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军籍进士之多仅次于民籍进士,总数至少6506人,占统计进士总数的29.34%,比明代军籍占明代户籍总数的比例高出9.34个百分点,显示出军户比其他人户在科举竞争中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其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及在进士总数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一个加宽的"几"字型曲线,在反映自身变化特点的同时,也曲折反映了明代军户的生活境遇、社会地位、在籍状况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迁。其空间分布也表现出与明代进士总体空间分布迥然不同的特点,即军籍进士最多的地区不是南方,而是北方,这与永乐后北直隶成为政治和军事中心有着直接关系;云贵地区的军籍进士则成为当地进士的主体,辽东进士几乎全部为军籍进士。  相似文献   

2.
《文化学刊》2012,(5):116-116
李卓在《东北亚学刊》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古代中国文化把日本从蒙昧引向文明,这是历史的事实。肯定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必要的,而正视以中央集权制为代表的中华制度文明在日本的落败也是必要的,唯如此,我们才能客观看待别  相似文献   

3.
This essay investigates portrayals of ‘uncontacted tribes’ of the Amazon by the humanitarian organisations and the popular texts that aim to study and save them. These portrayals rely upon a convergence of figures of racial, gender and sexual deviance recuperated from the age of high imperialism, with newer configurations of the human which emerged in the wak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How might we account for the fact that these objects of preservation are presented – save for a few crucial exceptions – as degraded, almost dead or simply not there? By way of addressing this question, I offer the production of the ‘uncontacted’ as one site for examining the imbrication of humanitarianism and violence.  相似文献   

4.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由唐入宋都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结构改变、数量增加是显著特征之一.唐宋都城妓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而与城市社会及其变化息息相关,她们的存在是唐宋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身份、生活方式乃至经营方式、经营场所、经营对象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社会变化.与唐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人口结构变化主要是从事工商业、服务业人口所占比例增加,其次是外来人口、流动人口数量大大增加,这些变化使宋代东京呈现出与唐长安不同的面貌,因商品经济而繁荣的娼妓业也发生了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西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西方的现状及未来走向 ,无疑是中西比较文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 ,可惜国内这方面的著述太少。实际上 ,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早已使得中西比较文学异军突起 ,不仅起到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作用 ,同时也使我们得以借助这一窗口了解更多的西方学术理论前沿的进展和新的课题 ,但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恐怕在于通过与西方以及国际同行的对话和交流 ,把中国文化和文学研究的成果推向世界。实践证明 ,我们的这一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而且正在进一步落到实处。正如比较文学大师、荷兰汉学家杜威 .佛克马十多年前就指出的 :“…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从兴发感动的生命美学、词的美学特质及其分类、张惠言与王国维词论之比较、独特的诗词评赏风格、对杜甫诗的看重与独到评析以及创立评词新体式等方面,对叶嘉莹在传统诗学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介。  相似文献   

8.
文化总是在连续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没有继承 ,文化就会断裂 ;没有创新 ,文化就会枯竭。近代以前 ,儒学在中国绵延两千余年 ,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于它善于继承与创新。继承 ,使儒学始终保持着“一以贯之”的品格 ,使儒学成为儒学 ;创新 ,使儒学不断实现自我更新 ,产生儒学新形态。重继承亦重创新 ,在继承中创新 ,继承与创新交织在一起 ,儒学因而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历史进入近现代 ,儒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在批判中 ,儒学衰落了 ,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儒学还能不能自我继承与创新 ?这是个令人疑惑的问题。这里…  相似文献   

9.
儒家之道德思想禀承于周 ,孔子及其弟子已有明确的表述。很明显 ,儒家道德思想虽经孔子的发展而趋系统 ,但其思想的核心来源于周则是事实。有关这方面的探索 ,郭沫若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便作成《周彝中之传统思想考》①,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寻导儒家道德思想渊源 ,获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 ,它使我们可由真实之史料清晰而可信地将儒家道德观之形成追溯出来。现在我们根据出土文献 ,就儒家道德思想的结构及其所涉及的某些细节问题略作申述  相似文献   

10.
11.
儒学对东亚现代化所起的作用,以及儒学本身的现代化问题,一直是东西方学者讨论的热点.当代新儒家站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立场上,力论儒学的价值及其复兴的希望,无疑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注入了生机.但问题在于,儒学对现代社会的道德无力感,以及儒学与近代历史的纠葛,仍然是困扰着学术界的根本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点文化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元诗自问世以来始终未得到较高评价,元诗的总集和选集种类既少,规模也不大,到清初更是若存若亡,流传甚罕.因此顾嗣立编刻<元诗选>是清初元代诗歌文献整理乃至古代诗学研究中的一件大事.顾氏在康熙初年诗坛流行宋元诗的风气下,穷其毕生精力、财力编刻元诗,以致家道衰落,他的努力为表彰、保存元代诗歌作品作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从今天的角度审视这一巨编,在肯定其保存文献之功外,更应注意其特殊的思想、文学价值及心态史意义.本文在全面论述顾嗣立编纂元诗的成就得失的基础上,对书中展现的元诗史观及作品遴选中折射的心态史内涵也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