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级变变变     
常规的泥工活动都是教师先出示一个做好的范例,再请孩子们一起来说说是怎么做的,时间一久,对这种常规的活动流程孩子们也都“麻木”了。于是,在一次泥工活动《金鱼》中,我做了一些改变。一开始我没有给孩子们看范例,而是请他们边看我做示范边动脑筋想想我做的是什么。我先搓了一个圆(金鱼的身体),孩子们大声叫着:“是团子、团子。”我又把圆压扁,粘在了泥工板上,孩子们又很激动地说:“是太阳、太阳。“”是饼、饼。”接着,我开始在圆圆扁扁的“太阳”身上粘细长条(金鱼的尾巴),当我粘到第二条时,孩子们又开始兴奋地叫着:“我知道了,是兔子!…  相似文献   

2.
教育随笔     
金鱼妈妈死了文/陈红梅孔雀要生宝宝了文/钱君秀教育随笔老师,别让小朋友看见文/张靖中午,我一进班,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宁宁把金鱼妈妈捏死了。我一听,赶紧走到鱼缸那里,只见那条最大的被孩子们称为“金鱼妈妈”的“狮子头”肚朝天,浮在水面上。我又心疼...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来渲染气氛是唤起低年级学生学习自然兴趣的好方法。如教学第二册《金鱼》一课,当老师端着盛有多种金鱼的水槽走进教室时,学生立即兴奋起来,他们带着好奇感不约而同地喊出:“金鱼!”。上课后教师因势利导,“谁能知道这些金鱼的名字?”学生的手唰的都举起来了。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观察金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排泄孔在哪里,它怎样游泳?这时,孩子们把全部注意力投向水槽中的金鱼。观察完毕,教师让学生回答观察结果,学一学金鱼前进、后退、左右拐弯时的动作。孩子们  相似文献   

4.
“叮零零”.睬着午睡的铃声,我走进教室。好家伙,孩子们有的聊天、有的折纸、有的作画,大家毫无睡意。也难怪,天生调皮好动的他们怎会铃声一响就“卧倒”?在我的“横眉冷对”中.孩子们十二分不情愿的趴在桌上,东张西望,还和同伴眉来眼去。我只能不停地在教室中踱步,狠杀“不睡之风”。约半个小时左右,大部分学生睡着了。我也趴在讲台旁休息。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正趴在鱼缸旁看金鱼,我问小朋友:“你们知道金鱼的头为什么是尖尖的?”“因为它是金(尖)鱼,所以它的头就是尖的!”蓝蓝抢先回答。  相似文献   

6.
午餐过后,我带孩子们去散步。看到雪一般洁白的玉兰花,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多美的花呀!老师,它是什么花?”一番观察之后,我心想,要是摘一朵放在教室中,孩子们就可以目睹花儿开放的整个过程了,于是就问孩子们:“你们想请花儿去教室做客吗?”“想!”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突然听到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老师,不能摘花,树妈妈会伤心的。”“那我和树妈妈商量一下。树妈妈您同意我们采一朵花宝宝吗?老师听见树妈妈同意了。”说完,我从容地摘了一朵玉兰花,拿回教室插在了花瓶中。过了几天,黄杏花开放了,我又带孩子们前去观察。出发前我教育孩…  相似文献   

7.
网名“诗三百” 在孩子们不停的追问下,昨天我把QQ号给了他们。今天一大早,来到教室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对我的昵称“诗三百”跷起了大拇指。  相似文献   

8.
本学期。我准备为二年级学生上一堂“克和千克”的教研课。为检测一个教学实验环节的可行性,需要6名学生参与试教。一天.放学后我到教室对孩子们说:“老师明天要带6名同学到电教室去做个实验.谁愿意去呀?”孩子们马上小手如林。“我想去!”  相似文献   

9.
捉泥鳅     
这几天孩子们陆续带来了各种小动物,有蝌蚪、泥鳅、黄鳝、金鱼等。每天早晨,我和孩子们都会给这些小动物换水、喂食。换水时,孩子们最喜欢叽叽喳喳地围在我身旁看着、说着。“老师,我最喜欢小蝌蚪。”“老师,金鱼在扭身体。”孩子们天真地说笑着,却不知我的心里有多害怕,因为我很胆小,平时最怕看见泥鳅、蛇这类的东西,一看见这些浑身粘乎乎、滑腻腻、扭来扭去的动物,浑身好像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所以每次换水时,我都在心里祈求:“泥鳅、黄鳝,你们可千万别跑出来呀!”可事与愿违,今天换水时,泥鳅一下子就溜到了水池里,我顿时吓得叫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今天是星期五,天气格外晴朗.迈着轻快的脚步我走进教室。 “老师,今天我们班出了一件怪事,我的小红星都变成白星了!”“我的小红星也被擦掉了一颗!”“我们班长的十二颗星也都变成白的了!”……孩子们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诉说着。看着孩子们迷惑不解的眼神,我明白班里发生了一件对孩子们来说非同小可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心灵之窗     
滴滴答答的冬雨下个不停.空气中弥漫着阴冷潮湿。教室的窗玻璃上覆盖了一层浓重的水汽.从室内都看不清室外。但就是这模模糊糊的窗玻璃.却成了孩子们的天然画板。当我伴着上课铃声步入教室的时候,孩子们正三三两两匆匆忙忙地从各扇窗户前散开,往自己的座位上跑,窗玻璃上则留下了他们的“杰作”。  相似文献   

