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沟镇位于河南省确山县城西32公里处,地处伏牛山、桐柏山余脉交错的小盆地上。竹沟因簧竹茂盛得名,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大沙河绕镇而过,并且它东临平汉铁路,西通襄樊、南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竹沟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早在1926年,竹沟镇就已经建立了党的组织。1927年4月,在周恩来的关心指导下,杨靖宇、张家铎等组织领导了有5000多民众参加的确山暴动,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确山临时治安委员会”。1935年7月,确山县委书记王国华到唐河毕店找到了豫鄂边工委书记张…  相似文献   

2.
竹沟根据地是中原抗日的主阵地和战略支点。抗战初期,在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竹沟根据地利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机遇,独立自主地发展卫生组织,为豫东、豫南等抗日革命根据地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卫生人才,在中原初步建立了抗日革命卫生战线。竹沟根据地卫生战线的创建,对保存革命力量、发展抗战武装、鼓舞抗战士气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座落在衡阳回雁峰之南的湖南三师,创建于1904年。始称“湖南省立南路师范学堂”,1912年改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三师创办后,很快聚集了一批寻求新学的有志青年。其中有蒋先云、黄静源、雷晋乾等最为杰出。“五四”运动前后,他们组织了“学友互助会”和“心社”等进步团体,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毛泽东同志几次来到三师传播革命真理,发展蒋先云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1年冬,创建了党在湘南地区最早的基层组织——中共湖南三师支部。这个支部先后培育出了陶铸、曾希圣、张际春、张经武、  相似文献   

4.
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负责指导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党所领导的抗日工作,指挥机关设在豫南确山县竹沟镇。一直到1939年10月中旬,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东进苏皖敌后为止,时间仅有一年,但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原局,在竹沟正确贯彻了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方针,为实现党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目标,确立共产党在华中抗战中的领导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对于抗日,蒋介石和毛泽东有着共识。蒋介石在1937年8月18日发表《敌人战略攻略的实况和我军抗战获胜的要道》一文,首先提出了持久战的概念:因为倭寇所恃的,是他们强横的兵力,我们就要以逸待劳,以巧制拙,以坚毅持久的抗战,来消灭他的力量。倭寇所有的,是他侵略的骄气,我们就要以实击虚,以静制动,拼死抗战,来挫折他的士气。他不能实现速战速决的企图,他就是失败,也就是我们的胜利。蒋介石此文,十分重要。他为中国抗战制定了持久战的方针。他明确宣布:“敌之最高战略为速战速决,而我之最高战略为持久消耗。”蒋介石还指出:应该“举全国力量从事…  相似文献   

6.
抗战初期的陈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初期,陈诚通过指挥淞沪抗战、武汉保卫战和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为抗日救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一时期,陈诚的军事、政治活动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的,有利于国家的。  相似文献   

7.
从芦沟桥事变开始的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华民族从衰落到振兴的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近代屈辱的历史,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同时以重要的同盟者身份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战斗的胜利,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抗敌的结果。八年抗战,使中国人民深深体会到这样一个真理:中华民族团结则兴旺,分裂则衰亡,只有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才是不可战胜的!因此,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评价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  相似文献   

8.
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推动及其政策影响下,在国民党内爱国民主人士的配合下,在共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建立起来的。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我党多次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发生,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我党在长征途中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提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实行对日抗战,红军“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同年十二月,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最广泛的  相似文献   

9.
王明端 《文教资料》2007,(12):69-71
艾青最具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诗歌理论著作,都是在抗战初期完成的。这时期的诗论围绕着“诗的完整体、诗的散文美和诗的创造性”这三部分核心内容,反复追问探求,深入分析总结,展现出丰富的艺术经验和理论探索精神,堪称是中国现代最成熟、最优美、最简赅的诗论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我国东北,进而向华北、华东入侵。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党政府迫于形势和全国人民的压力,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开始投入抗战,对于人民的抗日运动允许有一定范围的自由。在教育方面,也适应战时实际和抗战需要,重订了教育施政方针,采取了一些战时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33页有这样一段话:"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三十多万人被害."但教材没有交待日军攻陷南京的过程.不过,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内容是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已过去六十几年,种种原因,使许多教科书对之语焉不祥,中学教材也是只言片语,但是这一战役的存在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2.
试论抗战初期○的国共合作●曾桂林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至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是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也称之为战略防御阶段。在此期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中国建立了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抗战初期,通常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在这期间,国民党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组织了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歼敌40余万,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卢沟桥抗战是八年抗日战争第一战。日本侵略者蓄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挑起卢沟桥事件,炮轰宛平城;随后对北平、天津等地的大举进攻,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奋起应战,进行了拼死抵抗,直至7月29日、30日平津相继失陷。这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在疯狂侵略中国华北地区的同时,日军再次对淞沪…  相似文献   

