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读写》2021,(4):F0003-F0003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件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星。《国家宝藏》已经播出了三季,在节目中,一件件文物仿佛是历史的化身,蕴藏着未知的奥秘,带给我们无数启迪。上海市宝山区海滨中学高二语文组开展了以"走近宝藏"为主题的小报绘制活动,在同学们的笔下,一件件文物穿越时间,与我们相遇。  相似文献   

2.
国家宝藏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国家宝藏》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相传美国的开国先贤们曾经埋藏一大堆价值连城的宝贝,而宝藏的秘密就写在《独立宣言》中。于是,好人和坏蛋们同时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寻宝行动……我们也来一次小小的"寻宝"吧,而且,绝对不虚构。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文化生活》模块无论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需要,还是从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看,它都承担着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文化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及提升高中生文化软实力理念的重要任务。一、提升高中生文化软实力理念的重要性1.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所谓文化,我们在这里把它理解  相似文献   

5.
晏燕 《时代教育》2009,(6):33-34
《文化生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中思想政治新增的一门必修课程。本文从分析文化的概念出发,认为本课程既不属于纯粹的文化学或者人类学,也不是完全的思想理论课。它具有双重性质,是一门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知识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正>文化一词最早出自《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源于生活、关注生活、回归生活,文化观乎人文、教化于人、默化于心、贯之于行。现行《文化生活》模块涉及知识相对简单,理论观点内容较多,许多一线教师感觉该模块教学味同嚼蜡、淡如白水,不能较好地实现学科价值和课程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文化、品味文化、甄别文化、选择文化、建设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类对文化的认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文化对人类的影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文化的非凡意义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文化建设的冲锋号。文化自觉对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教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国家青年亚文化与主流社会文化的风格和特征本来存在差异,但在新媒体发展环境下,两种文化活动开始互动和融合.本研究中,我们一方面介绍了中国主流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并分析了这两种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相互融合的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对"国宝"节目大受欢迎的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分析,让人们体会到信息时代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价...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建设是教育教学的一项基础性、指导性工程,教材对于教师,其地位可与尚方宝剑等同。正因如此,我们使用的教材必须要权威、精确、明朗,不能似是而非,违背语言、逻辑等各方面的基本常识和规律。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最  相似文献   

10.
11.
【备考指南】从前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对《文化生活》部分知识点的考查相对较少,但从2014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部分省份已开始加大了对《文化生活》部分的考查力度。有关《文化生活》部分的试题,在设计上一般具有明显的文化特色,追求意境美,具有人文性、艺术性和强烈的时代感。在素材的取向上,一般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以能力立意,兼顾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素养;注重考查学生辩证思维和  相似文献   

12.
13.
一、选择题 1.<唐山大地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突破6亿.其中最大的广告、最大的受益者是唐山市.城市巨变、唐山精神等都得以成功"营销",还带热了当地的旅游等相关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有权 《考试》2014,(Z1):106-109
<正>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问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这些习俗和活动一直延续至今。(1)你认为重阳节的习俗和活动能够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  相似文献   

15.
<正>一时间,似乎所有人都在谈论古代文化。有热门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有各种诗文解读的书,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课本里,也有它们的影子。要想说明白古代文化是什么,很难。千百年留下的经典典籍,都是它的注脚。我们能感受到的,无非是有同学在学古筝、琵琶,自己想要拍一组古风照片。偶尔出去旅游,还能看到敦煌壁画,看到石窟,看到庄重的故宫和大气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些都是岁月经历淘洗之后留给我们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强调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忍”中蕴含的生活大义是“和”。“和”这一生活哲学观体现在城市的布局特征上、胡同的名称选择上;同时,汪曾祺充分关照历史文化,就“和”的生活哲学观娓娓道来,把做人原则中的“和”与行文风格上的“和”淋漓尽致地倾洒,尽显了浅中之深,平中之奇。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大开脑洞——这档综艺想把国宝捧成网红。这档由央视综艺频道(CCTV-3)耗时两年研发制作的节目,联合九大国家级博物馆(院),甄选出20多件镇馆之宝向公众展示。每件国宝都有一个"保护人",由知名演员扮演,来讲述国宝的前世故事。首期节目一播出,就在豆瓣拿下9.4分,B站播放量22万、弹幕3万,更别提刷屏朋友圈和微博了,"王凯"  相似文献   

18.
陈柱 《快乐阅读》2011,(17):84-85
"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社会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家庭,真切地感受一切,学会为生活而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在处理《文化生活》内容时,往往只注重知识讲授,忽视三维整体目标的达成,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文化生活》的"文化味"缺失致使课程功能与效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如何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恰当处理《文化生活》的教学内容,是每位政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高中  相似文献   

20.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展现国家实力,央视推出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本研究从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视域下分析《国家宝藏》英文宣传片的字幕翻译,得出的结论是译者能够在翻译行动中适应宣传片的特定翻译生态环境,三维转换过程中选择恰当的生态翻译策略,并达到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