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她为什么跑?因为她不想死,她珍爱自己的生命,她在朝求生的希望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良师》2004,(18)
⒌火光中,一个声音问她:“Doyouhaveastove?Areyoufeelingcold?”这时一只火炉出现了。小女孩大声喊道:“Ihaveastove。Ihaveastove。”⒎火柴又熄灭了,这次出现的是grandma,小女孩燃起所有的火柴大叫:“grandma,comehere。comehere。”littlegirl被奶奶紧紧抱在了怀里,永不分开。⒏Thenextday,peoplefoundthelittlegirlwasdead.⒍她又点亮了一根火柴,一个声音问她:“Doyouhaveaturkey?Areyoufeelinghungry?”火光中一只火鸡出现了,“Ihaveaturkey。Ihaveaturkey。”她喊道。卖火柴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3.
<正>冬天,凉风吹拂着山谷,翠鸟婉转啼鸣,野菊竞相开放。漫山遍野黄灿灿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一个剃着“锅铲”头的男孩跑来了,他手里拿着一本童话书,像一只鸟儿飞进开满野菊的山谷。此时,男孩的脑海浮现出一张美丽的笑靥,她是他的老师,名叫星子。昨天傍晚,她朝他微笑,把一本童话书递到他手里说:“铁蛋,你要相信现实中真的有童话。”男孩名叫铁蛋,爸爸因病去世,妈妈改嫁,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山村。  相似文献   

4.
小鬼笑翻天     
在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篇作文:“请你代卖火柴的小女孩给她的妈妈写一封信。”几天以启,大部分同学都交上了自己的作文,只有李龙没交。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没钱寄信。”  相似文献   

5.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讲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堪饥饿和寒冷的煎熬,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她在临死前产生了四个发人深省的幻象:一是坐在大火炉前取暖;二是看到喷香的烤鹅;三是在美丽的圣诞树下欢乐;四是见到温和、慈爱的奶奶。这四个幻象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幻象与生活处境相连。卖火柴的小女孩家贫如洗,由于生活所迫,大年夜还在街头卖火柴。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又冷又饿,又不敢回家,只好蜷身于街头。此时此刻的她自然渴望有个温暖的火炉,有只肥美的烤鹅,有棵圣诞树,得到亲人…  相似文献   

6.
金色的梦     
碧绿的田坝边,一位年轻的父亲和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那儿嬉戏。父亲拿着一个小风筝,跑呀跑呀。小女孩“咯咯”地笑着,望着那伴着和风缓缓飞起的小飞筝,那样出神。父亲走到小女孩的身旁,把线头递给她,小女孩高兴地在前面跑,父亲在后面愉快地笑着。小女孩跑着跑着,不小心被一块大泥块绊了一下,跌倒了,她哭了,父亲忙走过去,哄她……  相似文献   

7.
甜可乐     
卖火柴的小女孩 那天去姐姐家玩,听到姐姐在给四岁的外甥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只听见姐姐讲得一脸真切,连我也沉浸到里头去了。可惜小外甥一点儿也不感动,听到最后他气愤地说:“妈妈你真笨,火柴当然没人买啦,怎么不让她卖打火机呢?”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童话     
北风呼啸,飞雪漫天,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倚靠在墙角,瑟瑟发抖,被冻得通红的小手,正紧握着那根惟一能够给她带来温暖的火柴……这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她感动了丹麦,也感动了世界。而他在自传中同样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他生命中的童话。安徒生出生在一个贫困的鞋  相似文献   

9.
过了几天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有一个小女孩想见您。”高尔基忙说:“让她进来吧。”小女孩拿着照相机走进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问:“你是谁?小姑娘。”小女孩说:“我是上次来给您拍照的那个男孩的妹妹。”边说边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你哥哥呢?他怎么没来?”小女孩哭着说:“那天,哥哥在回家的路上不幸被汽车撞了,他的一条腿被撞伤了。哥哥一直记着要来给您拍照,所以就让我来帮他完成任务。”听了小女孩的话,高尔基的眉头皱了起来。小女孩很快给高尔基拍完了照,她收起照相机感激地对高尔基说:“谢谢您,高尔基爷爷,我哥哥知道…  相似文献   

10.
快乐王子     
王尔德  巴金 《当代学生》2013,(Z4):66-67
"就在这下面的广场上,站着一个卖火柴的女孩,"王子说,"她把她的火柴都掉在沟里了,它们全完了。要是她不带点钱回家,她的父亲会打她的,她现在正哭着。她没有鞋、没有袜,小小的头上没有一顶帽子。你把我另一只眼睛也取下来,拿去给她,那么她的父亲便不会打她了。""我愿意陪你再过一夜,"燕子说,"我却不能够取下你的眼睛;那个时候你就要变成瞎子了。""燕子,燕子,小燕子,"王子说,"你就照我吩咐你的话做吧。"他便取下王子的另一只眼睛,带着它飞到下面去。他飞过卖火柴女孩的面前,把宝石轻轻放在她的手掌心里。"这是一块多么可爱的玻璃!"小女孩叫起来,她一面笑着跑回家去。燕子又回到王子那儿,他说:"你现在眼睛瞎了,我要永远跟你在一块儿。"  相似文献   