14.
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抗日战争初期,徐州更是处于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因此,早在一九三七年九月,日本侵华华北方面军在《关于收拾事变策略的意见》中称:“方面军在现正进行的河北省中部会战中,给敌人以决定性的打击后,即乘敌人的劣势迅速进入山西省内、河南北部,山东境内追击敌人,并且伺机指向徐州方面作战,占据战略上特别是政略上的要点,挫伤南京政府的抗战意志。”①这表明,日军还在河北省境内作战时,就初步拟定了徐州作战的战略计划。  相似文献   

15.
抗战初期,全国性文艺团体、机构陆续在武汉成立,武汉成为全国文学中心。誓死抗战的决心,对胜利充满希望的乐观自信构成了抗战初期武汉文学的主流,小说、戏剧、诗歌、通讯、报告文学、特写等纷纷涌现,武汉抗战文学呈现多样性与时代性的新面貌。抗战初期的武汉文学,反帝的主题汇聚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封建更多地是反对汉奸,反对卖国投降。抗战爆发后,战争缩短了作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缩小了作家与人民大众的间隔,密切了文学与大众的关系,强化了文学教育民众发动民众的意识形态功能。抗战初期武汉文学产生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的严峻时刻,文学要使普通民众和军队的兵士能看懂,必须尽量通俗化和大化。武汉抗战文学,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民族文学。  相似文献   

16.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在华北,以山西为重点,沿平绥、平汉路进军,夹击山西。在危难之际,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肩负党中央重托,来到山西抗战前线,对山西的政治、军事、统一战线等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周恩来一到山西,便赶往设在代县雁门关下太和岭口的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会见阎锡山。共商抗战大计。会谈中周恩来指出:“日军之所以横行华北,时局之所以发展到今日危急,究其根源,就在于‘不抵抗’  相似文献   

17.
抗战初期毛泽东论正面战场李分建从抗战爆发到武汉失守,是国共两党风雨同舟、精诚合作的岁月,毛泽东在指挥八路军、新四军进行敌后游击战的同时,密切关注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发展,并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向国民党提出了不少极其宝贵的战略与战术建议,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  相似文献   

18.
抗战初期大后方通货膨胀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初期大后方通货膨胀程度比较轻微的原因在于:国民政府为弥补赤字而增发货币,未使得大后方市场流通货币量急剧增加;这一时期信贷的扩张和政府投资的增加,没有引起急剧的通货膨胀;粮食价格平稳,稳定了大后方物价的总体水平,也使得法币较受民众信任;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尚未确立以通货膨胀政策作为解决战时经济问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抗战初期,各地资金纷纷涌入上海,到1940年在上海形成了50亿元规模的巨额游资。当时游资拥有者对国民政府缺乏信念,加上内地亦无容纳游资的良好环境,上海巨额游资最终未能内迁后方,支持抗战经济。这些聚集在上海的巨量游资,由于没有正常的投资出路,纷纷从事外汇投资、炒买股票、囤积商品、房地产炒作等投机活动,它造就了抗战初期上海孤岛经济的畸形“繁荣”,导致战时上海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对抗战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后来国统区经济的迅速崩溃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0.
抗战初期,中国正面战场全力抗战、有得有失,以空间换时间,符合国民党的整体抗战战略;中国正面战场的溃败是局部溃败,失利是局部的战役的失利,撤退是战略撤退且基本有序;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抗战与战略转移相结合,抗战掩护了全国的战略转移,战略转移支持了抗战.在抗战中,中国的军事系统得到了完整的保存,聚集了继续抗战的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