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士友 《双语学习》2007,(10M):191-191,193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民族是一个自尊自强的优秀民族,我们的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无论是远古歌谣、神话,秦文,汉赋,还是唐诗,宗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都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屈的伟大精神,渗透着炎黄子孙爱国爱民的浓烈感情,放射着华夏文明优秀隽永的灿烂光辉。尤其是上下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几经沧桑,数历灾难,然而无数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在国危民困之时,抒报国志,写爱国情,吟唱出了许多感天地,泣鬼神,流光百世,溢彩千秋的壮丽诗章。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民族自强精神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丰富。其中 ,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 ,是自古以来民族自强精神的一种升华。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冷印 《教育艺术》2008,(6):50-5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礼仪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开放的民族。在50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始终维持着一个统一、和谐、发展的局面。而维系中华民族统一、自立、自强进取的精神支柱,支持中华民族连续发展,绵延不绝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乃是这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多元经济并存和碰撞,既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但同时其承载的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在行为表现上出现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而民族精神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和推动本民族朝着共同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所以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世界眼光,并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批勇于搏击生活的当代女性奋斗者形象。作家苏叔阳的第一部长篇力作《故土》就给我们塑造一个自尊、自爱、自强的女性典型——袁静雅。 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的高度统一,使得袁静雅的形象在作品中最见光彩。袁静雅身上不仅具备着中国妇女那种正直、善  相似文献   

6.
普列汉诺夫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由此可以推论,一个民族的艺术也必然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殊心理。同时,文学是透视一个民族灵魂的窗口,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是非标准、价值观等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就可透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了解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对我们当代人的影响。任何民族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的民族是具有悠久文化的民族,对它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应该扬长避短,自为自强,才不愧于我们这个时代。人的觉醒首先需要一种正确的自审意识,然后才能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成为一个真正有主体性的人。本于此,笔者拟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剖析中国文学中普遍存在的怀才不遇主题,从这个侧面透视我们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勤劳精神、勇敢精神、自强精神和诚信精神。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不可能自尊、自主、自强。  相似文献   

9.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义。在现实性上,文化自信自强不仅体认着民族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意涵之主体认同,而且固基着其“五个认同”归属确证之价值自觉,其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价值滋养,弘扬于革命文化之精神赓续,发展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内涵熔铸。基于民族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场景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族精神中厚植文化自信之历史根基,在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精神中夯实文化自信之精神底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时代精神中激发文化自信之内涵活力,既共演着文化自信自强价值理路的实然面向,也基于实践论域澄明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表现为大无畏的气概、夺取胜利的决心、自信自强能力的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加快现代化建设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闫宁宁 《文教资料》2006,(29):39-40
韩国是一个十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战后“欧美文化”中的一些负面价值观开始冲击韩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为了维护民族特色,1960年,政府强调以儒教为载体的传统道德教育,它以韩国精神家园角色一直捍卫着民族精神的中立与自强。  相似文献   

12.
马彭义  马娟 《考试周刊》2009,(23):35-35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通过现代传媒——特别是网络互相激荡。一个民族要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经济、政治上要独立,文化上也要独立。在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既面临发展的契机,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兴旺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在青少年中进行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教育有重要意义。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和现实,是教育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的重要方法。激励青少年以高度责任感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发展经济的实践中,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自尊、自信、自强,我们就是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创新的责任感."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负责人、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的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今天的中学生见闻广,知识面宽,思维活跃,但是他们身上也存在着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责任感不强,自理能力、承受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的现象.这些弱点使他们难以担负起21世纪全面振兴中国的重任.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以上弱点,打好承担历史重任的基础,作为湖南省十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高中生自强教育研究>的实验学校,本文将从学校环境教育方面围绕自强精神的培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自强文化缺位"和高中德育效能降低的现象,提出将"自强教育"列为民族地区高中德育的切入点,着重探讨如何在民族地区高中将"自强教育"构想真正转化为可操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以期提高民族高中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今天的中学生见闻广,知识面宽,思维活跃,但是他们身上也存在着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责任感不强,自理能力、承受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的现象。这些弱点使他们难以担负起21世纪全面振兴中国的重任。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以上弱点,打好承担历史重任的基础,作为湖南省十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高中生自强教育研究》的实验学校,本文将从学校环境教育方面围绕自强精神的培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教育对国民性的养成应"扎根本土,放眼全球",基于以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建构为主要维度的文化自觉立场。为培养提高国民的国家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民族的自立与自强,我们应加强以历史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体内容的国家认同教育,并在对理性爱国精神、国民道德情操以及民族自强意识的培养中不断优化国民性,提高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19.
唐霞 《文学教育(上)》2014,(23):108-109
家族文化对现代文学创作来说,不只是提供了一种文化背景,同时也是一个重要母题,考察现代家族题材类小说在主题选择、情节设计、情感抒写等方面的审美特征及艺术缺陷.有利于读者正确看待民族化,增强民族自强信念振兴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是时代对中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具体到现实中就是生活自立、学习自主、行为自重、健康自强,具体到实践中就是向上飞扬、向下沉潜。向上飞扬——树雄心立壮志,追求最高价值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