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就在于获得幸福。"幸福"已成为我国社会当下的高频词,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创新点,也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从哪里来?如何创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人类社会一种永恒的追求,中国人对幸福的追寻由来已久.如今,我们国家已经开始了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的全民幸福运动.不同的时代,人类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中国人的幸福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即色即空""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不同类型,在扬弃前人幸福论的基础上,我们正在追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和谐""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一致"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幸福感来源于其生存需求满足的程度,同时通过感觉表现出来。教育在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各有不同。开放社会获得幸福的途径主要是"超越",而封闭社会获得幸福的途径主要是"适应",两者对社会改造的作用与对人的幸福的普及意义有很大差别。教育在改变人的社会身份地位,在增进人的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和获得物质财富与认识方法及生活态度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中国传统价值观下的教育功能对人获得幸福的影响有着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幸福"的含义,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3.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4.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有趣,初步了解童话特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审题激趣,谈论"幸福"1.师:幸福,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寻的。(板书:幸福)我们来聊聊幸福。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西方工业社会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与人际关系紧张等"工业社会病"后,当代许多著名思想家备加推崇中国的"和合"文化精神,甚至将其上升到指导人类活动的高度来认识.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中国人发现了"能使整个世界幸福的人类生活方式",而以争斗破坏为核心的"西方文明的行为趋向就只能是人类的彻底灭亡".  相似文献   

6.
当代社会的和谐德性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良性互动的生态为本位,在实践中来理解个体,在历史的传统和习俗中来叙述自我,在整体的个人生活中来诠释人的具体行为,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位一体"建设中协调德性的发展。它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成就个人与成就他人、成就人类与成就自然、成就身体与成就心灵、成就德性与成就幸福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曾写过一段小文,说是"幸福无定义",此乃"幸福是比出来的"。今天,我想说的是:语文无定义!什么是语文?语文是什么?正如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语文老师的眼里便会有一千种语文。"说出来的是语言,写下来的是文章","语"从口中生,"文"在手下成。"语"为声,"文"为气;声气和谐合韵,便可怡人滋心。"语文",语言的文化价值;"文语",文雅的语意蕴藉。"语"与"文"同生,无"语"便无"文"的踪影与繁衍,无"文"便无"语"的气息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乐观、希望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群,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探索人类幸福和快乐的奥秘,并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积极心理学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积极心理的研究来指导人们获得成功和幸福,让他们更加自由、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9.
康德认为斯多亚派和伊壁鸠鲁派在道德和幸福关系问题上的争论陷入了二律悖反,于是从"至善"入手,试图将道德与幸福在超验世界统一起来,以此来论证德行为和幸福关系的真理性.康德之"德福一致"观点认为,在实践领域,道德和幸福是统一的,是至善--完满的善.康德所言之至善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并非渺不可及,对于人类而言是有其现实可能性的.  相似文献   

10.
<正>幸福历来都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幸福一般指人的幸福,人理应是幸福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西方学者在谈论幸福时,在"什么样的人"问题上,往往从假设的"抽象人"出发来寻求人的幸福。例如,德谟克利特从假设的"自然人"出发寻求个人幸福感,亚当·斯密从假设的"经济人"出发寻求人类的幸福满足,伊利亚德则从假设的"宗教人"出发寻求"彼时彼界"的幸福。马克思跳出了以往学者从假设的"抽象人"出  相似文献   

11.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三大价值,都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幸福。其中,真的问题直接与科技进步相联系,善的问题直接与社会道德风尚相联系,审美对于这两都有重要的推动和成就作用。一个幸福的社会,不仅是一个法制的社会、道德的社会,也应是一个审美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包括有两个部分:理想公正和现实公正,理想公正是公正的理想状态,也是最高级的公正形式。现实公正是理想公正在现实社会的具体表现状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高级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理想公正所要达到的社会是"大同社会"、"乌托邦式的社会",也就是马克思为人类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现今社会正只是走向理想社会的一个阶段,也是漫漫人类历史集合的一点而已。未来人类理想、美好、幸福的生活就是由现实社会逐步发展走进的。人类是理性的,所以,我们应该将自己对未来社会的追求,应该是充满挑战和浪漫主义色彩,这样人来对未来的追求才具有时代价值和意义。罗尔斯教授所阐述的公正原则只能是现实公正,不能成为理想公正的全部。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而一个人是否幸福关系到他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为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社会应通过各种努力来提高人们的幸福能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这"四维模式"来培养他们的幸福能力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仲启维 《人民教育》2007,(23):62-63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素质教育是学生走向成才、文明、幸福的必由之路。让每一位学生走向幸福之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好基础,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让每一位学生走向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一、当代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尖锐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类社会一经产生,便有了发展问题.古代社会,人类自给自足,对自然界的索取造成的危害还不大,自然界完全可以以自身的补偿能力来弥补人类对它的索取.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追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幸福中国"、实现"中国梦"已正式拉开序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不仅对什么是幸福作了科学回应,而且对未来社会如何实现人民幸福作出了符合客观规律和具有实践价值的构建,这使它具有超越其他一切理论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并为实现"幸福中国"找到了一条可靠而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幸福的追求与渴望从未间断过;人类对实现幸福的思考与探究亦是如此。从早期的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到现实中的教育工作者内尔·诺丁斯无不在思考一个同样的问题:教育如何"实现学生的现实的幸福"?田若飞博士的《社会控制论视角下的教育与幸福》是这种延续思考的又一代表作。通读全书,给人留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生活是不可分的,生活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有人类便有了教育,教育源于生活。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们幸福地生活。就如对于教育的本质所定义的: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培养人的主体性生活经验与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的活动"。教育要面向孩子未来的生活,让孩子生活幸福。本期的《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两颗种子——访陈会昌(上)》探讨的是主动性与自制力这两颗种子的问题,希望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达到两颗种子都发展的结果。这种教育的理想也在于追求孩子的幸福生活。在孩子的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说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斯人已逝,徒留如谶的话语时时回响在耳边.同为旅美华裔女作家的严歌苓,其创作中也无法超越"女人命运多舛"的主题,新作<幸福来敲门>便讲述了一个"大龄剩女"追求幸福的琐碎而纠结的生活故事,其中有欢笑、有泪水、有对幸福的美好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淡淡无奈.  相似文献   

20.
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兼论教育学的基本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的用处和价值已有多种认识与理解,但由于缺少整体的人类这一标杆,而缺失了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与之相比,相关学科都以不同的方式与人类幸福联系在一起,并因此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最有价值的教育学,是与人类幸福息息相关的教育学。具体体现为:是成为人类生活方式或者存在方式的教育学;是能够在对生活的直观中,深度介入人类生活,创造新的生活意义的教育学;是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也能直面人类的苦难的教育学。要实现教育学的价值,必须回答教育学视野中的"幸福"是什么以及如何以教育学的方式追寻和获得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