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李克鲁 《物理教师》2005,26(11):3-33
在教学高一物理“机械运动”时,经常会遇到位移和路程的计算,一般都认为:物体运动的总位移等于分位移的矢量和,总路程等于分路程的标量和,而对具体的问题不加具体分析,容易导致错误的结论,下面就一道习题的解答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生状况分析: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入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地形成"加速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机械运动》是技校物理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围绕机械运动的概念,作假设选取参照系,建立物理模型———质点,区分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等概念。学生分析通过对初中《自然》的学习,学生建立了运动、路程、时间等概念,但质点、时刻、位移、矢量等概念还未学过,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物理积极性不高,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手,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目标(一)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为了描述运动必须选取参照系。(二)建立质点的概念,能正确判断运动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作质点,并知道…  相似文献   

4.
苏赞文 《物理教师》2006,27(4):8-28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九年级)课本第二版在第27页中对速度这个概念作了如下的说明: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elocity)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5.
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运动的一个重要特例,学好上抛运动是进一步学好斜拋运动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感到比较困难的是:不理解上抛运动公式的物理意义,不能正确区分在上抛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为了让学生弄清物理概念,我采用了以下两种讲法。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的基本运动形式,它所描述是的物理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学习本节是为学习机械运动做好准备.《时间和位移》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三个知识点:1.时间和时刻的区别联系;2.位移概念,位移和路程的区别;3.什么是矢量和标量.描述机械运动要用到时刻、时间间隔和位移概念,其中掌握位移概念比较难.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和方法是学习速度和加速度等矢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1问题由来 对于刚迈入高中物理门槛的学生来讲,加速度这个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的快慢.高一学生在学完加速度这一概念后,对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一直很容易出错,很多学生会认为速度大,那么加速度一定大.为了纠正学生的这一错误,笔者和物理课外小组成员一起设计了以下实验.  相似文献   

8.
1循环向量 三角形做出榜样1)观察动点从三角形的顶点A出发,沿AB到达顶点B,再沿BC到达顶点C,最后沿CA回到顶点A——完成了一次循环运动.问:这一次循环运动所经历的路程是多少?答:所经历的路程是这个三角形的周长.问:循环运动结束后,终点对起点的位移为多少?  相似文献   

9.
<正>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速度》,是学生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后学习的内容,也就是在学生对长度和时间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深化学习的。另外速度的知识也是学生学习运动,以及力和运动知识的基础。再则,基于学生的经验,对物体运动的快慢的认识、判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速度概念的正确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速度概念的教学方案时,笔者始终围绕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为学生创设互动环节,在互动中体验物理过程,发现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0.
樊伟新 《物理教师》2011,(12):23-24
"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1章"运动的描述"第2节中的一个力学基本概念,也是构建其他概念的元概念.它是指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遇到的第一个矢量.位移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后续概念的学习,如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学生状况分析: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入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  相似文献   

12.
速度是运动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对于它的物理意义、比较方法、单位换算、相关计算以及实验探究,是我们必须全面把握的问题.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要想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给不同的运动物体相同的时间,从同一起点开始运动,比较它们通过的路程,也就是相同时间比运动路程;第二种是给不同运动物体相同的路程,比较它们通过全路程所用的时间,即相同路程比运动时间.速度的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基于第一种方法得到的.不管物体运动了多长时间,通过了多少路程,我们一律把它统一为每秒运动的路程,这样一来就是比较它们一秒内运动的路程,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比较符合我们生活中的判断习惯——数据越大,速度越快.而第二种方法中,数据越大,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运动和静止”探究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仙 《物理教师》2002,23(5):29-30
1 教材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初中物理中比较重要和关键的教学内容之一 ,是以后几节教学内容的预备知识 ,也是今后学生研究运动学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机械运动的概念 ,教学难点是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由于不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已形成了错误的“前概念” ,他们常误认为 :在地面上移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这样的“前概念”势必会干扰学生对“运动相对性”的学习与理解 .2 教学设计思想(1 )运用“问题教学法” ,揭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所谓问题教学法 ,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围绕实践问题展开主…  相似文献   

14.
时间和位移是描述质点运动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同学们往往理解不清,把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混为一谈.现针对同学们解题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剖析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例1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止确的是( )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小于路程错解选C. 剖析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运动中所通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为零,意味着物体没运动,B正确.位移是矢量,其方向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而大小为初始位置和  相似文献   

16.
一、正确地求解平均速度在学习物体运动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经常会遇到求解平均速度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求某个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或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用该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该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然而在实际运算中,情况常常却比较复杂,甚至有时因为受到"平均"二字的影响,会造成一些错误的出现.为此,下面我们一起对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竞赛题中,运动路程计算里的猫捉老鼠问题耐人寻味,现举数例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学生在学习路程模型时产生的概念混淆问题,笔者结合学生速度概念学习进阶模型及具身认知理论,在课堂中先引导学生体验式地意识到速度产生的必要性,再认识速度的概念的本质是单位时间上行驶的路程,同时区别速度与路程、时间的表征形式,帮助学生主动建构速度概念,为之后继续学习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协变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 单摆是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周期性运动,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对振动的位移一时间关系以及速度一时间关系缺乏感性认识。为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利用沙摆留迹的方法演示单摆的位移一时间关系。这种方法存在三个明显的缺陷:(1)随着沙的流出,沙漏的重心下降,导致单摆的摆长变长,周期变长;(2)用手牵动下面的纸板,很难保证运动匀速,正弦曲线不标准;(3)实验得到的图形不能够立起来或者斜放着给学生看,不便于教学。本文提出利用摄像头和频闪截图不但能够作出很好的位移—时间关系,而且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到简谐运动的重要参数和速度一时间公式等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20.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问题不仅较好的综合了数学、物理知识,而且能体现对受力分析、圆周运动、曲线运动、牛顿定律知识的综合能力,从而成为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一方面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弱,以至于不能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分析,无法正确建立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学模型;二是受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的思维定势影响,造成对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做功情况和磁场偏转轨迹情况的思维干扰;三是磁场内容的外延知识与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偏狭之间的矛盾导致学习困难。所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这个问题也就成了高三复习中的一个重头戏。以下是笔者对这节内容的一些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