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红 《高中生》2010,(12):40-41
【解析】答案为A。本题考查非谓语动词。做好该类题的关键是找准其逻辑主语,即句子的主语。look与句子主语I为主动关系,因此用looking。  相似文献   

2.
典型应用题的教学教学典型应用题与一般复合应用题基本相同。由于每一类典型题有它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解法,在教学每一类典型题时,应分析该类题的知识基础,分析是从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背诵默写题已成为各地中考语考试的必考内容。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可以发现每张试卷的默写题分值少则6分,多则10分,能不能拿稳默写题的分数。也是决定语成绩好坏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能牢牢拿住默写题的分数,除熟读、背诵大纲规定的有关课段落外,还应了解试题题型,熟悉考  相似文献   

4.
吕浙 《新高考》2008,(2):46-48
[题型综述]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同学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题目,即要求判断某个代词指代文中的哪个词或短语。该类题目看似是在对一个词进行考查,而反映出的则是我们准确理解句子意思和运用逻辑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命题特点]该类题目的题干非常简单,一目了然。例如:  相似文献   

5.
听力材料的真实性和问题类型的有效性是影响外语听力测试效度的重要因素。在听力材料的设计中应注重文本的口语化程度及身势语行为等目标语使用域的特征;在问题类型的设计中应针对受试者的能力结构,注重宏题、细题及题型格式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将包含双层意义的固定语称为双层意义语,粗略地归纳了该类词汇单位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认为语言的历时因素、空间分布、词汇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具体语言环境的要求等是形成双层意义语形式多样化的原因,最后提出词典应如何处理具有多种形式的双层意义语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现在普遍认为,高考历史题的命制有语文化的趋势,历史题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较高,似乎更像语文阅读理解题,以至于“文史一家”的观点让人深信不疑。但笔者认为语文化的解读不应套用于历史,历史的解读应体现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二者不应混为一谈。现以2013年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第27题为例,浅谈在高考有效复习中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此题是一道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图示选择题,考查的内容是一种拼盘式的组合,略有一定的综合性。解答该类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示,再结合有关仪器性能、实验操作要点,逐一作出判断。通过观察分析不难判断D操作是正确的,A中滴管不能伸入管内,B中导管应伸至管底,C中导管应伸至集气瓶底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有些省市的中考语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随着2004年对联题进入高考试卷(2004年全国共15份高考语试卷,有7份出现对联题),估计2005年对联题将会在更多的中考试卷中现身。因此,了解中考对联题命题的指向,会有利于2005年的复习备考。综观2004年各地中考语试卷中的对联题,大体说来,对联题命题的指向有三:  相似文献   

10.
在近几年的中招考试语试题中,阅读题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做阅读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答阅读题的能力,成为摆在毕业班老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弄清中考语阅读题的出题点。笔对一些省市的中考语试题的阅读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记叙、说明、议论阅读题的出题点,供毕业班师生复习时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这两道作题都鲜明地体现了《语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学生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理念。试题(1)要求用第一人称写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改革语考试,国家教委在一九九八年四月十日向全国各地发出了《关于中考语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语学科的考试要严格控制客观题的题量,试题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以改进语课堂教学,提高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化学计算中有一种范围讨论题.有许多种解法,其中利用坐标的知识来解该类题,就是其中的解法之一,此法是根据化学变化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变化关系,建立坐标图,将该类题转化为具体、鲜明、直观的问题来讨论,求解。  相似文献   

14.
此类题近年来常考的考点,也是容易丢分的题。同学们易把答案误选为B,A。认为“,”后面的主语与前面的动词为主动关系,故误选为ing形式.殊不知done还有形容词,是由过去分词转化成的。如果用ing形式,则后面必须加上宾语。应分别改为:  相似文献   

15.
观点评价题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重点和难点,涉及诗歌的思想情感、艺术特色等内容,考查范围广、综合性强、得分率低。而读不懂诗评语,看不清问题指向,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以高考真题和模考题为例,从考情和学情出发,引领学生精准掌握该类题的设题特点,解码评价语,明确答题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高考语试卷作的“增值”虽不是首例,但也引来各界广泛关注。对于高考作“增值”这一新的变化,专家称这是语教学的重大突破。福建师大学院教授孙绍振指出,语教学应强调培养学生语素质,包括语言、思维、情感、想象以及富有个性化的表达能力。比重偏大的客观题使得素质教育成为空谈,也钳制了中学语教学,高考作“增值”是我省语教学改革16年来的重大突破,令人“欢欣鼓舞”。在当前教育形势下,高考作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吴续银 《现代语文》2004,(10):44-45
古诗默写题是中考语的传统题型,是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过程的重要手段。它在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少地方的默写题都在10分以上。综观2004年部分省市中考语默写题,其基本题型主要有五种:  相似文献   

18.
语阅读教学虽然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却没有找到合适而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性学习在今天的语教学中应属于一个新生儿,我们也正在摸索中前进。在语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长期以来,现代阅读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生,成为制约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尤其是现在的中考,现代阅读题全部出自课外,而且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促使我们语教师格外重视它。可以这样说,解决了阅读理解的问题,语学习就会变得轻松起来,语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名句名篇是2002年高考语试卷中新增加的内容,要求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在试卷上占一题,赋分4分。高中教材中涉及到的名篇应是复习的重点,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寻找语篇阅读的主题。主题句一般在语篇的开头。有的语篇没有明确的主题句,但我们只要把握其中细节的陈述,就能准确地找出语篇的主题。还有的语篇的主题要从语篇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来推出。辩认重要事实与细节。细节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语篇中具体内容的理解。对此,我们首先应找出语篇的中心思想,只有找到了它,才容易辩认支撑中心思想的重要事实和细节;其次,搜寻与事实和细节相关的文字材料,作好记号,然后边看边思考,注意不要受到原句某些近义或同义的表达方式的影响。提高语篇阅读推断的技能。我们先细读全文,以文字材料为依据,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