12.
活动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在小班儿歌《滑滑梯》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带幼儿走出教室滑滑梯。我问孩子们:“这么多的小朋友,该怎么玩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地玩。”“对!”我肯定了孩子们的回答。以后在幼儿有秩序地滑滑梯时,我根据儿歌内容和孩子们有意识地进行谈话:  相似文献   

13.
再玩一分钟     
下午活动时,我带孩子们去玩沙。孩子们一路欢呼着进了沙坑,一个个低着头起劲地玩着。我也同他们一起高兴地挖着,说着。我们垒了一个城堡,孩子们围着城堡不停地拉着我转,还不时用他们稚嫩的小手去摸摸拍拍,幸福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不知不觉,吃饭的时间快到了。我对孩子们说:“请小朋友把玩具收起来,我们该回教室了。”我连喊三声,可是没有一个孩子理我,都在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我又喊了他们一声,突然,不知谁大声嚷着“不,我不回教室!”我循声望去,原来是王海牛。只见他一脸严肃,“倔强”两字“写”在他的脸上。我不由被他…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就是“班妈”.这是我刚踏上讲台时听一位老教师说的。说得一点也没有错,班主任总是像妈妈一样爱护着孩子们,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这个工作。早自修我带领孩子们诵读古诗和名人名言.教育他们要好学;中午领着孩子们去食堂.教育他们要爱惜粮食,把碗中饭荣吃光:放学前教育孩子们保持教室的整洁.让他们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再排队回家.我无时无刻不在照看着他们.孩子们整天见得多的人也是班主任.所以他们对我也是特别亲.  相似文献   

15.
“当当,当当”,新学期第一堂语文课的钟声敲响了。待孩子们坐定后,我轻点鼠标,优美的旋律随即在教室响起:“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孩子们没有像以往一样静静地趴在桌子上休息,而是满腹狐疑地看着我,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相似文献   

16.
那天晨间游戏,我在一个角落摆上玩具金鱼的头,拿来套圈,请孩子们在1米之外把套圈套到金鱼头上。孩子们玩得很起劲,欢呼声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感染了王佳宝——我们班年龄最小的一位小朋友。她飞快地跑过来,拿起套圈就往金鱼的脖子上套去,一次、两次……都没套上。于是,她由兴奋到急躁、到失望,最后无奈地坐在一边。我走过去,拉起王佳宝的手,走到套圈的地方。我将套圈往前挪了挪说:“王佳宝,你一定能行。”她迟疑地拿起套  相似文献   

17.
放学了,教室内热闹非凡,家长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回走动,浏览着教室四壁悬挂的充满稚气的绘画作品。孩子们则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爸爸看,这是我画的。”“妈妈,我自己画的。”……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这  相似文献   

18.
晨间,我扮“大灰狼”,小朋友扮“小白兔”一起玩游戏。游戏结束,当我拿着体育玩具回到教室时,突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了。教室里的孩子们紧紧地抵着门不让我进教室。嘴巴里还不停地说:“大灰狼,别进来。”我一下子愣住了,强行推进吧,会伤了小朋友们的心。转念一想,既然孩子们认定自  相似文献   

19.
学校规定从那天开始.老师每天早晨到校后,必须在教学楼前集中学习做儿童广播体操。我们正随着音乐伸臂、弯腰、踢腿,忽然,楼上传来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抬头一看,脑袋“轰”一下炸开了,自己班的孩子不好好“呆”在教室早读,竟然都跑到阳台上看起热闹来了。我连忙向孩子们打手势,暗示他们快进教室——别在阳台上探出这么多小脑袋,影响多不好。这时.其他老师也都开始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20.
“下午大家可以带自己爱吃的水果到学校来。我们边吃边上课,好不好?”“哎——”孩子们一起伸出“V”手势,真是兴奋至极。下午,快上课了,我站在教室门口,看见孩子们都带了自己爱吃的水果,有说有笑。这时李添添低着头,无精打采地向教室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