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8,(1):106-1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活动的繁荣,上市公司的收购与反收购活动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激烈的市场交易活动中,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处于弱者地位,其利益极易受到来自收购公司、目标公司控制股东和经营管理层的侵害。如何在反收购中保护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从目标公司受侵害的现实分析,试图从反收购决定权的归属、对目标公司控制股东及经营管理层的权限界定、对反收购活动的监管等方面进行阐述,对加强和完善反收购中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中,除了少数的控制股东以外,大多为数量众多的中小股东,收购开始,往往会造成目标公司股价的不稳定,极易促发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极易损害上司公司的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本文从法理和现实两个角度论述上市公司手中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必要性,从而说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公司控制权问题不仅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资本市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公司控制权是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制度补充,拥有控制权的股东往往运用手中的控制权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公司控制权实际是从股东权中派生出来的一种经济性权利,公司控制权实现的途径是股东表决权,建议对公司控制权进行进一步法律调整,以期达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在对目标公司小股东权利保护的法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法》修改前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分别从收购人、目标公司管理层、目标公司控股股东的角度来探讨目标公司小股东权利的保护措施,并提出有关上市公司收购方面的法律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是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重要价值目标。收购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转移时,确保小股东自由退出公司和平等地分享控制权价值是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应有之意,但由于立法上的不足,我国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在现实的收购案例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价值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我国现状来看,强制要约收购制度是客观必要的,问题是如何规制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公司长期稳健运作的保证,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价值追求。中小股东在公司的出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在公司的管理决策方面上往往受到控股股东的限制,损害了中小股东的股权利益。为了提高中小股东的投资积极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试论公开要约收购对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中,少数股东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股东权的保护突出表现在对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本通过分析公司收购对少数股东利益的影响,论证强制要约收购在我国存在的可行性,同时阐述公开要约收购所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最后对我国《证券法》中相关条进行剖析,指出完善对少数股东利益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股东平等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近年来,控股股东利用对公司的控制,作出不利于中小股东的决策,使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法律有必要在司法救济方面加强规定,为中小股东在权益受到侵害或正在受侵害时,提起司法救济提供可能。文章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国外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中小股东权益的司法救济与保护的途径——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  相似文献   

9.
大股东经常利用其控制地位,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不仅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存在,在市场经济不成熟的国家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初建的我国尤其严重,这已引起了国内外学的广泛关注。章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股份回购作为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策略之一,与中小股东的利益息息相关.目标公司反收购中,信息获取不对称、股份回购操作的不规范性及不完全性等都会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可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在平衡反收购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之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张锋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0):34-38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转让制度包括股东权的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制度。股东权的内部转让应采取相对自由模式,除章程对转让进行限制外,股东权可以自由转让;其转让的程序包括股东权转让合同的订立和公司股东权转让登记二个阶段。股东权的外部转让应采取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的模式;其转让的程序包括征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权转让合同的订立与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公司股东权转让登记三个阶段。应坚持公司内部登记生效主义和公司外部登记对抗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设置为平衡公司内部利益关系提供了一种折衷手段。这一制度作为一种利益补救方式,它既保证了控股股东意愿的实现,又保护了持异议意见的小股东的权益,给他们以退出公司的出路。我国新《公司法》确立了这一制度,但规定的并不完备。  相似文献   

13.
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对汉冶萍公司采取了“接收”的政策。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汉冶萍尽管为商办公司,但与历届中央政府关系密切,在创办及发展过程中利用了大量官款;另一方面,汉冶萍公司被日军占领后,公司经理盛恩颐投靠日本并与其通力合作,使日本在大冶攫取了大量矿砂。同时,汉冶萍公司所属厂矿濒临破产,而矿业和钢铁关乎国计民生。因此,1945-1948年,国民政府根据相关“接收”政策的精神,采取坚决措施收回汉冶萍公司,并使之成为国有华中钢铁公司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提高实验设备投资效益问题是教育事业发展中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设备投资效益的概念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设备投资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挥设备投资效益是有前提条件的。评价设备投资效益应制定一套量化的指标。提高设备投资效益必须抓住两件大事:一是要合理地确定资金的投向,二是要加强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发挥公司解散诉讼维护股东利益的功能,也为防止法院轻易解散公司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有必要对公司解散诉讼设计科学的程序规则。规定公司解散诉讼的原告资格时,既要杜绝小股东滥诉,也要防止大股东滥权。公司解散诉讼的审理要遵循商事主体维持原则、自治优先原则、替代措施优先原则和审慎的强制解散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一人公司能否具有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历来颇有争议,而新实施的《公司法》承认了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更使这一问题复杂化。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认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符合法定的组织形式,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第二,合法成立并现实存在;第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第四,具有独立人格。因此,一人公司能否构成单位犯罪的主体.关键在于一人公司是否符合单位犯罪的主体条件。在我国新《公司法》刚刚开始实施、国内尚存在实质的一人公司和形式的一人公司之际,一人公司犯罪的主体性质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根据一人公司的形成时间,一人公司的类型分别认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中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未作明确规制,由此引发大股东滥权现象时有发生,我国应大胆吸纳发达国家公司立法例,当中小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予以司法救济,切实保障中小股东各种合法权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新的《公司法》已经颁布施行,新《公司法》较之旧《公司法》有很大的理论创新,体现在新《公司法》一系列制度之中。其中一项制度创新即是首次赋予了少数股东代位诉讼的权利,加强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力度。文章在比较新旧《公司法》关于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对其在诉讼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求其理论内涵及制度建设,加强在实践中的操作性,以期能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司法文本中的“权力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权力机构"是现行公司法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公司法>"权力机构"的规定是对股东(大)会性质和地位的确认.股东(大)会的性质和地位与股东(大)会的特点密切相关.对股东(大)会性质和地位"权力机构"的归属,实际后果是内涵模糊、界限不清,未来需要在公司法文本中对"权力机构"的使用给予改进.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形式的体制改革,正在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当前,认识高等教育管理的艘益化,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发展的规模化及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角度.探讨其必要性,并从高等教育改革经验、管理队伍、大学生就业等关节点上进行艘益化改革,是发展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