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词组类型是按词组的内部关系划分的。现在通行的分类是否合理,对某个词组如何鉴定它的归属,都有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着重对鉴别问题提出一点看法。一我们从“学习认真”是哪类词组这个具体问题说起。“学习认真”的内部关系怎样,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主谓词组,指出,可以说:“学习认真。学习不认真。”“(他)学习怎么样?——学习认真(着呢)。”“学习  相似文献   

2.
《天山景物记》的语言美一向为人所称道.自选为中学教材又作了多处修改,语句更见规范。然而仔细推敲,尚有几处值得商榷: 一、“你可以一如哈萨克牧民那样豪情地狂饮大嚼“句中的“豪情”一词欠妥。“豪情”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豪”修饰“情”,就词性而言属名词,名词加“地”(“的”)作状语不符合现代汉语的匀愤。如果承  相似文献   

3.
一、动宾词组与偏正词组动宾词组与偏正词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混淆的。但由于有些动词,它既可以与后面的词构成限制关系,也可以构成支配关系,这就要我们注意分辨了。如“建设祖国”、“斗争坏人”,“建筑房屋”、“牺牲生命”与“建设规划”、“斗争精神”、“建筑材料”、“牺牲精神”,为什么前者是动宾词组,后者是偏正词组呢?这是因为前者中的动词“建设”等和它们后面的名词“祖国”等构成的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如“建设祖国”,  相似文献   

4.
这里说的“省文”与现代汉语中的“简称”不尽相同。名词性词组的省略,可以称之为“简称”。非名词性词组的省略可以称之为“略语”,它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1、不仅限于名词性词组的省略,一般多是结构不同的联合词组的凝缩。如”吐哺握发”省文为“吐握”,“金印紫绶”省文为“金紫”。 2、这种“省文”已经成为—个意义明确的凝固性结构,和原“文”一样通行使用。在书面语中恰当地使用这种词语,可使行文简洁,富有文采。古代汉语中的“省文”,按照结构的不同,可以分类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论语》看上古“者”“所”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关《论语》中“者”“所”解释的几点探讨“所”和“者”是一对很有个性的古汉语常用词,主要是做特殊指示代词。因为它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总要附着在其它词或词组上,才能表达一定的意义,所以有人又称之为结构助词。这也不无道理,叫什么倒无关紧要,关键是应该掌握它独特的功用。比如:“所”字,总是附于动词或动词词组前,而“者”字是附在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所字结构的含义是“所”字所附动词的宾语,而者字结构的含义是  相似文献   

6.
说短语     
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和词组合成的、比词高一级的语言单位。《提要》把“短语”和“词组”并称,意味着这两个术语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叫“短语”或叫“词组”都可以,不作硬性规定,允许老师们在教学上有一定的灵活性。《提要》有关短语的内容和《暂拟系统》有关词组的内容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暂拟系统》把实词和实词的组合称为词组,  相似文献   

7.
诗豪刘禹锡诗文俱佳,他的《陋室铭》只有八十一个字,却颇有历尽跌宕起伏从而“九九归一”的淡定从容。赏词析句,从“有”的维度凝视文本可以细嗅豪情的顽强坚韧;从“比”的角度审视文本可以彰显豪情的充实丰盈;从“无”的高度俯视文本可以察觉豪情的自由自在。这篇不足百字的小短文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身居陋室,心怀天下”的豪情壮志。  相似文献   

8.
纠错作文本     
包逢祺 《小学生》2014,(12):18-19
“拖”和“托”纠错:“托地”应为“拖地”。分析:“拖”,意思一:拉着物体使其挨着地面移动,常用的词组有“拖着”;意思二:用拖把擦地,常用的词组有“拖地”。“托”,意思一:陪衬,常用词组有“衬托”;意思二:委托,常用的词组有“托人”。因此,文章中所指的应该是“拖地”,应该用“拖”,而不是“托”。记忆一点通:拖是紧贴地面,托是悬空举着,这样记忆,一定没错!  相似文献   

9.
“定+(所+动)”不能准确地反映“名+所+动”的结构关系;名词不可以做“所+动”的定语,“所+动”亦不可以独立为“所”字词组,更不可以为名词所修饰。“名+所+动”应是一个主谓结构加入“所”字的“主+所+谓(动)”式的“所”字词组;“主+所+谓(动)”是先秦书面语中“所”字词组的两种基本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所谓定名结构,是指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这种词组,根据定语层次关系的多少,分为两类:单层次定语的偏正词组和多层次定语的偏正词组。在这两种类型的偏正词组中,“的”作为定语标志,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譬如说:“我父亲”和“我的父亲”,用不用“的”似乎无所谓,这里的“的”可以省去;不过,在“无产阶级的党的事亚的其它部分”这一多层次定语的偏正词组中,“的”一个也不能省,这是其一;其二,“我父亲”和“我的父亲”,细细推敲,也还是有区别的,“我父亲”总比“我的父亲”要亲热得多,“我  相似文献   

