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位置之论     
余尝闻古人之言曰:在其位,谋其政。余以为人当先知其位,方可谋其政。若未在其所知之位,既得位,而其心亦不可谋其政也。是故人当先知其位,然则得其位,后而谋其政。鹏唯其大,背负泰山,翼若垂天之云。若驱  相似文献   

2.
生涯艺术     
正其实,生涯之美也是一个"发现"的事,而不是用各种理论进行判定的事。生涯发展专家是谁?自己。这个专家最需要的是那么多的职业生涯理论吗?不是,他们更需要的发现生涯之美的能力。网传一段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  相似文献   

3.
重视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意味着评价学生不仅考虑其过去,重视其现在,更着眼于其未来,要发现其潜能,发挥其特长,了解其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相似文献   

4.
《天下篇》评论先秦学派的得失,是我国学术史上一篇重要的文字。其保存多家已遗之学说有功,其评论所依据的理由不足,故时有偏颇。其写作的时代大致可知,其作者不知为谁,但有内证可知其断非庄周。作者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内圣外王之道"不明,其实自传说时代算起,整个封建社会的帝王,根本就没有一个具有"内圣外王"的资质。原文奥衍宏博,今试错综其理,会通其旨,酌加训诂,使其义稍加显豁。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教育观念是其发展的前提,专业知识是其发展的基础,专业能力是其发展的关键,教育信念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精神关怀是其核心内容,参与教育科研是其必由之路,富有教育智慧是其发展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6.
周德义 《教师》2010,(19):115-128
1.一个人与其说其是其父母亲的儿子, 不如说其是一种文化的儿子。 与其说其是一种文化的儿子, 不如说其是一种理念的儿子。 人人都是哲学的儿子。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学科化倾向较为明显。为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必须强化其学科化建设。从其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其学科化特征主要呈现整体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按照这个特征,可以通过专业式和广谱式并举、问题导向和学科导向兼顾、政府驱动和高校主体互动的路径来促进其发展。在前述基础上,针对其学科发展,应该采取夯实其教学哲学基础、确定其学科边界和主体领域、加强平台和人才建设等措施来明确其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焯辉 《考试周刊》2011,(34):44-46
开展读书活动是发展学校语文教学最基本的途径之一。读书活动能激发师生尤其是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开阔其视野,增长其知识,陶冶其情操,充实其文化底蕴,提高其综合素质。探索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教学课型,研究其操作模式、使用原则或注意事项,有利于推动学校读书活动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扬 《学周刊C版》2010,(6):10-10
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相似文献   

10.
于茶,有人厌其苦涩,有人恋其清甜;于牡丹,有人倦其庸华,有人赞其绝艳;于人生,有人叹其平碌,有人享其繁华。  相似文献   

11.
人的情绪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晴雨表”。不良情绪不仅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而且妨碍人际交往、降低工作效率。因此 ,学会通过转移注意、自我安慰、自我发泄等自我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对于维护自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哲学家涂又光先生在其著作《中国高等教育史论》中和给我们授课时提出,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是15岁以后的、贯穿生命全过程的终身教育.解读涂先生这一终身教育思想时,我们发现它的精髓是围绕继天而教→志于学→不谈毕业,死而后已生发开来的,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晚清著名诗人莫友芝一生创作诗歌千余首,其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那就是生日诗。自道光十六年26岁始至咸丰十年50岁止,莫友芝一共写了24首生日诗。其生日诗创作的主题有三:一是抒发事业无成、时不我待的怅惘;二是表达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和关切之情;三是表现友人间诚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4.
试论余华小说的重复叙事和循环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的小说作品采用了重复叙事和循环叙事的叙事方式。重复叙事包含着深刻的重复性经验 ,循环叙事体现的是移情倾向或生命意识的消解、停滞。重复、循环的叙事方式使余华完成了自己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5.
依附与独立--试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双重文化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是对诸葛亮一生节操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为实现理想而矢志不移、奋斗终生的一种概括。他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封建知识分子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双重文化人格。这种双重文化人格,在其政治生涯中,既表现为对权势的选择与依附,又有对个体人格的保持与独立。这是封建时代杰出知识分子一种理想化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16.
吴激是金初由宋入金的重要作家.关于吴激生平,文献记载不多,根据其现存作品和同代留金作家的诗文,可察知部分行迹.吴激虽仕于金朝,却对北宋故土深切怀念,怀昔伤今、借景抒情是其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常用手法.吴激可谓金代词人之冠,是北宋以来婉约词风的有力继承者,在宋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17.
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孔子的修养思想也正是基于仁与礼的思想体系建构起来的。孔子修身思想的目标及根基在于"礼",养性思想的目标及根基在于"仁"。仁礼合一,成就君子人格。当今人们对自己生活品质的重视,理当积极吸纳孔子修养思想。  相似文献   

18.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之"道",本身是规律,是思想核心.贯穿孔子思想的是中庸之道.忠恕正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忠"就是努力寻求中正乏道来正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心中有"中";"恕"是顺从"中"道去做事便能从心所欲,即遵循规律,办事顺利.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酷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把体育锻炼作为磨练意志品质的最好形式。文章通过回顾毛泽东一生的体育实践和体育论述,对毛泽东以体育磨练意志的体育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福柯一贯的思想旨归是对主体真相的探求,围绕“主体”这一核心,他一生的学术研究按先后大致分为三个维度:知识问题、权力问题和伦理问题。文章主要论述前两个维度,即间接的、被构成的主体:人对物的暴政使人落入知识陷阱,人对他人的强攻使人陷入权力牢笼,两者表征了主体的危机,共同构成主体的现代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