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简练     
十多年前,毛主席曾经针对某些内容长而空的文章指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见《反对党八股》)这个指示,我们应该时刻切记,认真执行。写得精粹,就要求写得简练。当然,简练并不等于短小。文章的长短,应由内容来决定,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但是,有些长文章,看起来并不觉得长,有些短文章,反而觉得长,这就是简练和拉杂的区别。怎样才能把新闻、通讯和文章写得简练。需要大家具体研究。这里谈到的,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新华日报》在今年第一季度发起短新闻竞赛活动,从奖励写短新闻入手,大力改革新闻报道,这是值得称道的。早在三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要求我们“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列宁把新闻称作“电报文体”、“电讯体裁”,并且毫不掩饰地说:“写长了我根本不看,一定不看。”胡乔木同志在一九四六年曾建议。报纸上的新闻要有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新华日报》举  相似文献   

3.
杨伟 《新闻前哨》2005,(4):18-19
经济报道,往往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具有故事性,不容易写得引人人胜。经济新闻,怎样写得引人人胜?参加“聚焦中部话崛起”系列报道,我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想好了再写     
我经常和通讯员打交道,发现有的通讯员采访回来,也不好好想一想,稿纸一铺就写将起来。写了上句,不知道下句是什么,写完了第一段,不知下一段要说什么,半天也没把文章写成。这是一些通讯员的通病。那么,采访之后,什么时候动笔合适呢? 首先要把主题确定下来,写个什么意思要弄清楚。用什么形式写也要弄清楚,写消息,写通讯,还是写故事,要选定一种。文章用个什么标题;写几层意思,每层意思写几段,每段都需要那些材料;文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这些都想清楚了。才可以动笔。总之,动笔前,  相似文献   

5.
安民 《出版广角》2011,(3):40-42
记者(以下简称记):安民老师,您好久没有给我们写文章了。安民(以下简称安):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不过我已经不写出版专业的文章了。原先我的主要精力是写财经文章,现在财经类文章也已经写得少了。记:2011年杂志改版,我们都希望看到你的文章,特别是关于出版热点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但为死者写悼念文章,要写得真实,发乎至情,不矫饰,不忌讳,则是一件颇不容易做到的事。因为我们中国人的社会,向来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传统。当我提笔写悼念爱我如兄弟的新闻界老大哥费彝民的文章时,首  相似文献   

7.
沈津 《图书馆杂志》2006,25(1):74-75
去年的今夜,我在为即将交给出版社的《顾廷龙年谱》写序,而现在我又在为我自己的集子写序了。我的心情仍然是那么不平静,因为在前几天,我还在为我的另外二本书写序。写序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它和写别的文章不一样,但因为是自己的书,又不得不写,而且还得抓紧写。  相似文献   

8.
写得苍白,浅而无味,是新闻质量不高的表现,也是常使作者感到苦恼,编辑感到头痛的问题。因而,怎样把新闻写得丰满、厚实,有深度,让读者有看头、有学头,很值得研究探讨。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文章写得深与浅,取决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和反映能力。细分析起来,新闻写得肤浅,不外乎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反映的题材、事实或问题,本身太一般,不典型,不新颖,不能给人们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启示。这是先天不足。属于选题取材不严所致。二是所反映的题材、事实或问题尽管本身无可非议,但由于作者站得不高,看得不远,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9.
我们讲话、写文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表达思想,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促进工作。而这些目的能否达到,跟是否善于使用语言有密切关系。怎样使用语言才能把文章写得简洁凝炼,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呢?我以为以下几点就值得重视:(一)善用比喻来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这本是人人皆知,人人常用的方法,似乎不值得一谈。  相似文献   

10.
不知道别人怎样,我在自己不太漫长的阅读生涯中,已经渐渐将文章主观地类分为二种:一种是为别人写的,一种是为自己写的。或许这两类文章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但是,我倒是酷爱阅读那些毫无功利目的的写作者的文章。这当然不是人们日常阅读的主流,但这种阅读却是高尚纯洁的阅读。挚情真性地写作与任性率情的阅读,这是人类至高无尚的精神娱乐,同时,这或许是永远的彼岸,但这正是我们应该孜孜以求的。  相似文献   

11.
我谈写文章     
《新闻战线》编辑同志要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写文章。我自己的文章写不好,这个题目我怎能谈得好呢?我推辞了几次都不行,只好硬着头皮谈几句。文章是写下来的语言。文章和语言都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我们不应该把文章和语言分割开来。现在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新闻记者、大学教授,拿起笔来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写得“文”一点,多加上一些辞藻,多加上一些政治名词,多绕一些弯子。这些人在小学  相似文献   

