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篇极富哲理色彩与人文精神的精短小品。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会不自觉地被他进溅的思想火花和直指心灵的毫无矫饰的语言所灼痛。他那悲天悯人的终极关怀,那文字深处浓郁的理想烛照,那活泼泼的流动的忧患情思,都让人每读一遍仍会有一种崭新的愉悦和情难自抑的感动。  相似文献   

2.
3.
贾全新 《青海教育》2005,(11):23-23
近日,偶得朱自清先生散《匆匆》一,读过几遍,细细嚼来,确又是一番含蓄、真挚的美。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分析了林徽音的散文《一片阳光》的结构艺术,认为全文是以情绪的旅行为线索,串连起宇宙客观自然与人性、文化艺术与人的情绪、美与人的情感等众多内容间的密切关联,汪洋恣肆之论与娓娓道来之笔相得益彰;作者以感受现实中的一片阳光带来的美感起笔,以再现记忆中对同样的心境的联想结束,全文纵横捭阖,收放自如。  相似文献   

5.
何其芳是现代著名诗人,也是散文家,写于1933年的《雨前》就是他的代表作,今天读来这篇散文仍不失为令人百嚼不厌的散文佳作。  相似文献   

6.
正真正幸福的人生,一定是从被爱洒满阳光开始。可是,即便父母给予我们最多的支持和关爱,也不会避免这一路跌跌撞撞的前行。龙应台于生活小事之中捕捉细腻绵长的爱,并将那难以言表的父女母子之情糅合进不同时段的目光里。儿子华安初进小学时那怯怯的眼神早已深深地印在作者心底。作为母亲,她幸福的目光里一定镌刻着更多的担忧和不舍:孩子,请你走好第一步!当"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时,母子相对凝望的视线里交汇着儿子对未来的几多希冀和对母亲无尽的眷恋,同时也承载着母亲放手的喜悦和瞬时空落的内心。  相似文献   

7.
生命金克木生命是一粒白点儿,在悠悠碧落里,神秘地展成云片了。生命是在湖的烟波里,在飘摇的小艇中。生命是低气压的太息,是伴着芦苇的啜泣的呵欠。生命是在被擎着的纸烟尾上了,依着袅袅升去的青烟。生命是九月里的蟋蟀声,一丝丝一丝丝地随着西风消逝去。诗人金克木用真心、用真情写下的这首《生命》的赞歌,篇幅虽然不长,但言简意赅,短短几句就向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真谛。我们知道,诗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感情,这首诗的作者就是用一系列的物象赋予生命以白点、云片、低气压的太息、蟋蟀声等,这些看似非常普通的物象,却恰恰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8.
《珍珠鸟》是一篇精短散文,发表后,反响不小。《青年文摘》杂志和众多的散文选本、鉴赏辞典都予以纳入。作者冯骥才是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出生,浙江宁波人,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  相似文献   

9.
《扁豆》一文写于1927年前后,当时苏雪林刚从法国留学归来,正值新婚之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教书。其心其境恬淡随意,行文便也清新素朴,又不失娇俏多姿,甚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妙。文章以康(文中人物)“有意无意”的一句话轻轻撩起,“扁豆”的形象便在作者闲适淡雅的心境里,踏着轻快的鼓点,在竹篮、石阶铺染的背景里跳脱而出;于是初初落笔即涌动了一股鲜活的生命与动感。随手抛出的一粒种子,竟不顾土地的贫瘠和无人问询的冷落,“在乱草和蒺藜里开花,并且结满了粒粒的豆荚”,这是怎样一种蓬勃的生命冲动啊!这又  相似文献   

10.
范昌灼 《高中生》2009,(1):60-61
《珍珠鸟》是一篇精短散文,发表后,反响不小。《青年文摘》杂志和众多的散文选本、鉴赏辞典都予以纳入/  相似文献   

