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镇游记     
推荐过了那么久了,我才动手开始写关于乌镇的游记.好吧,我承认,是我比较懒啦…… 然而让我再次拥有写关于乌镇游记的冲动,是窗外的雨…… 关于江南,总是小桥,流水,人家,美丽温婉的姑娘,那飘飘摇摇的雨……  相似文献   

2.
正1980年春,茅盾在《可爱的故乡》一文中这样叙述:"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地当水陆要冲……镇上古迹之一有唐代银杏,至今尚存。我为故乡写的一首《西江月》中有两句:‘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梁昭明太子曾在此读书。"  相似文献   

3.
梦回水乡     
唐雅钰 《红领巾》2014,(9):46-46
乌镇,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是看似不起眼的也不知最初那个高傲的我是何时被这烟雨蒙蒙的小镇迷住的,总之,此时的我心中只有无尽的缠绵和思念。乌镇是个传奇。到了这里,我才知道,江南风光远不止语文课本中写的那样——同样的宽门窄巷,同样的小桥流水,同样的撑船老翁,这一切在乌镇是那么古朴、朦胧、精致。  相似文献   

4.
正邻居家有个小女孩,被爸爸妈妈领着,到我家来借用电脑,打印作文稿。我看了她的作文,是一篇游记,写的内容以景点介绍为主。我说:"你写这个干吗用呢?"她说:"参赛。"我说:"参赛规定了要写游记吗?"她说:"没有规定,写什么都可以。"我说:"既然没有规定,你干吗要写游记呢?你是想交差,还是想得奖呢?"小女孩说:"想得奖。"  相似文献   

5.
知识的建构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这篇游记散文,师生建构了什么知识呢?本课的教学内容围绕以下四个关键问题展开:1.你认为游记需要写哪些方面的内容?2.描写好自然风景之外,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写傣族人呢?3.除自然域貌和风俗习惯外,游记还需要写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6.
乌镇香市     
乌镇香市被誉为“江南水乡狂欢节”,它早已闻名遐迩……今天我和爸爸去乌镇舅爷爷家做客,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真容了。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今天早上,跟读三年级的儿子谈写游记。他说老师布置的作文是写一篇"游记"。我说:"这好写呀。"他不动笔,却在床上打滚。于是,我开始说教:"游记嘛,就是写某人游某地,记录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这个某人就是你,某地嘛,就不好说了。要不,我们一起去"游"一次吧,去玩一转,回来就有写的了。"他还是在床上滚,说老师  相似文献   

8.
到杭州去玩     
嗨,大家好!我是谢华,是作家,也是老师,诸葛大生就是我的学生,我想你们一定认识他吧。这次暑假他去了一趟乌镇,写了一篇很不错的作文,可是我告诉他,杭州比乌镇更加好玩。真的,我最喜欢杭州了。今年春节,我跑了一次杭州、苏州、上海,还是觉得杭州好。上海太闹,苏州太小,而杭州呢,  相似文献   

9.
山水游记,是《柳河东全集》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文学史家以为,《永州八记》是我国山水游记文学的典范性作品,而《小石潭记》又是《永州八记》中的极品。包括《小石潭记》在内的《永州八记》是游记写作的楷模,让我们从《小石潭记》中揣摩游记应该怎样写。?《小石潭记》告诉我们:写游记,要把自己写进去,首先要写自己的游踪,不过,游踪只须写必要的,不宜过繁。文章开头就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最后又写“坐潭上……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了这次游览…  相似文献   

10.
毛荣富 《湖南教育》2004,(21):32-32
我清楚地记得,在读中学的作文课上,我最喜欢写的是游记。那时旅游还远不像今天这样成为了热点和时尚,但是到一次公园,或是一次郊游,都感到有许多东西可以写。记得那是梅雨时节,上学途中只见细雨霏微,一片片秧苗碧绿的稻田上面,白鹭翩跹。见此景色,马上就想起“漠漠水田飞白鹭”的唐诗,内心便有了一种惊喜,还在日记中记下了此景。现在,由于游记不在应试范围之内,游记写作便从学生作文中消失了,写不写游记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可惜的是少了一份对自然的审美体验,而这对人的内在素质的形成和精神成长是不利的。体验自然,是一个从感性直观到心灵…  相似文献   

