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子游戏成为艺术敲响了传统艺术的警钟。它借助高科技手段和兼容并包的胸怀,适应了信息社会人们的审美欲求,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电子游戏艺术还处于新生阶段,需要理论界更多地关注。  相似文献   

2.
以攻击性词和中性词为刺激材料,采用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不同电子游戏使用者对攻击性相关刺激的注意加工特性。结果发现,暴力电子游戏组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非暴力电子游戏组,但两组被试对中性词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暴力电子游戏组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中性词,而非暴力电子游戏组对两类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在暴力电子游戏组中,高低攻击特质被试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中性词,而在非暴力电子游戏组中,高攻击特质被试和低攻击特质被试对两类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暴力电子游戏组被试对攻击性词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3.
电子游戏中动画的出现,增强了电子游戏的故事性,满足了人们审美的需求,在电子游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流行的国产电子游戏中的动画模式单一,与电子游戏本身相脱节.由于过于强调电子游戏的商业化创作,其教育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通过研究电子游戏动画,试图探寻一种可行的创作规范,使电子游戏能够在教育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洁和余华的创作审美走向不同,张洁是从青春和美的审美性写作走向红颜衰退的审丑性书写;作为男性作家的余华却恰是相反,他从暴力、血腥的审丑的迷恋描绘到抒写卑微者活着的伟大.这种审美走向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由于年龄的变化引起的人性的、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到底是充斥于电影、电视、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场面点燃了人类的暴力欲望,还是心内潜藏的暴力倾向在电子媒体的暴力场景中得到渲泄?在未有科学的结论得出之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味剑指电子暴力,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媒体暴力一直是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者密切关注的对象。媒体暴力主要包括暴力电视、暴力电影、暴力电子游戏、暴力音乐、暴力书刊与互联网络攻击。媒体暴力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旁观到的暴力,主要是观看电视或电影上的暴力画面。在这种情况下,儿童、青少年不是暴力事件的直接卷入者,只是观赏别人的暴力行为,是一种被动的、替代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世界教育信息》2007,(3):92-92
暴力电子游戏会给青少年的大脑带来影响.包括情绪激化,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等。  相似文献   

8.
马亚颖 《考试周刊》2014,(54):19-20
《搏击俱乐部》是一部充满愤怒的电影,愤怒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中无处不在的暴力镜头,以及镜头背后透出的混合着痛快与无助的感受。除了展现视觉层面的暴力场景之外,导演还在电影中融入了对暴力的诸多反思,并抛出一系列问题:我们是谁?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我们该如何生存?文章分析了《搏击俱乐部》中暴力元素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9.
卧松 《中学教育》2007,(1):57-57
暴力电子游戏会给青少年的大脑带来影响,包括情绪激化,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由于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人走向审美.人的审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审美实践和审美欣赏.审美实践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审美欣赏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审美对人而言无疑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抗战题材小说中草莽英雄人物形象的“侠义”气质、暴力描写两个侧面入手,本文对这一类人物群体的审美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抗战苹莽英雄形象的丰富性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
文艺作品应该如何表现暴力的问题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文艺学和美学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问题.优秀的艺术不等于视觉盛宴 暴力 性.暴力是文艺作品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国产大片的最大误区在于其暴力的展示居然完全脱离了道德制约,抽空了价值内涵,崇尚彻头彻尾的暴力崇拜和暴力美学.这种暴力美学的突出特征是暴力的唯美化:暴力仿佛不再是一种给人类带来危害的、需要加以节制的危险行为,而是变成了道德上中立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观赏对象,从而违背了人类的基本文明准则.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培育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本文就如何进行审美阅读提出一些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是蕴藏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趣、利于审美教育的沃土.文言文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发展学生审美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我们应该重视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寻找结构的优化和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决定的,其教学本质就是审美教育.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途径,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利用语文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开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本文着重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从审美教育方法和途径上进行有益探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小学音乐课的审美教育重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要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满腔热情走进新课程,发掘教育过程中的审美因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灵结构,构筑音乐与心灵的桥梁,促进音乐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与交融.  相似文献   

18.
论摄影美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的性质是由其研究的内容决定的.要确定摄影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就要明确它的研究对象.摄影美学主要是研究摄影艺术的,不是研究摄影技术的.摄影美学不研究摄影艺术的一些具体问题,所研究的是摄影艺术的审美性质、审美价值、审美创造、审美鉴赏以及审美标准.总而言之,摄影美学是研究摄影艺术的审美问题(美学问题)的一门社会理论学科,即是说,摄影美学是研究摄影艺术美的.  相似文献   

19.
朱晔 《华章》2010,(20)
音乐欣赏课是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在音乐欣赏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20.
休闲审美是一种具有解脱性、自由性的审美活动.审美休闲活动中审美的心理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休闲审美心理准备、休闲审美心理观照和休闲审美心理效应三个阶段.休闲审美心理准备阶段是进入休闲审美状态前的心理预备阶段;主体休闲审美活动之前,有各种各样心理因素影响主体的审美期待和审美注意.这些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促进主体心理内在机制的活跃,影响休闲活动的积极性与丰富性的形成.休闲审美心理能与构成它的心理因素相契合,完成主体在审美休闲活动中的心理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