11.
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是欢聚也是离散,是出发也是归宿。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汇集如许的人流,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拥有如许的悲欢离合。这仅是过往的月台。人生旅程中有无数的月台,生命旅途中有无数的驿站。所有的台和站,只是供中途小憩,只是供转车再出发。别长期滞留,沉滞不是宁静,将使灵魂腐蚀;别长期停顿,停顿不是安定,将生命委靡。是起点,但愿不是终点,是开始,但愿不是结束,是出发,归宿尚待寻求,是离散,欢聚当可期待。携着轻便的行李———装满信心和小小的愿望,我随时准备踏上人生的月台,只等待时间的…  相似文献   

12.
冰心的<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由长生到壮大再到衰亡的一般过程和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伴相生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从整体看,课文仅一段,即中间不分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很容易看出行文层次来.下面从文章的思想感情、思路章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生命 生命》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第3篇课文,感受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是本单元的主旋律。这篇课文语言简洁,含蓄深邃,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是教学重点,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较大,庄瑞兰老师采用以下四个环节教学:(1)创设情境,感知生命。(2)字词切入,梳理脉络。(3)导读赏析,品味语言。(4)移情体验,升华情感。让学生以自己的个性体验感应文心脉搏,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扎实统一,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4.
方芳  王老实 《辅导员》2011,(11):11-12
作者小传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小说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8岁写诗,开始展露出非凡的才华,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相似文献   

15.
杨绛散文以真切感人制胜,最新作品《我们仨》尤其如此。1997年、1998年,钱媛钱钟书相继因病去世。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饱含深情以及特有的笔调书写《我们仨》,回忆他们坎坷而甜蜜的家庭生活。在失去爱女与伴侣之后,她并未以痛不欲生的姿态回忆,而是用看透红尘大喜大悲之后的宁静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细读该作品会发现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她对于家人的深刻怀念,全书在行文过程中更是哀而不伤。《我们仨》一书中虚实相生、巧设悬念、典型性细节描写、合理背景描写以及写意手法等散文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无处不在,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张国祥 《现代语文》2007,(1):123-123
余秋雨的散文,虽没有毕淑敏那种纤巧细腻的流畅,也没有冰心浓郁清醇的深情,但总让人觉得有股逼人的大气环绕着、追随着,它体现了作家的睿智、哲理和反思。这种大气贯穿在作家先后出版的几本散文集中,收在《行者无疆》里的《追询德国》就是这样一篇美文。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只是有时会从老人们那里听说到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岁月。本文作者却能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把那段岁月描写得生动有趣。文章开篇就摆出了自己的见解:"好多文章把三年困难时期写得一团漆黑,毫无乐趣,我认为是不对的。"接着开始写他的乐趣。当时他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没粮食,饿得"四处觅食",他说那是"像传说中的神农一样几乎尝遍了田野里的百草百虫",他把当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立意高远,托物言志,赋予了"苇"以新的内涵。苇有柔弱的美丽,正如《诗经》中柔美的女子。但柔弱的苇却在缺少生命之水的荒漠中顽强生存着,让人感叹任何弱小生命都有坚强的一面。作者先抑后扬,以悲悯情怀,写了苇在荒漠中生存之艰,然后笔锋一转,对植物中的"弱女子"心生敬佩。"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一个"敢"字,让苇生动鲜活起来,让人联想弱女子面对强权与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访古咏雪的文化散文。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阳关皑皑的白雪,散发出的是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文章以遥想古代文人开篇,感叹他们“一杆竹管笔偶尔涂画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  相似文献   

20.
赵丽宏先生的散文清新流畅,深含哲理诗意,它是灵魂的展示,真情的倾吐,心灵与感情的交融。每读他的散文,内心总有一种深深的感动与领悟。在《生命》这首散文诗里,赵丽宏先生向我们阐释了平凡生命的美丽与激情。生命是一场盛宴,是大自然的恩赐。生命是美丽的,就像一朵鲜花灿烂芬芳。花开的艳丽,花落的凄迷,都展示着摄人心魄的美丽。但是作者告诉我们,生命的历程才是最重要的,人要踏好生命中的每一个脚印,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充实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或伟人。我们是平凡的,也许就像小草,像流水,像原木,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