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
经过近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课改首先要“改”的是教师自己。一、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改后的课堂上,知识由三部分组成: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单纯地传授课本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也将大大增加。这种知识范围的改革,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从象征知识权威的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  相似文献   

3.
在提出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后,中学历史教师普通地进一步重视了对教科书的使用。但是,怎样才是正确地使用教科书呢?这需要大家共同研究,交流经验。本文想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一)正确地使用教科书,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基本途径之一。教科书规定了中学历史知识的范围和分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科书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和一定技能、技巧的主要来源。因此正确地使用教科书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本途径之  相似文献   

4.
课堂知识包括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新教学观中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比重还有加大的趋势,因此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果说过去教师想的是如何教,那么今天教师们考虑的必须是引导学生如何学。只有充分地研究学生的特点以  相似文献   

5.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科书已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步学习新知识时不能自觉地、主动地应用。为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在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使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7.
孙艳 《农村教育》2007,(7):112-113
课堂知识包括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新教学观中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比重还有加大的趋势,因此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果说过去教师想的是如何教,那么今天教师们考虑的必须是引导学生如何学。只有充分地研究学生的特点以及教材之间的关系,努力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契合点,从而真正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师生产生互动,使课堂的生产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读书指导法进行《药用植物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方法。其中,教师指导学生读懂教科书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应教会学生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发挥教科书最大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内容,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科书已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  相似文献   

10.
于凤芝 《河北教育》2005,(18):35-35
1.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专家指出:未来课程知识将由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这表明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知识构成的变化必然会改变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与向导。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任务是导学、导思、导行,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自读、自说、自练和自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结构的把握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驾驭往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导向,教师不仅要搞清楚历史知识的内容,而且要把握历史知识的结构,力图使教给学生的知识是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可以说,把握和理解历史知识的结构,是教师要上好历史课的重要基础之一.然而,什么是历史知识的结构?不少教师是围绕着中学历史教科书来思考的,常常是将教科书课文的结构当作历史知识的结构.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多是将重点放在对教科书课文的结构分析上.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得教历史变成了教历史教科书,最终导致教科书成为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成为教科书知识的教学,学生的历史认识也就被局限在课本所圈定的知识上了.这种情况,在过去是较为普遍的;当前施行新课改,虽有出新,但并未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深入研究了化学教科书在中学课堂上的使用情况。在一个两周的教学单元中,对一个富有教学经验的化学教师和一个九年级的教学班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使用教科书来教有关的概念和信息,重视对教科书中知识内容的传授,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教科书来回答问题,教科书成为课堂上师生进行"知识教学"的重要资源,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一、课堂知识结构的变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新课程的知识在三个方面均衡分布: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知识也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大大增加。如教材中“元角分的认识”,完全允许学生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去购置学习用品或生活小用品后汇报总结,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建构。又如“分类”,可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实践整理自己的书包及衣柜。以社会、生活为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既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把抽象的数学形象…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使用中,国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进行了控制。而事实表明,教师和学生对教科书知识都有自己的理解,国家想把教科书中所运载的意识形态完完整整地传递给教师和学生是不可能的。这无疑构成了一对矛盾。对此,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第一,合理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加强语文考试内容的综合性;第三,贯彻新教科书观,真正赋予教师对教科书再次开发的权利;第四,注意潜移默化和建立平等的教学交往;第五,合理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作出的"另类"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历史教材,二是教师的叙述。过去,许多教师把教学过程简单化。把自己的叙述与教材完全等同起来,我们称之为“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历史课堂索然无味,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实,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叙述是最为灵动的部分,虽然受到教科书的影响,但与教科书有着严格的区别。由于个人创作的存在,又受知识控制能力和意趣的影响,不同教师的叙述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迥异。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科书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专题体例和模块教学所带来的知识点分散、残缺、重复等问题给教师的课堂叙述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怎样优化课堂叙述,把历史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情感便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话题。本文结合人民版教科书的使用实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课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史君凤 《考试周刊》2011,(81):180-181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有哪些呢?新课程的知识将从以下三方面获取: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因此,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教师个人的知识、风格、专业素质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会使师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课堂知识的变化必然改变传统的课堂面貌。  相似文献   

17.
自由阅读     
教科书不是书,是老师用成人化的语言,强逼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所以,有些学生学习教科书毫无乐趣,一种强迫的心情始终萦绕在小学生的心头,在学习教科书中毫无乐趣可言。教师要及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识别能力,帮助学生开阔自己认知的范围,拓宽自己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梁冰 《甘肃教育》2009,(22):41-41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让学生认识到凡是教科书或质量较好的正版参考书上的习题以及学生以后面临的各种选拔性考试中的考题,都是经过专家认真把关、筛选后编写出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认真分析、推理后能够解答的,不是超越阶段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的,  相似文献   

19.
教师能否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将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策略概括为:课前以教科书为核心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与整合;课中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充分利用背景性、生成性资源;课后开展反思与交流活动建构教师个人教学资源库.  相似文献   

20.
“课程”是每位教师最熟悉不过的一个概念。然而至今仍有不少教师对“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意义的层面上,认为课程就是学科,课程就是教科书。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认为只要教好教科书就算完成了任务,把精力都放在对教科书的解释上,放在使学生获得教科书中所含的知识上。长期以来的这种课程观,导致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成为严格规范教学内容的准则,导致教师课程权力的丧失,导致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验课程的权利被剥夺,教师成了教科书的执行者、知识的传声筒、学生的主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