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消亡美"或"死亡美"作为日本文化中的传统审美倾向,其形成受地理环境、佛教禅宗、神道教等多方影响。这一倾向集中体现在日本国民对于落樱景象的钟爱、武士道以"切腹"而死的形式选择以及他们"死的觉悟"的价值观上。除此之外,日本当代社会较高的自杀率、文艺作品对"死亡美"的欣赏及文艺创作主体的自我终结方式等,也是这一审美倾向的佐证。而日本艺术美中"物哀""空寂""幽玄"三大范畴更是以各自的方式丰富着"消亡美"或"死亡美"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日本“耻”文化的由来及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了受“耻”文化影响出现的自杀现象,认为日本人的自杀与“耻”文化有关,是受“耻”文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处理方式,“耻”文化是日本人自杀的一种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切腹是始于日本平安朝时期的一种自杀方式,流行于武士阶层。作为日本文化中一种独有的象征符号,外国人认为这是一种野蛮的自残行为,日本人却认为是武士崇高且体面的死亡方式。它体现了武士的尊严、勇敢、忠义与超脱生死的内心宁静。  相似文献   

4.
“过劳自杀”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低迷后出现的现象,近年来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日本企业经营模式变化所导致的工作压力的增大。日本近年来在“过劳自杀”的立法、司法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尚未建立相关制度的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5.
日本民主党上台以来,其对外政策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起初鸠山政府致力于建立“紧密而对等的日美关系”,积极倡导“东亚共同体”,推行重视亚洲的外交.但这种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寻求日美“对等”的外交努力,最终遭遇失败.菅直人上台后,开始推行“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重归对美“协调”路线,极力修复和深化日美同盟关系.野田当政后,走“彻底的现实主义”之路,称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基轴中的基轴”,进一步向重视日美同盟方向发展,并且“联美遏华”倾向明显.民主党主政下的日本外交未来走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日美贸易谈判经历了由想说“不”而不敢说“不”,到敢于说“不”的发展过程。今年年初,日美贸易谈判破裂是日本敢于说“不”的实际行动,是日本对战后形成的美日主从关系发起的重大挑战,反映了日美关系的新变化,将会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产生深远影响。敢于说“不”不仅是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的政治表现,也是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影响和决定各国地位和作用的诸种因素相应变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在给《边城》中的“翠翠的母亲”作注时说:“翠翠的母亲和一个军人相爱,有了翠翠以后,因结婚不成,两人先后殉情自杀。”《现代汉语词典》对“殉情”的解释是:“因恋爱受到阻碍而自杀。”可见,“殉情”本身就是一种自杀行为,“殉情自杀”语义重复,应去掉“自杀”。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日本"耻"文化的由来及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了受"耻"文化影响出现的自杀现象,认为日本人的自杀与"耻"文化有关,是受"耻"文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处理方式,"耻"文化是日本人自杀的一种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9.
4月27日,日本国会众议院不顾部分在野党和日本国民的呼声,强行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三个相关法案,它们分别是:《周边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日美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修正案》。这三项法案的通过,使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实施合法化。它的通过,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日本由“政治大国”转向“军事大国”的图谋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日本战后和平宪法所确认的专守防卫原则公然受到违犯,这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陡增新的不利因素。日本急于通过“新指针”说明了什么?首先,在日美中三角关系中,日本企图…  相似文献   

10.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日前收到一封死亡恐吓信,信中指责二阶“向中国献媚、把日本财富卖给中国,不如自杀”,随信还“附赠”了一把刀,并落款“日本右翼团体”。二阶俊博是小泉看重的“三朝元老”。从小渊惠三、森喜朗一直到小泉纯一郎,政府内阁成员中都可以看到二阶的身影。二阶在日本政府中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中日友好使者”,是日本政坛中少数用实际行动展现对“中国友好诚意”的“知华”政治家,多年来为中日友谊做出突出贡献。二阶俊博在谈到东海油气田问题时,明确表示:“国内有人说,日本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试开采,但我不主张走这条…  相似文献   

