗大行星,在夜空中,它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亮度变化很大的暗红色星球。自古以来,火星不负其名,以它火一样的神奇,火一样的诱惑,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观星者。那么,人类是怎样一步步地观察、探索火星的呢?在对火星的观测中,除了中国史书的文字记载外,较有系统的观测是从16世纪末期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近20年的肉眼裸视观测开始的。其后开普勒通过第谷留下的资料,创立了著名的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17世纪初,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将其最新发明的望远镜瞄向了星空。望远镜延长了天文学家的视线,使许多重大…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万有引力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吸引着许多自然科学家去思考、研究。十七世纪上半叶,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了运动的惯性定律,德国天学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于是  相似文献   

18.
利用牛顿定律可以证明普勒三定律。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可证明开普勒第一、三定律。  相似文献   

19.
本讨论了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在各种情况下是否服从牛顿第三定律的问题,并指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局限性与相对论的关系以及牛顿第三定律与守恒定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属于同一物理性质。牛顿第三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之一,在经典力学范围内,牛顿第三定律是普遍成立的。那么,牛顿第三定律在电磁学中是不是成立呢?结论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