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金发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发在中国新诗史上的意义 ,既表现在他所创造的色调奇异的诗歌文本上 ,又表现在他所倡导的诗歌理论上。他所提出的注重个人化的内心体验、把美作为诗歌创作的惟一目的、注重心灵世界的象征性传达、强调中西沟通等诗学主张 ,奠定了中国象征主义诗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金发的早期诗歌受到了西方象征主义的影响,在认知现实和艺术表现两方面具有与西方象征主义相同的内涵:1.对现实的认知--丑恶与死亡;2.诗歌语言须具有暗示性.  相似文献   

3.
李金发的早期诗歌受到了西方象征主义的影响,在认知现实和艺术表现两方面具有与西方象征主义相同的内涵:1.对现实的认知-丑恶与死亡;2.诗歌语言须具有暗示性。  相似文献   

4.
李金发是第一个把法国象征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来的,他对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新诗中的象征派代表人之一,他关于诗的观念、诗的艺术特点、诗的情怀、诗的理想的论述都值得认真深入研究.本文对他上述诸多方面的成就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局限与失误.  相似文献   

5.
李金发作为五四诗坛的异军,最早将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来。他给中国文坛开启了一种别开生面的现代性视野,冲击了传统审美习惯,但又在创作中走向歧路,成为晦涩诗的始作俑者。本文通过分析他诗歌的象征主义主题和“审丑”的美学倾向,力图对李金发的诗歌做一番现代性阐释。  相似文献   

6.
袁洁  韩丽丽 《文教资料》2008,(28):152-153
李金发是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他关于诗的观念、诗的艺术特点、诗的理想等论述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他上述诸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评论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确定了他在引进和创作象征主义诗歌的诗歌形式和意象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存与理想精神--刘震云小说创作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穷、权力、偶然作为表现现实生存的三组主题,是刘震云文本中最为反复呈现的"意象形态",然而刘震云并不是为了黑暗写作,也不是为了使黑暗更加黑暗写作,而是为了更好的可能写作.可以肯定地说刘震云不缺乏理想精神,其写作深度撞击了现实生存,又启示了理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8.
李金发别论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诗歌流派,对我国"五四"诗坛影响非常大.中国象征主义的开路先锋李金发,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李金发的诗论和诗歌作品为基础,着重从其诗歌所表现的凄怨哀婉的情绪、古典含蓄朦胧的意象、传统诗歌中的典故和文言词语的使用入手分析,认为李金发并不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意识隔绝的现代诗人.在隐性层面上,他是一个西方化了的东方诗人.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对李金发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研究,多着眼于其"异质性"、"西方象征主义"、"现代象征诗"等特性方面,但在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中,也有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暗合或继承,比如"远取譬"的诗歌创作特点与古典诗歌创作艺术的暗合,"漂泊意象"、"香草意象"、"瘦绿意象"等极具中国古诗特质的传统诗歌意象等,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象征主义是发生发展于西方的一种文学思潮,李金发是第一个有意识地把西方象征主义思想引入中国新诗领域的诗人,他的诗歌体现了中国二十年代象征主义诗作的共性,而对李金发及象征派的诗作在学术认识上一直存有很大分歧,贬多褒少.象征主义诗潮的产生是与特定的时代,历史因素相联的,对其认识不能简单的加以肯定或否定.本文力图从李金发诗作入手来客观的评判以其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潮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中国女性意识觉醒在几千年男性话语掩盖下初次显现曙光,这在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中也有突出表现。李劼人执着于女性形象塑造,用家庭这个空间来反映女性话语权的争夺,以婚外恋这一具有先锋性的方式来演绎女性意识的变换,并把川妹子的独特性格作为一种可能性的精神资源来构建女性话语,展示了作家对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考与可能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叶甫图申科是20世纪苏联诗坛的重要诗人,他面对的即是现实,也是永恒。他是用心灵与苏联现实、与人类世界对话的诗人。在长诗《妈妈与中子弹》中,诗人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人类未来意识,追忆祖国经历过的那场噩梦,目睹20世纪人类世界动荡不安的现实,思索人类的未来命运,昭示人们对和平世界的永远追求。  相似文献   

13.
试论李清照自我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女性文学角度入手,通过与历代男、女作家文学作品特色之比较,提出李清照独立人格中自我意识的觉醒,分以下方面论述;家庭教育环境,注重自我倾向,无视礼教束缚,跻身社会理想,以及女性笔调抒发女性情感。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李清照完成了古代文学中女性从物到人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马克思开启了以生存论路向为基础的新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是对现实的个人的分析,现实的个人是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其本质是生产,其交往形成了人的社会性,现实的个人的两个方面的同一性是感性意识,现实的个人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同时分析了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关于存在论起点的基本一致的,并尝试找出二者对人的生存领悟的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 ,田园是朦胧而缥渺的 ,东汉张衡《归田赋》中的田园方才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 ,然而张衡毕竟没有归田。晋宋之际的陶渊明葛巾短褐 ,以农人的装束 ,以文人的心境雅趣 ,躬耕南山 ,放歌丘壑 ,完成了这方精神家园的最后也是最现实的建构。后世的田园向典雅而华美的园林发展 ,成为一般文人士大夫可望而不可及的贵族乐园 ,失却了精神家园最初的特质 ,这是田园的异化 ,也是精神家园的丧失  相似文献   

16.
坎坷的人生经历,引发了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深层思考:明了死是一个无需寻求而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应珍视生之“过程”。从个人的苦难中审视并发现整个人类生命存在的状态是与生俱存的永恒困境,并试图指出人类走出困境的救赎之路一从绝对独立自由的精神上实现超越,由敬畏生命而谱写出一曲人类不屈的生命壮歌。  相似文献   

17.
孟成全 《唐山学院学报》2022,35(5):10-16,76
在中华民族由"自在存在"到"自觉存在"的转变中,第一个拥有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人、第一个自觉而公开地标举现代中华民族旗帜的人是李大钊。李大钊的中华民族观念继承了立宪派、革命派的成果,强调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各民族融合而成的、是各民族平等基础上的统一体、包括中国境内的所有国民,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并阐释了其深刻内涵。而李大钊的中华民族复兴理念则认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方法是变革,中华民族复兴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关键在于青年,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为社会主义。李大钊的中华民族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张忠 《保定师专学报》2001,14(1):103-105
李商隐的忧郁即其被抛在才志高超而肉身却委于现实泥淖的人生晕訾眩。由生态的姜苦到诗意的心灵孤寂,进而至深、至真、至切地体悟了宇宙人生的悲剧内蕴是李商隐忧郁的内在逻辑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李商隐的忧郁弱化、淡化着诗人的理想与激情,因而具有一种精神落荒的特征。这种特征涵养着李商隐诗作的真味。  相似文献   

19.
贺晓晴的《花瓣糖果流浪年》是一部女性意识的“白皮书”。它描述了女主人公韩月晴流浪的轨迹以及她与几个男性之间的恩恩怨怨的感情。女性追求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和感情的漂泊是多么艰辛、漫长与痛苦。家园的最终寻得 ,是女性意识彰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