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物理》第三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 1 7面“阅读资料 :大气中的光现象(二 )——海市蜃楼”,对海市蜃楼的解释如下 :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 .夏天 ,海面上的下层空气的温度比上层的低 ,密度比上层的大 ,折射率也比上层大 ,我们可以把海面上的空气看做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许多水平气层组成的 .远处的山峰等物体发出的光射向空气中时由于不断的折射 ,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 ,进入大气层时的入射角不断增大 ,以致发生全反射 ,就会看到远方的景物悬挂在空中 .其情景如图 1所示 .图 1       …  相似文献   

2.
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在第 17面安排了“海市蜃楼”的阅读材料 .如图 1所示 ,沙漠里的蜃景与大海中的海市蜃楼 ,产生的原理是相似的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 ,不同的高度的空气层的温度不同 ,其折射率也不同 .物体发出的光从折射率小的空气层进入折射率大的空气层发生不断地折射 ,越来越远离法线 .当折射到一定的程度 ,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 ,发生了全反射 ,景物通过全反射而成像 ,人看到的两种蜃景现象都是全反射的像 .图 1全反射所成的像应当是倒立的像 .沙漠里的蜃景是倒立的像 ,而大海中的海市蜃楼为什么是正立的呢 ?这与空气层的温…  相似文献   

3.
笔者前一段在给学生讲光的全反射现象时,列举了海面上和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现象做例证。但有学生马上提出,电影《海市蜃楼》是发生在沙漠里的故事,那姑娘的蜃景怎么是正立在空中的呢?对此,笔者认为影片中该段画面有违常识。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它可以发生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空,也可发生在无风的沙漠里,且多在炎热的夏日。海面上的蜃景  相似文献   

4.
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在P17安排了"海市蜃楼"的阅读材料. 如下图所示,沙漠里的蜃景与大海中的海市蜃楼,产生的原理是相似的.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不同高度的空气层的温度不同,其折射率也不同.物体发出的光从折射率小的空气层进入折射率大的空气层发生不断地折射,越来越远离法线.当折射到一定的程度,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发生了全发射,景物通过全反射而成像,人看到的两种蜃景现象都是全反射的像.  相似文献   

5.
正当光线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达到临界角,将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全反射现象是几何光学部分重头戏,有关全反射的考题层出不穷,且屡"试"不爽.1.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发生全反射例1空气中两条光线a和b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1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n=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能产生图1效果的放置方式是  相似文献   

6.
“海市蜃楼”是在海边或沙漠地区时而可以看到的一种景象。由于空气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白天在海边,海面的气温比上空低,下层空气的密度比上层大,空气的折射率由下而上逐渐减小。由下密上疏的空气层造成的蜃景叫“上现蜃景”,看到的现象是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在沙漠贴近地面空气比较热,密度比较小,空气折射率由下而上逐渐增大。由下疏上密的空气层造成的蜃景叫“下现蜃景”,看到的是远方景物的倒象,仿佛是从水面反射出来一样。实验中演示海市蜃楼的实验不容易做成功,因为空气层不易保持稳定。如果改用液体做这个实验可以取得较好效果:选两  相似文献   

7.
夏天,在气压恒定的情况下,海面上空气疏密随高空增加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在沙漠上空气疏密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增大.从而当它们都形成恒定的具有不同梯度的空气层时,若光线通过此空气层就将发生偏转,所以逆着光路望去就能看到海上和沙漠上的“海市蜃楼”.我们用恒定的不同梯度的液体层来模拟“海市蜃楼”现象的出现,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8.
夏天,在平静的海面上眺望,有时能看到山峰、船舶、楼台、亭阁、集市、庙宇等出现在远方的空中.古人不明白产生这种景象的原因,对它作了不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海中蛟龙(即蜃)吐出的气结成的,因而叫“海市蜃楼”,也叫蜃景.实际上,这种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1.在空气和某种介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现象同时存在,入射、反射和折射光线相汇交于O点,如右图所示.则这种介质的折射率可能是().Asin60°sin30°;Bsin60°sin45°;Csin75°sin45°;Dsin45°sin30°2.如右图所示,ABC是1个全反射棱镜的主截面,它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面上,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若保持光的入射点不变,改变光线入射方向(不考虑BC面反射的光线),则().A使入射光线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时,可能有光射出AB面;B使入射光线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时,可能有光射出AB面;C使入射光…  相似文献   

10.
光导纤维一种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制成的能传导光的玻璃丝,由内芯和外套组成,直径只有几微米到100微米左右,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当光线射到光导纤维的端面上时,光线就折射进入光导纤维内,经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多次全反射后从光导纤维的另一端面射出,而不从外套散逸,故光能损耗极小. 如图1,一透明塑料棒的折射率为n,光线由棒的一个端面射入,当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光将全部从另一端面射出.当入射角为i时,光在棒的内侧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则能保证光在棒的内侧面都能发生全反射. 由图可知,光在左端面折射时的折射角  相似文献   

11.
蜃景何以有正立与倒立之分?新疆阜康市一中穆尚礼蜃景(海市蜃楼)现象是空气中光的全反射性质的极好实例.在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每当谈到光的全反射性质时,总少不了谈到它,并附有如图1和图2所示的海面上的L现蜃景和沙漠中的下现蜃景的两幅插图.其中上现...  相似文献   

