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文摘     
教育文摘教师情感的德育功能教师情感,其本身就是进行教育很好的“催化剂”与“润滑剂”。它可以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教师情感的特殊德育功能。此种德育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教师情感的亲近功能。这是指教师对学生亲切之爱,对...  相似文献   

2.
有情的德育是以情本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亲情教育为基础,以儿童健康的情感发展轨迹为主线,以培养积极心态、完美人格和高尚情操为教育目标,以分阶段、有重点进行情感系列化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新德育模式。而德育的有情,它要求在德育中重视师生在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融,让学生真正感受成长的快乐,体验互爱的幸福。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真挚的情感,发挥师生情感交流中的暗示效应,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情感资质和反思能力,让德育在有情中哺育真情、真诚和真爱之情感。  相似文献   

3.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心灵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是一种暗示性的教育方法。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陶冶法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融入情境,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我们要大力提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这一德育方法。本文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结合所查阅的参考文献,分析情感陶冶法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推演式、深挖式和指导式研究,教师学科德育素养的内涵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制定学科德育目标,挖掘并组织学科德育内容,将其有效融合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促进学生认知与道德全面和谐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情感和行为的综合素养,主要由学科德育认知、学科德育情感和学科德育行为三方面构成。营造学科德育良好氛围,完善学科德育教培体系和鼓励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是教师学科德育素养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5.
有情的德育是以情本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亲情教育为基础,以儿童健康的情感发展轨迹为主线,以培养积极心态、完美人格和高尚情操为教育目标,以分阶段、有重点进行情感系列化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新德育模式.而德育的有情,它要求在德育中重视师生在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融,让学生真正感受成长的快乐,体验互爱的幸福.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真挚的情感,发挥师生情感交流中的暗示效应,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情感资质和反思能力,让德育在有情中哺育真情、真诚和真爱之情感.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是帮助人获得新的生命的活动。德育过程绝不仅是道德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更是人与人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德性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教师期望效应在德育中的作用及其在课程中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新课程呼唤新德育的诞生二学科德育。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有义务基于本学科教学,自然融入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是新课程理念所赋于的责任。为此,在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滋生优良的情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形成科学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本文扼要阐述新理念下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一、找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内在精神需要的共振点,注重对护生实施情感教育 实现德育学科的教育性,情感熏陶很重要,这对于未来的"白衣天使"尤为重要.所以,作为德育教师,在对护生实施情感教育时要做到:首先,教师必须热爱、尊重和理解学生.  相似文献   

9.
契约式德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确定德育目标,自主选择德育内容,自主选择或设计德育活动方案,并与教师签订道德发展契约。学生围绕契约规定,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努力达成德育目标,获取契约赋予的相应奖励;教师在此过程中,按照契约的规定,主动引领学生发展。重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契约式德育的基础;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内容体系,让每位学生都有乐于选择的、个性化的德育活动内容,是实施契约式德育的必要支撑;引发学生签约内需,激发学生主动签约的兴趣与情感,是实施契约式德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情感逐渐成为德育研究的关注点,研究者们提及教师情感、论述教师情感对于道德学习价值的为数不少.比如欣赏性德育认为,教师的道德人格美感,可以充分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生活德育认为,良好的教育氛围是德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氛围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情感.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伯利纳和泰库诺夫就发现,情感特征最能区分“效率较高”和“效率较低”的教师.其研究显示,在区分高低效率教师的52种教师特征中,有38种(约占75%)是属情感方面的,只有14种属于教师知识或教学技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测量,既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熏陶、感染和教育。它既是评估措施,又是教育措施。因此,道德情感的测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重视和运用。一、道德情感测量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小学德育目标的整体实施。小学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目标是小学德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内容。情感目标的测量与认知目标的测评一样,具有形成性、教育性和指导性作用。只有经常不断地开展情感教育目标效果的测试与评价,才能改变目前许多学校和教师只重  相似文献   

12.
德育首先应该是一种道德关怀。德育中的人文关怀要求教师以生动的情感、丰富的生命去触发学生的情感、润泽学生的生命。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班主任正是以关怀为核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育人为主要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关怀伦理视野下的德育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以及师生的共同成长。当前,中学德育应该在克服情与理、公共与私人、公平与偏心等矛盾的基础上,将学会关心作为德育的重要主题和主要途径,发展德育中的人文关怀,促进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语文学科与德育具有天然的融合性和较佳的结合点,建议教师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契约式德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确定德育目标,自主选择德育内容,自主选择或设计德育活动方案,并与教师签订道德发展契约.学生围绕契约规定,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努力达成德育目标,获取契约赋予的相应奖励;教师在此过程中,按照契约的规定,主动引领学生发展.重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契约式德育的基础;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内容体系,让每位学生都有乐于选择的、个性化的德育活动内容,是实施契约式德育的必要支撑;引发学生签约内需,激发学生主动签约的兴趣与情感,是实施契约式德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疏离和互为主体性的缺失是传统德育模式的最大弊端。“双向主体性德育模式”紧紧依托生活世界,力求在“教师一学生”的双向主体性关系中,推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重双向互动,在情感交融的同时实现德育价值的体验和认同,以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提升和飞跃。  相似文献   

16.
顾颉 《中国德育》2006,1(7):9-12,21
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是指美育与德育相互渗透、整体和谐,使学习主体在教师创设的富于美感的教育情境中自由、自觉地形成良好道德和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实施审美型德育要贯彻审美感知与道德认识相促进、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融合、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相统一、道德实践与审美实践相同步的原则。给德育以审美视点、形象美感、更多的情感投入和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道德建构,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可接受性、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利用音乐教育,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丰富和拓展音乐的教育使命,使学生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使学生在情操、品格、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推动品德认知向品德行为转化的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学生道德品德的培养及健康人格起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情感德育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德育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情感因素,达到以情育德,使道德在美好的情感中得到内化,引导学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融入性德育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小学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媒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渗透德育观念,培育道德情感,引领道德实践.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教育.  相似文献   

20.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途径之一是隐性德育;隐性德育表现在教师的素质,各门学科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活动和情感教育等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