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作者用清新雅致、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幽静的诗意空间,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为此文增添了独特的意蕴。首先是此文的标题,"染色的声音"运用了通感手法。声音是转瞬即逝的,诉诸听觉的,作者巧妙地赋予它视觉形象,而且以"染绿的声音"贯穿全文,让全文弥漫了浓浓的绿 相似文献
2.
徐迅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8,(6):4-4
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天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撼着。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相似文献
3.
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天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着.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徒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相似文献
4.
5.
6.
王凯莉 《快乐作文(低年级版)》2014,(Z6)
正雪,下雪了。我急切地推开窗,哇!窗外的雪花飘飘洒洒,随着瑟瑟的寒风漫天飞舞。似轻柔的柳絮,似随风飞扬的鹅毛,在广阔的天空中邀游。我听到外面传来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循声望去,只见皑皑白雪中,两个小姑娘和一个小男孩儿的身影映入眼帘,他们在雪地里尽情地打闹嬉戏。 相似文献
7.
《染绿的声音》一文,作者用清新雅致、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幽静的诗意空间,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为此文增添了独特的意蕴。 相似文献
8.
9.
10.
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 《大中专文苑》2014,(8):52-54
这一窝狐狸应该要完蛋了,叔叔雇来的那个柏迪,带着十字锹和铲子来挖洞。我们和那两只猎狗站在旁边看着。不一会儿,狐狸维克森在附近的林子里出现了,它把那两只猎狗引到远处的河边,到了它觉得适当的时机,就使了简便的法子,跳到一只羊背上,摆脱了猎狗。等那只吓坏了的羊跑了几百米以后,维克森才跳下来,再跑回狐狸洞。因为它知道,它的足迹已经中断了一大段路程,猎狗没办法嗅出来了。那两只猎狗发觉足迹已经中断,无法继续追寻下去,便马上跑了回来。 相似文献
11.
12.
13.
陆文博 《小星星(作文100分)》2015,(4):1
绿是生命的色彩,绿象征世间万物的色彩。每当你看到绿色时,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脑中浮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走在春日的小道上,环视周围,偶然发现了点儿绿—一株嫩绿的新芽从泥土里冒出。蓬松的土壤拥抱着嫩芽,芽儿在土壤中伸直了腰,挺起胸膛。让人欣喜,又让人有些怜悯,小心 相似文献
14.
<正>我曾经有三只狗。黑夜里我时常梦见夏天的长巷,树影低回,我的狗从远处走来,漆黑而潮湿的眼睛像是从河流的尽头游来的宝贝。醒来以后我难过地想,我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眼睛了。我们家留有第一只狗的相片。那时我又小又瘦,我的狗却很大。爸爸一向喜欢大狗,长而柔软,可以做我们的守护神。那时我们家很穷,我也全然不记得它吃的都是些什么,但肯定不好,否则为什么会瘦成那样呢?相片里的它,尖尖的脸,毛发灰黑,没有光泽,真的丑 相似文献
15.
16.
张留留 《东方少年(阳光阅读)》2007,(3):28-33
孤独的土拨鼠把绿头发当作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当他忍不住把这个秘密告诉自己的两个邻居时,没有想到他们却说绿头发是自己的伙伴。难道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7.
海燕 《东方少年(阳光阅读)》2007,(5):49-51
<正>当个漂亮“美眉”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可是对于我来说,也许这个愿望只能在梦中实现——我的广西爹和湖北妈把我组成了“恐龙”的模样,惟有鼻子还算挺直美丽,但因我拼命读书,不幸给笔挺的鼻子上架了副丑陋的眼镜,看来上天注定要把我划分到丑女孩的行列。 相似文献
18.
<正>编·手记每个人年少时都有过或大或小的叛逆,仿若一场季候风,吹过之后就换了容颜。我们身处其中,肆意张扬,因为看不清未来的路,只好用当下诠释着这一场再无法重来的青春15岁时我住寄宿中学。进入这所学校并不容易,学校管制严厉,平日出趟校门都要经过老师签假条。进校第一天,我们被灌输的信条是—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它每年稳定的重点升学率使人信服,天长日久,在封闭的世界里,我们对此也已经深信不疑。但总有一些人例外,陆琛便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9.
一、"乐"字贯穿全文,金线串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喧鸟鸣于纸上,看似散,实则散而不乱,散中有神。文章围绕一个"乐"字着墨,"乐"是体现全文内在的文眼,是全文的中心线索,是作者手中的一条金线。文章先从醉翁饮宴引出一个"乐"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于酒也"。饮酒微醉已含一点"乐"意,而作者又巧妙地将赏山水的乐趣寄寓其中。"乐"的内容用一种"乐"的形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