12.
孔磊 《理科考试研究》2007,14(12):23-24
例1 (2006天津)空气中两条光线a和b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虚线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2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n=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图1给出了两棱境四种放置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图2效果的是( )  相似文献   

13.
1实验目的:演示海市蜃楼现象 2实验设计: 海市蜃楼的成因人类很早就注意到海市蜃楼了,古人曾误认为它是因蜃吐气而成的,因此称之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上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的一种光现象.通常地面附近空气的密度可以看作是均匀的,光在其中沿直线传播,但地面上空气的密度则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变化.即大气沿竖直方向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在此方向上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折射率梯度.根据空气在竖直方向的变化情况,"海市蜃楼"的形成和观察可分为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在海边的人有时候会看到海市蜃楼,在沙漠中也有可能会看到"海市蜃楼",那是由于物体表面反射(或发射)的光在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弯曲造成的,那么在太空中是不是也存在这种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造成光线弯曲的原因不是密度不均匀的空气,而是来自遥远的天体.1979年,美国天文学家特纳在天空中观测到两  相似文献   

15.
大家知道,一束单色平行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棱镜,光线通过棱镜后,将向底面偏折,出射的光束仍是平行光。高中《物理》(乙种本)在“棱镜”这节教材后有一个“黑盒子”习题,要求在图1的方框内填画一个棱镜(非全反射棱镜)。但仔细观察该图可以看出,出射光束的宽度小于入射光束的宽度。那么,这样画是否确有道理,什么条件下会出现此种情况呢?下面就以光线在棱镜主截面内的折射为例,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如图2所示,折射率为n的玻璃棱镜,放置在真空(或空气)中,一束单色平行光入射在折射面AB上时,入射角为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1.(天津市)如图1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2.(山西省)如图2所示,光线从一束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度,MN的侧是空气(填“左”或“右”)。3.(威海市)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小刚到国际海水浴场游泳。刚到海边时,他们看到悬挂着彩带的巨大气球漂浮在海面上空。当他们戴着潜水镜(平玻璃制作)潜入水中时,从水中仍能看到这个“气球”,此时看到的“气球”是由于光的所成的像,在水中看到的“气球”高度比在海边看到的气…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放在空气中的平板玻璃,上下表面平行, 一束光投射到它的上表面,则(). A.如果人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上表面发生全反射 B.在上表面上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C.从上表面进人平板玻璃的光线可能在下表面发生全反 射 D.从上表面进人平板玻璃的光线不可能在下表面发生全 反射 图1 2.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 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 时间间隔△t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双缝到屏之 距…  相似文献   

18.
吴维华 《物理教师》2003,24(2):31-31
海市蜃楼现象大多发生在海面和沙漠上 ,所以这种现象不是很常见 .现在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 ,在这种长距离水平的路面上 ,夏天时常会看见远处汽车的倒影 .本文所设计的海市蜃楼现象的实验演示方法 ,能够使公路上的海市蜃楼现象在教室中产生 .取高 2 .0cm、宽 7.5cm的“U”形的铝合金 2 .0m长 ,厚 1 .0cm、宽 4.0cm、长 2 .0m的木条两根 ,在木条侧面距边缘 1cm处每隔 5cm左右拧一排羊耳螺丝 .在铝合金两个侧面各打 5个圆孔 ,将木条和铝合金用螺丝拧接在一起 (如图 1所示 ) .取一条额定功率为图 1            图 280 0W或 1 0 0 …  相似文献   

19.
余悌华 《物理教师》2003,24(2):33-34
当光由真空斜射入空气中时 ,传播方向只有微小图 1的变化 ,因为空气的折射率是很小的 ,而且空气越稀薄 ,越接近真空 ,它的折射率就越小 ,虽然如此 ,我们仍能观察到它的影响 .如图 1 ,是来自一个遥远的天体的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被折射的情景 .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大气 ,越接近地表越稠密 ,折射率也越大 .在这种密度分布不均匀的介质中 ,光不是直线传播的 .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地球表面上的空气是由许许多多图 2水平的气层组成的 ,每一层的密度不同 ,越靠近地面气层的折射率越大 ,当太阳光从外空斜射向地面时 ,将向法线方向靠近 ,结果 ,我们看到的…  相似文献   

20.
一、“微小形变”如图 1所示 ,用夹子夹住激光笔 ,桌面上放置两块图 1平面镜 ,调整角度使光线经两次反射后照于天花板上 ,当用力压桌面时 ,桌子发生的微小形变 ,即可光放大 ,演示效果相当显著 .二、“海市蜃楼”本实验关键在于配置密度分布不均匀的蔗糖溶液 ,做法如下 :先在玻璃缸中加入少量水 ,再向水中不断加入蔗糖溶液 ,直到有蔗糖析出时为止 ,这样就配置了浓度很高的蔗糖溶液 ,再在蔗糖溶液上面缓慢加入图 2清水 ,加入清水时要注意不能让溶液与清水混合 .过 1~ 2天后 ,由于蔗糖分子内扩散 ,在玻璃缸中就形成了密度分布不均匀的蔗糖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