11.
《葬花吟》所表现的,是生命之美与绝望之爱的悲感:在现实世界里,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生命之美脆弱易逝;另一方面,真爱不再具有可能,黛玉无法忍受生命中真爱的缺席,以死殉爱就成了无奈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国家安全观念在以增强本国的自主防卫能力为标志的军事强国路线的背景下,从保持"基础防卫能力"向打造"动态防卫力量"的方向转变。但是,实现其国家安全观念指导下的安全保障目标在目前来看仍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这些现实困境的存在阻碍了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可能,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日本也正在寻找突破,以摆脱其军事发展受限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以红岩故事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层见迭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具有经久不衰的美。红岩文学艺术作品可以统称为"艺术红岩",真善美是艺术红岩的审美价值追求。红岩文化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光彩,人们需要红岩文化,艺术红岩使红岩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展示。艺术红岩旺盛的生命力有利于人们理性地对待当下的"戏说红色经典现象"。  相似文献   

14.
兵法经营是指利用兵法理念、方法指导经济管理与商业竞争。中国自古就有利用兵法营商而取胜的例子,近现代西方兵法经营无论实践还是理论都已蔚为大观。兵法用于经营指导最典型的有"悟道"、"治众"、"五德"、"庙算"、"全胜"、"利动"、"先知"、"胜战"、"造势"、"权变"等法则。但兵法毕竟不同于商争,因此,借鉴兵法指导经营不能生搬硬套,而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文章作品虽然一直在质朴、藻饰与返朴之争中徘徊,但是讲究语言声韵的美丽,始终是许多文章作者所追求的,同时也是许多文章读者所期望的.人们普遍追求和期望的是一种“出水芙蓉,天然艳丽”的美学效应.“写气图貌”、“属采附声”既是达物的需要,也是达意的需要,更是达情的需要.声韵美是文章作品的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作品的音义兼美、情文并茂的结晶,是文章作品的和谐的声调、鲜明的节奏、悠扬的旋律等音律美和协调匀称的句式、自然协和的韵脚、参差错落的音节等韵律美以及深长的情韵、无穷的意韵、生动的气韵等神韵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对传播模式的争议颇多且有细化的趋向。同时,传播模式受到的干扰因素增加,而美则是其中的新兴因素。传播模式的主体应该融合进美的概念和深层次含义。美和传播模式有很强的互补融合性,从最初的简单传播到复杂多变的现代传播,美在其中已变得越加重要,与模式联系也越加紧密。  相似文献   

17.
现在总是处于过去的掌心之中,世代承续的社会传统规制着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传统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尤为深重,著名学者殷海光将中国人称之为被"古祖牵着手走的孩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文人主政的文治传统。这一传统历经千余年的薪火相传,逐渐沉淀为华夏民族的心理定势。千百年以来,在国人的内心深处,视文人政权为正统,视军人政权为非法,国家由文人领导被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军人当政则会被千夫所指。文人角色的历史定位铸就了"文主武从"的军政领导体制,它规制了中国军政关系的现实走势。"党指挥枪"是现代中国军事领导体制的指导原则,党对军队的领导既与中国的文治传统有着不约而同的精神会通,又契合中国社会的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18.
宋人畅游山水之余,创作了大量的游记。在游记创作中,宋人将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注入其中:首先完善了承载表达美的文本内容,其次拓展了对审美对象的认知,再次提出了以"林泉之心"去观照山水,以"身及山川而取之"的审美模式来获得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日美同盟关系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日美军事一体化的加强是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与日本安全战略调整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日美同盟关系及日美对华战略进行了多次调整。美国军事战略重心东移是促使美日军事合作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原因,这不但影响了其各自国家的内外政策,同时也影响着东亚地区局势及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日美同盟的军事指向性为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