11.
镜头之一:某小班幼儿跑步时,一个小男孩不时回过头来亲亲身后的小女孩,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爸爸就是这样亲我妈妈的。”镜头之二:课间,一群小男孩紧追着一个小女孩不放,嘴里不时地喊着:“抓小妞,抓小妞!”镜头之三:某大班的课堂上,一个女孩偷偷地吻了一下身边的一个男孩,男孩立即回了女孩一巴掌。小女孩哭了,老师走来问男孩:“你为什么打她呀?”男孩支支吾吾地  相似文献   

12.
一堂语文课,老师正在组织学生深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突然一个女孩子举起手来说:“老师,他(指同桌的一位男生)在给课本插图上的小女孩涂口红呢。”此话一出,教室里一片哗然,不少孩子嘻嘻笑着,转过头去看那位用彩笔给插图人物涂口红的同学。而他已经自觉地站了起来,低着头,满脸通红。怎么办?教师似乎很痛惜已颇有点凝重的课堂气氛此刻荡然无存,略一停顿,便带着沉思的眼神,和蔼地问大家“:在这又冷又黑的大年夜的晚上,你们想光着脚卖火柴的小女孩,会涂口红吗?虽然她有着一头金黄的长头发,那头发打着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但此时此刻…  相似文献   

13.
晏红 《家教指南》2006,(9):22-23
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了,5岁的儿子央求爸爸讲一个故事,那就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吧,儿子一定喜欢这个经典故事。爸爸深情地讲完故事,问儿子:“好不好听?”儿子说:“不好听,什么是火柴?”是啊,儿子从来没有见过火柴,怎么会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产生感动和同情?那就先让儿子认识什么是火柴。可是家里已经多年没有使用火柴了,而且也多年没有注意到哪里还会卖火柴。爸爸想起从饭店带回来的一个打火机,但是它能代替火柴吗?姑且不说打火机不能像故事中所说的火柴一根一根地“在墙上一擦”;而且因为平时不让儿子玩明火、玩火机,现在给他一把打火机,他好奇不已,反而认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真幸运、真快乐!看来,儿子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无缘相知了!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大年夜,有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哆嗦着走在冰冷空旷的马路上。啊,原来是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只得划着火柴幻想自己渴望的心愿。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天地》2011,(12):28-31
平安夜这天下雪了,人们都在庆祝节日,一个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衣服破旧,光脚穿着一双大拖鞋,一路叫着:“卖火柴,卖火柴!”  相似文献   

16.
第三只小猪在纽约大学学习已经有两年多了,他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很好。一天,他有点累了,便决定出去散散步,放松放松。他听说纽约中心公园又大又漂亮,于是就来到了纽约中心公园。公园里有很多漂亮的树和花,还有很多长椅。第三小猪看见在一棵大树旁有一座巨大的青铜雕像。他的右手伸出去,正在喂一只鸭子。当然了,那只鸭子也是青铜雕像。他的左手拿着一本很大的书。小猪吃惊地发现,一个小女孩正坐在那本很大的书上。小猪上前问她: “怎么搞的,你坐在这本书上,然后又读自己的小故事书?”小女孩回答: “这本书是安徒生写的,这座雕像就是安徒生雕像。我喜欢在这本大书上读安徒生写的故事书。”  相似文献   

17.
《特区教育》2014,(1):4-11
想象T台 《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本来就很悲惨的小女孩还要有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太催我们的泪腺了。有个小作者决定给这篇故事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她希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幸福美满。为此,她赐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阿拉丁神灯。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李兆兴老师一直坚持“以读为本,加强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培养独立思考和自能读书的能力”这一原则。他总是想方设法多给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已表达的机会,从中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摸到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请看他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什么事? 生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事。 生2:主要讲了大年夜小女孩在街头上卖火柴的事。  相似文献   

19.
杨玉华 《云南教育》2003,(10):36-36
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在临死之前为了暖和身子擦燃了一根根火柴。火柴微弱的亮光,使她产生种种幻象,这些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如何把这篇课文教活,让学生动情。我采用“比较式”课型教学。一、同类比较,优化教学环节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比较课文中相关的内容,不仅优化了教学环节,还训练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五次写小女孩美好的幻景:温暖的火…  相似文献   

20.
小女孩很小的时候就因一次事故,眼睛失明了。她和她的家人住在一个大杂院中。女孩的邻居家有一个男孩,他比女孩大几岁,女孩管男孩叫哥哥,就像叫亲哥哥一样。其他孩子都去上学的时候,能够陪小女孩玩的只有哥哥。小女孩不知道哥哥为什么不去上学,但是哥哥能留下来陪她,她很开心。小女孩没有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