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某工程在立井施工过程中,通过分析,该工程的井筒中属于砂岩含水层,由于其含水量比较大,极易出现突水事故,从而影响到整个立井的结构,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立井的施工质量,避免突水事故的发生。就注浆防治水技术在立井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在对比分析矿井钻探、物探与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杨庄煤矿5煤层顶板砂岩发生的突水特征,得到:两带发育高度、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煤层覆岩结构、矿压显现规律与褶皱构造5种因素为杨庄矿5煤顶板砂岩突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利用以上因素可以对待开采工作面砂岩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危险区域圈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蒙西南地区地质特点与长城五号矿工程实例,探讨了蒙西南地区井筒过含水层的冻结法、注浆法、探水法等防治水关键技术,为西部地区具有相似条件的井筒防治水施工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天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上段含水层和二1煤层顶板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为寒武系含水层、太原组下段含水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主要水害类型是: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水、断层水、太原组下段灰岩和寒武系灰岩岩溶裂隙水、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及老空区积水,防治水重点是二1煤层底板水、断层水。  相似文献   

5.
蒙西地区根据周边矿井及长城五矿实际揭露岩性情况,地层无较大地质构造,巷道内裂隙发育,易于形成导水通道。长城五矿主副斜井及矿井回风大巷在掘进过程中由于裂隙发育,迎头淋水不断,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必须通过有效的注浆措施进行水害治理。本文重点通过对砂岩裂隙水防治技术研究,达到砂岩裂隙止水和加固顶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立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封水施工技术与安全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珲春八连城矿西风井在施工至40m处,遇到砂岩地层,勇水量达到400m3,决定进行工作面注浆。在施工过程采用6个孔进行注浆,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桥煤矿2203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周围邻近地区突水频繁、水害威胁严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的必要性,阐述了实施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的设计内容及工程应用实践方法,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8.
方飞  聂新辉 《科技风》2012,(16):125+129
针对作为煤矿主要充水水源的太原组灰岩含水层,三河尖煤矿根据以往顺便电磁勘探及实际揭露资料,掌握了其富水性及涌水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太原组灰岩水防治技术。特别是在北一运输石门掘进过程中,通过施工钻孔,对太原组四灰含水层进行超前疏放,有效地保证了巷道施工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淮北杨庄煤矿68煤柱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改造为例,介绍六煤层底板灰岩含水层注浆加固试验、钻探、注浆工艺.并依据注浆量、透孔注浆压力验证和一、二次物探对比检验等综合分析,评价含水层注浆改造效果,确保工作面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0.
母杜柴登矿主立井,井筒冻结深度777m,是截至目前西部深井冻结中之最。井筒表土层较厚,且表土段多为细沙,厚度为124.67m;基岩段岩性变化明显,多为砂岩,含水层的富水性不均,局部较强,因此增加了冻结难度。本篇简要介绍了井筒冻结工艺设计(包括冻结壁的设计、冻结孔数量的选取、冻结孔合理的布置方式)、冻结施工情况,顺利实现了深井冻结高效快速施工,并对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1)
云盖山煤矿23302掘进工作面位于二叠系山西组中下部的二1煤层,工作面煤层总体呈单斜状,煤(岩)层产状走向NE35°~42°,倾向为:SE55°~48°,倾角11°~15°,平均13°,二1煤层顶板含水层为下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由3~9层细中粒砂岩组成,总厚12.12~50.47m,平均32.8m,浅部风化裂隙比较发育,为含水层的相对强富水部位,向深部富水性变弱至极弱。突水系数为0.013 MPa/m,小于0.06MPa/m,工作面无突水危险。  相似文献   

12.
邢台矿十一采区断裂构造及隐伏陷落柱发育,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主采煤层五号煤底板隔水层薄,再加上底部大青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强、接受奥灰水补给、水头压力高,从而给五煤开采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针对采区的水文地质特点,采用底板注浆加固的方法治理受水害威胁的区域以实现矿井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肥城矿区兴杨公司地质采矿条件,深入分析了底板突水注浆改造技术对突水的防治作用,系统研究了注浆改造施工工艺,并以9803工作面为例说明复杂构造松软底板煤层,通过注浆改造结合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可以实现煤层的安全回采。实践证明,底板突水注浆改造防治技术措施在肥城矿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文家坡煤矿主立井在井筒掘砌过程中最大涌水81.6m3/h,确保井筒正常施工,达到设计要求;采取了以壁后注水泥为主,辅助水玻璃和化学浆液,并对反复注浆无效的井壁进行上行赶水,对井壁质量差的地方破壁重新浇筑,再辅以短、长注浆孔结合,疏堵结合的一整套治水方案,将井筒涌水从成井时55.65m3/h注至8.25m3/h。  相似文献   

15.
井筒冲击层段复合井壁壁间注浆的应用,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建井界的冲击层治水问题。为建井施工单位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可以保证井筒施工的优质、快速、高效、安全,同时对矿井的安全生产也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淮北煤田某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根据水文勘探和矿井地质资料,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灰岩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如果因构造使得砂岩与灰岩含水层相联通,将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为此,采用直流电阻率法对主要断层位置及其含水性进行勘察,对于提高矿井生产能力,防治矿井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勘察方法及其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水是海底隧道施工中的最大风险因素,探水注浆是防涌水、防塌方的有效方法,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基于某矿构造突水可能性大,危险大,水压高、含水层多等特点,为了达到巷道掘进面顺利通过断层的目的,采用"三维"立体加固技术对构造破碎带进行处理,选择适合该矿的注浆系统,并设计了合理的注浆工艺和注浆参数。结果表明,"三维"立体加固技术有效的改造了构造破坏带,解除了断层水害威胁,确保了巷道安全穿过断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四川省华蓥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龙门峡南矿+623m回风巷在施工中,揭露被黄色泥沙和夹杂物密集充填的溶蚀导水裂隙破碎带,采用高压水射流冲洗技术先对溶蚀导水裂隙破碎带进行弱强介质清洗,再采用帷幕注浆技术对溶蚀导水裂隙破碎带进行封堵,有效保证封堵材料的固结体积和质量,彻底解决了煤矿井下含弱强地层介质溶蚀导水裂隙破碎带采用直接注浆无法治理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有效消除了煤矿井下长兴岩溶水害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厚松散层底部含水层的分级细化标准、径流、补给、排泄条件及水稳定性、薄基岩风化软弱岩层的岩石属性、工程变异特征和薄基岩浅部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移动演化规律与关键调控技术,揭示了薄基岩浅部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移动的新特点与控水开采机理;首次系统地提出了采用采动裂隙疏放煤系砂岩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和底含水;煤水分流的设计新理念;加大开采高度,护-让结合的软弱顶板调控新技术;物探精细化探测,地质弱面预先加固的防治突水溃砂控水开采关键技术和安全防范措施,实现了安全开采,回收原设计防水煤柱128.9万吨,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