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实施,呈现的是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真正彰显对话教学的本真功能和价值,避免集权主义的“空对话”、一问一答或一问齐答的“假对话”、毫无意义生成的“零对话”和蜻蜓点水的“浅对话”的失误和尴尬,就必须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对话教学一般有如下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本真意义——交往与对话”。“对话”是教学中交往的主要途径或形式,教学要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的、填鸭式的传统,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师生对话”的问题,在此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3.
黄厚江提出的“本色语文”强调“语文本原”“语文本真”和“语文本位”.其中,“语文本原”是目标和任务;“语文本真”是规律和途径;“语文本位”是方法和效果.“本色语文”揭示的语文教学最本质的规律是:追求实实在在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追求智慧而充实的课堂对话;追求朴素的语文课堂教学常态.  相似文献   

4.
“本真教学”是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以人为本、展示师生的个性、体现自我、超越定位的教学形式。“本真教学”研究内容可分列为7个子课题展开。“本真教学”概念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①本真教学是发展学生精神生活的过程;②本真教学是学生自我探索和发现真理的过程;③本真教学是主体生命活动的展现过程;④本真教学是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施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李大江 《教书育人》2013,(11):23-23
“原生态”本指物质的初始形态,阅读教学的“原生态”,是指阅读教学的本真性、人文性和生活化,以师、生、本在阅读教学中建构的真实、自然、和谐为特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包扩“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如何实现阅读对话的原生态?本文试从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课堂教学虽然也有师生互动的活动,但其主要任务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师生缺乏交流和沟通,它否定了教学的本真意义自主对话,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也最终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的真正的组织、引导作用。我校正在研究的省级重点课题“自主对话式学习研究”打破了传统教学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强调课堂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应是生生互动与对话的场所。自主对话为学生的主体发展、主动参与创造了空间,创造了机遇,是教育发展对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命存在的一项基本诉求是对话。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诸多行为,无一不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那么,什么是“对话”?什么是“师幼对话”呢?本文中,师幼对话界定为师幼双方以语言为中介进行的相互的“敞开”、“接纳”、彼此倾听对方的想法和建议。具体地讲,师幼对话的本真面貌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对话教学--一种实践样态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志强 《天中学刊》2006,21(1):124-126
对话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样态的教育理念。它蕴含着合作的理念、生成的理念、探究的理念、全人发展的理念以及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理念,正是这些理念使对话教学挣脱独白式教学的束缚,展示了教育的生动与本真。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们的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结果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学中心。这种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价值取向的教学最大弊端就是师生缺乏交往与沟通,它否定了教学的本真意义——交往与对话。教学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找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0.
文章立足语文课程的本质及育人功能,建构“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基于“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提出“本真语文”的教学主张。“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教师教学回归育人初心,回归语文教育本真,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真实发展为本,关注教与学真实过程的语文教学,其核心是为了儿童、为了实现儿童的发展及成长。“本真语文”课堂的四大核心特质,即尊重、简约、智慧、表达。“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既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抓学科根本的提醒,也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