11.
“定+(所+动)”不能准确地反映“名+所+动”的结构关系;名词不可以做“所+动”的定语,“所+动”亦不可以独立为“所”字词组,更不可以为名词所修饰。“名+所+动”应是一个主谓结构加入“所”字的“主+所+谓(动)”式的“所”字词组;“主+所+谓(动)”是先秦书面语中“所”字词组的两种基本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其能良也”是《孟子》中的一句,对其中“良”字的词性有人认为是程度副词,但我们认为“良”不是先秦程度副词。“其能良也”中的“良”应是形容词。另外“良久”不是一个词,应是一个惯用词组。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定+(所+动)”不能准确地反映“名+所+动”的结构关系;名词不可以做“所+动”的定语,“所+动”亦不可以独立为“所”字词组,更不可以为名词所修饰。“名+所+动”应是一个主谓结构加入“所”字的“主+所+谓(动)”式的“所”字词组;“主+所+谓(动)”是先秦书面语中“所”字词组的两种基本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作者写道: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了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有人以为,看见的应该是“金光闪闪的国徽”,而不应该是“国徽的闪闪金光”。看起来仅仅是偏正词组的修饰语和中心词的位置变换了一下,其实不然。《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它要求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准确简练地表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收到一些同志来信,提出在教学中碰到的若干语法上的疑难问题,有的并把分歧的意见写了出来,希望得到明确的答案。同志们这种对教学认真负责,对问题丝毫不苛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下面我们想就三个有分歧的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并望引起进一步讨论。(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对这并列的两个词组,有三种意见:(A)主谓词组,(B)补充词组,(C)偏正词组。我们认为这两个词组,必须靠结构助词才能组合起来,如果去掉结构助词,说成“生伟大”“死光荣”,便不成话。这里可以用的结构助词有两个,一个是“的”,一个是“得”。前者是定语的标志,所构成的词组一般是偏正词组;后者是补语的标志,所构成的词组是补充词组。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定+(所+动)”不能准确地反映“名+所+动”的结构关系;名词不可以做“所+动”的定语,“所+动”亦不可以独立为“所”字词组,更不可以为名词所修饰。“名+所+动”应是一个主谓结构加入“所”字的“主+所+谓(动)”式的“所”字词组;“主+所+谓(动)”是先秦书面语中“所”字词组的两种基本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施动名词和受动名词的语序变化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 语序,一般是指词同词相组合的排列次序;也可以指词同词组或词组同词组相组合的排列次序;在分析句子时,还可以指句子成分同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句子成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词组本身就是由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排列起来的,因此,语序常常又称为词序。汉语的语序有很大的固定性。它表现着语句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例如“我读书”这个句子,它在语法上体现着“主—动—宾”的结构关系,逻辑上则属于“施—动—受”的语  相似文献   

18.
在句子成分中经常充当主语成分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经常充当谓语成分的是谓词或谓词性词组。名词性词组包括数词、数量结构;充当谓语的除谓词和谓词性词组外,还有名词性的词组,其中包括数量结构也可以充当谓语。下面就数词、数量结构是“一”的充当句子或结构中主(宾)、谓语成分的情况,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看两个例句:①谁?就是范灵芝那个流氓吗?(华宏仪《汉语词组》)②人家见他放牛,就叫他牛郎.(《〈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问答》在例①中,“范灵芝那个流氓”华老师认为是“复指词组”。在例②中,《提要》说“他牛郎是双宾语。于是有人问:认为“范灵芝那个流氓”是复指短语,是对的;“他”和“牛郎”也同指一个人,共同充当“叫”的宾语,为什么不可以叫“复指短语”呢?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复指短语作宾语和这类双宾语的区别.这里的双宾语,其谓语一般是“叫”、“称”一类的动词,双宾语一般表称谓。例如:  相似文献   

20.
兼语词组和主谓词组作句子成分时,两者句式很相似,容易混淆,应仔细推敲,加以区别。例: 我们请马老师讲一个故事。我看到一个挑山工慢慢走过去。都是主谓句,每句都有两个作谓语的动词,即“请”和“讲”,“看到”和“走”;第一个动词的动作都是由主语发出的,第二个动词的动作都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第一个动词涉及的对象“马老师”和“挑山工”发出的。可是第一例是兼语词、组作谓语,第二例是主谓词组作宾语。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别这两种句式。一、兼语词组的第一个动词后面不能停顿,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