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染绿的声音》一文,作者用清新雅致、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幽静的诗意空间,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为此文增添了独特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一路歌声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把树枝插在了车的后座上"!若无此句,全文精妙的细节描写"有肉无骨";若无全文精妙的细节描写,此句"十分苍白"——此文显示作者整体驾驭材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同题PK     
《辅导员》2011,(8):43
教师点评佳骏同学在文中以"我喜欢绿"贯穿全文。从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平时善于观察、发现,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孜睿同学通过"绿"展开丰富的联想,将自己想到的绿的意义展现在读者眼前。小作  相似文献   

4.
冬天的绿色     
绿是冬天的梦。阳光融融的冬日,暖屋里读一封你久盼的来信——那来自远方挚友或亲人的问候,在欣慰之际,竟读出了信笺之外的感动——那是冬天的绿!你可想知道这绿的含义?读完此文之后,那份绿意会沁入你的心灵。写作往往是一种发现,它需要你的灵感。  相似文献   

5.
一、多样修辞   作者用清新雅致、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幽静的诗意空间,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为此文增添了独特的意蕴.   ……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色彩     
编者推荐:义项转移,升华题旨。全文过渡句"利用最后的时间去创作一幅可以传世的作品",将"色彩"的义项从"颜色"向"比喻人的某种思想……"转移。此文还需要升格:前文不用"患了白血病……画的色彩不着红与绿"反衬,而用"他绘画的色彩注重着红与绿"正衬——凸显"画家着色用‘生命的色彩’"之旨。标题中修饰语宜删除——读者能意会。  相似文献   

7.
守望绿色     
王鑫 《初中生学习》2010,(11):35-35
绿,我爱这样轻声地唤你,用我最澄净的声音和心灵。你的名字里有一堤春草的细腻,有满目青山的喜悦。绿,你是众山的神祗,你是大地的宠儿;你的衣带飘荡着亘古的从容,你的微笑永驻着不老的春风……  相似文献   

8.
此文说话有度——"止于崇拜,不曾狂热"——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全文引号的运用上!文中的"深层原因"为前文"心情烦躁"作了正面解读——说话很有力度。此文还需要升格:在第四自然段后,补述"美育之需"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绿》,描写的是瑞安仙岩梅雨潭的景象。文章以“绿”为题,可见描写的重点所在。“绿”是一种极其单调的颜色,但作者却把它描绘得丰富多采,构成了一幅幅瑰丽多姿的画面,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境界。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是一位高明的画手,他运用神奇变幻的笔触,调制绚丽奇特的色彩,采取新颖别致的手法所致。 一、大量设喻形象逼真 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逼真,画面多姿多彩。 在描写梅雨亭时,作者选用了一个新颖奇特的比喻:“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关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以苍鹰舒展双翅、蹲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新教材里选用的课文《看戏》,是一篇反映文化生活的作品。文中形象生动的场面描写、声音摹拟以及精炼扼要的剧情概括,显示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艺术。 一、场面描写 全文开头,连用了三个“静静的”来烘托剧场里开场前氛围:“公园里  相似文献   

11.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妈妈特意去理发店精心修剪头发"——引导子女"学会感谢"——这有赖于此前用"妈妈的眉头皱了起来,生气地看着我"反衬,还有赖于此前用"买一只最漂亮的蝴蝶发夹给妈妈戴上"铺垫。此文还需要升格:将"精心修剪头发"展开描述;给全文"蝴蝶"加上双引号。此文可变格用于以"循循善诱"为主旨的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2.
<正>一般说来,"舟子"在《湖心亭看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但是,对于全文来说,却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形象,因而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是读懂全文的一个关键。在文中,"舟子"只在文章末尾出现,显得十分突兀。正面写到"舟子"其人的就是最后一句"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是我们理解"舟子"形象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声音,响彻云霄,直贯长虹,惊天动地;这声音,代表了世代中国人的心声,是一位历史学家站在民族高度向世界的庄严宣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亿万挺直腰板洋溢自豪感的中国人民,那直挺挺的刚骨中正铮铮发出这一响声。细读此文,我们无不为此浩然正气所震撼,更会因作者的精到安排所信服。  相似文献   

14.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是龚自珍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游记记叙文。文章通过两次运用对比手法,含蓄地揭露出国家初露败迹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初露败迹的清醒认知。在这篇文章中龚自珍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初秋"这一意象。龚自珍此文中的"初秋"不同于诗文中常见的"秋"意象,"初秋"代表变革的可能和国家转变败迹的希望。作者锐意进取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就集中体现在此意象的营造上。通过分析此文还可以窥探出龚自珍运用记叙散文映射社会现实、思考社会问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题记——顾名思义,是写在题目下面而又在正文前面的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用来凸显文章的意旨,或引入正文,或概述内容,或含蓄点题。由于题记在全文的最前面,位置非常醒目,运用得恰到好处,恰似题目之下正文之前的一颗明珠,靓丽夺目,抢人眼球,使文章魅力倍增。这里从2004年全国各省中考满分作文中,选取题记运用精彩的范例作些简析,以供借鉴。 衔接式:引线穿珠,贯串全文广东考生《上帝的声音》题记:“上帝是谁?上帝是我。”这篇作文表达了作者面临生活的挑战与难题时自信自强的精神,上帝的声音就是作者自己的声音,“题记”含蓄幽默,而将这一旨…  相似文献   

16.
马文 《小学生》2012,(9):7-7
【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全文以"总——分一总"的结构顺序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全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自然段写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第3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文章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  相似文献   

17.
编者推荐:此文最精彩的不是用足球赛喻人生的全过程,而是只喻"人生的最终目标是战胜挫折"——角度鲜明。此文可用于"人生"话题作文,全文照录。此文还可变格用于"友情"话题作文:淡化球的特点,强化队友的态度。标题改为"参赛的队伍"。  相似文献   

18.
用"看星星"做"长大"的载体——意象独特。"跑到小山丘上看星星……星星很亮,很美"是全文的亮点——将"成熟"具体化。此文构思源自成语"月明星稀"——自然常识转化为写作能力。此文还需要升格:对"这里的人纯朴"展开写;标题应改为"耀眼处不适合看星星"。  相似文献   

19.
<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描绘了抗战前夕一株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教这篇文章时,将本文与"学习描写"以及"修辞无处不在",进行超链接,以读促写,由写悟读,使学生懂得了通过仔细观察景物,用心感受景物,就能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中若能恰当运用修辞,语言就会形象生动;倘若还能融入时代的信息,注入个人情感体验,定能写出景物的性格气质,让其形神兼备,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20.
孙如明 《高中生》2010,(3):10-11
2009年浙江高考阅卷,一篇题为“朝圣”的作文.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此文可判为56分,因为作者审题恰当,语言功底扎实,结构独特,全文透露出难得的书卷气;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全文语言晦涩,主题不清。逻辑混乱,是典型的“天书型”文章。最后,阅卷组综合各方意见,此文被判为40分(内容分16分,表达分21分,发展分3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