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汉语语句中的肯定否定同义现象张维耿在一般情况下,汉语的肯定语句和否定语句,其语义总是相背或相反的。如“我想去成都”,“我不想去成都”;“这两双袜子一样”,“这两双袜子不一样”;“屋子里有人”,“屋子里没有人”;“这本书他看过”,“这本书他没看过”;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几组与"同义换读"现象相关例证的分析,强调了重视这种现象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必要性。有些受字义影响产生的特殊读音,如果从历史音变的角度进行解释,无论是构拟复辅音还是单辅音,都是不准确的。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厘淸字音和字义之间的对应关系,避免将与义相关的特殊读音和音变形成的特殊读音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3.
纵观语言发展史,语言学家对同义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传统对同义现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同义词上面,而对同义词组和同义句的研究则比较少。随着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打破传统语义学对词汇研究的框条,对同义句的研究也相对多了起来。从同义结构(包括词、词组、句子)出发,运用Мельчук的《意思文本》理论,尝试对俄语同义结构的转换替代手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就档案献主题标引工作的实践与体会,认为在主题分析过程中,若能借助对献主题描述语句的句型结构、句子成分进行语法分析,有助于提高标引速度和有效标引,同时,相对降低主题标引难度。  相似文献   

5.
社会交际需要人们运用丰富多彩的词汇表达思想感情。要把思想感情表达得准确无误、鲜明生动,准确地掌握词义是十分重要的。世界各种语言都大量存在同义现象。通过对 entire等词义的分析,阐明语言中词语的同义关系,有助于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中增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词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6~10岁儿童为被试,考察语言训练在儿童反语理解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语言训练促进了儿童对反语讲话者态度、话语含义的理解和反语现象的解释;但语言训练对不同年龄儿童不同类型反语现象解释的促进作用不同,语言训练更能促进6岁儿童对反语批评现象以及8岁与10岁儿童对反语恭维现象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仇虹 《双语学习》2007,(7M):180-181
在汉语和日语的否定表达中都存在着肯定式?否定式同义现象。这是学习和理解否定表达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举例从两方面对这一现象中语言形式与语义内容的不一致性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和日语的否定表达中都存在着肯定式?否定式同义现象。这是学习和理解否定表达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举例从两方面对这一现象中语言形式与语义内容的不一致性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9.
由于用不同的形体记录联绵词和一部分拟声词可以用不同的形体记录,有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同音字在同一词语中可以相互替换及有些遗留下来的通假字与本字、古字与今字、繁体字与简体字、异体字与正体字在现代汉语中并存等原因,产生了现代汉语中的同义同音异形词。同义同音异形词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不便,因此应结合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的同音同义异形词数量较多,意思易混,用法难辨,使用时应认真分析,力求准确。语文老师更应熟练掌握,以利教学。  相似文献   

11.
林忠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2):127-129
生成语法将英语构式“NP+BE+NP”解释为“同义反复”;语用学从“量”准则的角度认为整个构式的意义是会话含义;文化语义学将其解释为该构式具有文化与语言个性,他们不一定在所有语言里具有同样的表达式,并企图用“语义元语言”来描写该构式。这些解释都没有关注该构式的意义特征,对产生构式意义的内在过程没有触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可以对该构式的语义、句法与功能特征做出统一的解读,它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非范畴化的结果,其内部机制为认知转喻,最后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探讨了其在汉语的对应表达。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同义现象十分丰富,本文分析了英语中词汇和句子的同义现象,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探讨了同义关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反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从基本含义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反语,是字面的直接意义,即“说反话”,或叫“其言非其意”,说话人表达的意思,与字面意义相反。广义的反语则扩展为“反语环境”,不拘泥于某个字词,从整篇文章中挖掘反语产生的土壤,发现各种“反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何家荣 《学语文》2002,(3):44-44
“同义手段”是修辞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同义手段的选择甚至被认为是修辞的基本内容。在言语活动中,还有一种情况值得重视,就是几种同义手段同时运用,我们把它称为“同义手段的共现”,简称“同义共现”。如莎土比亚用一组意象群来赞美哈姆莱特的优秀品质:“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的娇花,时流的明镜……”这一连串相近的意象,合奏出哈姆莱特理想人性的优美和声,这就是同义共现现象。  相似文献   

15.
16.
一、运用反义词1.Lucy is taller than Lily.Lily is shorter than Lucy.2.They are in different classes.They are not in the same class.二、运用不同的时态1.His grandfather died two years ago.His grandfather has been dead for two years.2.He came to Shanghai last week.He has been in Shanghai for a week.  相似文献   

17.
李世荣 《初中生》2008,(5):26-27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用汉语表达时发生的偏误是多方面的,混杂现象是很常见的.这种表达混杂不同于汉语语法病句的句式杂糅,带有外国人使用汉语的独特性.本文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混杂现象进行了分析,希望揭示出汉语的一些特点,也希望找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以便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更好地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9.
1.古代汉语一词多义与同义训释 1.1古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古代汉语词(这里称词不称字。古代词和字的关系,严格讲,词可能大于字,如联绵词中的字:逶迤;也可能等于字,如表单音词的字:人、民;也可能小于字,如多词共形的字:豆——豆①食器,②量器,③重量单位;豆豆类植物的总名。粗略讲,词等于字。以下称词即代字)以单音节为主,音节有限,词义无限,一词多义,势乃必然,多义词各义项间是引申和被引申关系,相关义项间保持着义通、义类或义反的某种联系。但由于近引申和远引申,从这个角度引申和从那个角度引申的不同,义项间的差异也还是明显的。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就中、意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同义现象进行探讨,对其进行分类,并就影响其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