12.
学其短     
新序《学其短》几年前在《新闻出版报》上登过二十多回,序言中说过:“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得短。写得短当然不等于写得好,但即使写不好,也宁可写短些,彼此省时省事,功德无量。”我自己便写不好文章,但我总是努力(!)写得短些,虽然稿费单上数位也短,庶可免王婆婆裹脚布之讥焉。老同学硕良兄要我把《新闻出版报》上的专栏续开起来。体例还是照旧,即只选一百字以内的文章,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文体则希望能多种多样,尤其是希望多选些纯文学以外的文章。我相信,大多数写字的人(writer)和我一样,是愿意亲近文字却未必想高攀文学的。学其短,是建议大家来学古人写的短文,千万不要以为我妄想推销续在后面的狗尾。这些只是以自己外孙女为对象的幼稚的课草,不足供写作大家一晒。(我的四个外孙女,现在还有两  相似文献   

13.
在某报举办的记者、通讯员培训班结业考试中,有一道题是给一条消息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评介文章。参加考试的同志,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写。考试结果,在近50份考卷中,只有几份做得比较好,得了优,其余大多数是良好和及格。考试之后,有些同志问:什么是评介性稿件?为什么要写评介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光 《记者摇篮》2001,(10):27-27,39
问:我是一名初学新闻写作者。在写消息时。总是写不好导语。请问老师。怎样努力才能把导语写得精彩些?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通讯员都希望自己投出去的稿件能见报。当自己的稿件被报刊或电台采用时,回过头来把自己的原稿与采用稿仔细对照比较一番,这对今后写稿是大有益处的。以往,我阅读别人的文章总觉得人家写得好。后来才明白,那些好文章大多是经过编辑精心加工的成果。以后,当我的稿件见报后,就注意对照琢磨编辑是怎样修改的。有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我这样学习写稿》的文章,全文700多字,寄给《新疆新闻界》。编辑删繁就简,仅用150多字就把意思表达明白了,使文章思路清晰,主旨鲜明突出。去年12月,我写了一篇题为《上  相似文献   

16.
得知我写的言论《警惕“窝里斗”这种腐败》获得1 999年度陕西新闻一等奖之后 ,我十分激动、但并不觉得意外 ,激动的是 ,这篇地方特色比较突出的言论能获得省级新闻而且是一等奖 ,不觉意外的是 ,只有我知道为这篇言论 ,我以及报社的领导们付出了怎样的心血。话得从 1 999年 3月底召开的咸阳市第三次党代会说起。必须说明的是 ,我并没参加这次党代会的采访 ,但也没有人要求我为党代会写什么命题文章 ,更没有人在写作时给我定诸如应该写这不应该写那的条条框框 ,真要那样 ,文章也许就不是现在这样的面目。可以说 ,《窝里斗》一文完全是一次无…  相似文献   

17.
陈万卿同志: 《新闻战线》编辑部转来的信收到了,谢谢。你在信中说,你在《光明日报》上见到我写的通讯《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后来在《青年文学》上见到我写的报告文学《路,该这样走》,最近又在《光明日报》上见到我写的通讯《岳安林——中国新农民的一个典型》,这三篇文章写的都是岳安林同志,似乎在他的身上有做不完的文章。你要我谈谈我是怎样进行来访和写作的。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怎样采写  相似文献   

18.
把新闻写得精粹些———重读《我军解放郑州》刘见初毛泽东的新闻文风堪称一绝。它的特色是:鲜明、生动、精粹、准确。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他号召大家研究一下怎样把文章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并且躬亲实践,带头写短新闻。1948年10月22日,他为新华社写的消息《...  相似文献   

19.
写戏有感     
我希望我写话剧是对存在于我的周围和心里的事物所作的沉思和充满激情的描绘,话说得再大一点,能够对人类的境遇、人类的天性,做出尽可能生动的反映。我喜欢这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写作过程,像是在边写边学习,写的同时学会怎样写。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您问那篇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记得大约是在上学期初,当时科研实践与教学实践一起搞,反正是在干很多事的同时写的这篇文章。写这个题是受几篇文章的启发,这几篇文章都不是图书馆专业的。我比较爱看非专业文章,比如象哲学、逻辑学、历史学、法律和文艺评论方面的论文我都看。还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