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磨课所谓"磨",即打磨、研磨的意思。把"磨"字放在"课"前,形象地告诉我们,高效课、精品课是如何诞生的。笔者以为,"磨"的功夫应主要集中在备课上。从某一角度说,磨课"磨"的是课前准备的工作与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一个教师要完成一次次业务上的蜕变、化蛹成蝶,最终成为驾驭课堂的高手,必然要经历一次次的磨课。我听过一节初中语文课,教学童话  相似文献   

2.
磨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经过程,是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求索与历练。"认识角"一课的磨课过程,就是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发现、在合作交流中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刘壮伦 《考试周刊》2015,(32):87-88
<正>一、认识"磨课",洞悉意义磨课,是某位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节)教学进行反复、深入的揣摩、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即指教师与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磨课的着眼点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需要教师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学,有敬业精神,让教师实实  相似文献   

4.
一把好剑需要千锤百炼,一块好玉需要精雕细琢,一节好课的诞生当然也离不开我们反复地推敲,不断地修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课"。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重视,磨课已逐步常态化。大到对外展示的评优课,小到平时的教研课,上课教师都要经历磨课的过程。事实上,磨课既是对教师个体的打磨,也是对教师团队的锤炼,是集体智慧的交融,也是团队素养的并进。我们磨课总是先从研读课文开始,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的载体,而研读课文最先看到的就是课文的题目。题目,通常被称作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浓缩的精华,是作者反复斟酌才最终确定下来的。  相似文献   

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材",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展开,集学习、工作、研究为一体的行动研究方式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我们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努力为我们年轻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其中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磨课,"磨课"是指"一人一课多上",即一位教师选定内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2008,(3)
研读发表在《科学课》杂志2007年第12期上的马兆家老师撰写的《"磨课"记》一文,有几点思考与各位科学课同行交流。一、"磨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不可否认,"磨课"的主要形式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磨课"形式?  相似文献   

7.
周云凤 《山东教育》2013,(17):27-28
"磨课",是教师用集体协作的方式,通过对一节课进行多轮的打磨,从而达到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集学习、实践、研究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活动。凡是涉及课堂教学的内容都可以纳入磨课的范围,如磨目标——这节课究竟要干什么,磨教材——课堂需要怎样的教材,磨环节——哪些是课堂必备的环节,磨幼儿——幼儿可能出现哪些  相似文献   

8.
正盛泽实验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拥有一支庞大的青年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既是学校发展的希望,也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何通过校本教研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一个急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在累积以往成功教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学校于2011年,正式开始在全校进行"一课三磨"的校本教研活动。"一课三磨",即一节课磨三次。这种教学研  相似文献   

9.
磨课是集体备课、教研的一种方式方法,也是新课程教学提倡的一种校本研讨方式."磨课"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充满着集体的智慧.磨课的主要内容有磨目标、磨教材、磨环节、磨学生、磨细节等五个环节,其中磨教材是关键.从磨课的意义、内容和过程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一课进行全程总结,深刻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力争在课堂渗透新课程立意,既要遵循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在磨课中强化教学反思,才能快速提升教育教学、教研水平,"磨"出更理性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0.
"磨课"指教师以某一课时的教学为研究对象,经历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使该课堂教学不断趋于成熟完美的过程.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磨课的出发点是基于数学学科本质进行有效教学设计.下面以《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介绍我的三次磨课经历. 一、缘起 分数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重大飞跃.教科书对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长期以来,令我困惑的是学生们都会背这句话,但错误却不少.我开始反思自己备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磨课,不仅是教师为了制度或教育改革之需要而组织的教研活动,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磨课中重塑教育理念,提炼教育规律,激发自我意识,即树立教师专业态度,形成专业精神,从而有效地落实在教师行为中。  相似文献   

12.
磨课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对教师的必然要求。"磨课"一词,内涵丰富:磨课是自我超越的勇气,是取长补短的智慧,是去粗取精的淬炼,是如琢如磨的精进,是精益求精的执著,是磨而不磷的坚毅。语文课堂,必得经过一番"磨"的功夫,方能将文本磨出味道,将教师磨出风格,将语文磨上正道。  相似文献   

13.
好课多磨,教师要用心磨课,把课"磨"得能离学生近一点、与学生亲一点、让学生强一点、使学生灵一点。在"中位数"的"磨课"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变得更强,教师变得更机智,实现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4.
磨课,不仅是教师为了制度或教育改革之需要而组织的教研活动,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磨课中重塑教育理念,提炼教育规律,激发自我意识,即树立教师专业态度,形成专业精神,从而有效地落实在教师行为中。  相似文献   

15.
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每一年都有许多次教育研究部门或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各种各样的优质课、公开课或观摩课。怎样才能锻造出一堂好课?我觉得除了尽量释放在学校里所学的各种教学理论,诸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之类以外,重要的是要从两个词入手,即“摩课”与“磨课”。  相似文献   

16.
"磨课"就是教师对教学预设进行反思与审视,推敲其科学性与有效性,探寻更合理和更有效的教学方案。"磨课"的过程虽然苦,但经多次"磨课"后,教师的教学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很多经历磨课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磨课不仅是在磨课,还在"磨人"。教师能在教学初期就经历"磨课",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磨课"对于新教师而言,是一个成长、提升教学水平的捷径。经过"预设—教学—剖析—调整—教学"的反复探索,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学生水平的掌握、课堂的掌控方面都能得到提升,这是在常态课中无法获得的,教师能够在磨课中得到锻炼,在磨课中成长。一、抓住机会是教师成长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我们校内开展了一次课题为小学四年级《植树问题》的"磨课"活动。笔者经历了这次"磨课"的全过程,感受颇多,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交流时,教师的"提问"与"介入"的不同,使三次交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新旧教学理念的激烈碰撞。  相似文献   

19.
吴雪梅 《早期教育》2011,(12):18-18
"磨课式教研"是指通过"磨课"实施集体教学,抓准共性问题,逐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园本研究模式。其基本操作过程是"实践—研讨—反思"的反复循环。其中,反思是"磨课式教研"的重  相似文献   

20.
校本教研如果缺少一种经历式的参与,难以促成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更难锻造一支积极向上与开拓进取的教研团队。换言之,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基于课堂实践,基于教师自身参与、自我需求及相关合理运行的机制或模式。整体开展基于"磨(模)课"为载体的课例研修的活动探索,试图让不同学科教师能"卷入式"地参与到学科教研中来,使教研活动有主题、讲实质、够深度地展开"。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力图通过磨课的历程,把学科组成员都"卷入"到活动中来,不同学科组成员均能一起"抱团"前行。"点"是磨课",面"是磨人",体"是出境界(即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