11.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七册15课)是一篇游记,其中的第五小节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作了一些探讨。一.关于教材的理解这一节教材是作者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我的理解是,在游记中,作者写移步换位的过程是为了展示各种不同的景物。如这一节,表面上是写从外洞进内洞的过程,而实际上是写双龙洞的极为神奇的部位──沟通外洞与内洞的孔隙。通过作者过孔隙时的所见、所行、所感的描写来间接写出孔隙之小。全节一共九句话。第一句话点出这一节描写的中心──孔隙。第二句  相似文献   

12.
学习游记散文《美丽的西双版纳》,我从游记散文的写作内容入手组织教学。在学生课前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我开始设问:"文章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少数民族风情画卷。结合文章,你认为游记需要写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同学们自由谈谈。"  相似文献   

13.
假若这是最后一篇征文来稿,那么请不要惊讶它的姗姗来迟,因为在我决定写这篇游记而去游览了家乡的那处“名景”——龙游石窟之后,我就一直沉迷于石窟留给我的一个个谜团之中,至今无法自拔……石窟位于县城的东北面约5千米。这天早上,我终于乘上一辆出租车,去游览这令我心仪已久,却一直未能成行的神秘处所。  相似文献   

14.
暑假期间,很多同学有机会探访名胜古迹或游览美丽的湖光山色。回来后,如果能把这些经历写成游记,让美好的印象留下来该多好啊!那么,怎样写好这类游记呢?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游醉白池》中的一段: …… 穿过九曲长廊,我们便到了“醉白池”边。啊!这儿可真美!一潭墨绿色的池水,波光粼粼。远处几片淡绿色的浮萍,就像叶叶小舟。“荷花,荷花!”我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看去,见那边池中红、白、粉各色荷花仰着笑脸。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中学生》2011,(31):44-45
叙永县枧槽中学赵秋霞:我是《今日中学生》的忠实读者,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儿,看书和写作是我最大的爱好,我最大的梦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作家。成为一名作家后,我会赚很多钱,然后买一辆自行车骑着去环游世界,写一本游记,这就是我对未来所有的憧憬。可是我又担忧,我真的能做到这些事吗?不管怎样,还是先试试吧。我想到培养了陈虹宇、谭锦霞等少年作家的《今日中学生》,就写了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寄给你们,希望结果不要令我失望。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日子,为写一篇访问圣彼得堡的游记,我找来一些资料。手头资料显示,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其藏品多达300万件。写游记时突然想到,要是每件展品看一分钟,这300万件展品需要多长时间呢?拿来计算器算了一下,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是5.7年!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上,我们跟着郦道元畅游三峡,欣赏壮丽景象;我们随着崔颢登上黄鹤楼,抒发吊古怀乡的情思;我们跟随袁宏道来到满井,体验脱笼之鹄的轻松喜悦……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感悟山川美景,不再局限于书本,很多学生都有条件“实地考察”.“考察”归来,写篇作文是难免的.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写好游记?下面,我从分析一篇学生习作入手,谈谈游记写作的技巧,希望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史峰 《初中生》2017,(27):21-23
假期来了,同学们出游的机会多了起来.旅游的同时,如果我们能做到“行万里,记万字”,岂不快哉!可是,有的同学虽然见过了好多名山大川,饱览风光,但一说起写游记,照样是满脸愁困——不会写呀.今天,我们就来谈论下如何写游记.我的思路是“不求描绘得风景如画,但求所述观感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9.
汽车从杭州开出,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两省、三府、七县”的交界之地桐乡乌镇。镇子不大,但交通方便,美丽富饶,一踏上这块古老土地,便自然而然地忆起1980年春茅盾在《可爱的故乡》一文中的生动描述:“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  相似文献   

20.
醉心亭     
"星期一交一篇游记,记住呀!"布置完作业,老师就匆匆走了。这可叫我为难了。农村小屁孩,哪都没去过,这可叫我咋交差啊!回家之后,外婆见我眉头都锁在一起了,心疼地问:"咋咧?""老师叫我们写一篇游记,我哪都没去过,这儿又没啥景点,咋写呀?"外婆想了一会儿,说:"有一个亭子,你看写这中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