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为主题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2日至15日在武汉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辛亥时期的政治景观、经济状况、社会情态、思想文化嬗变,孙中山及相关人物研究,辛亥革命与国际社会,辛亥记忆史与辛亥学术史七大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2.
2011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为进一步研究、弘扬陶行知思想和精神,增进陶行知研究国际交流,推进中国教育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将举办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3.
4.
2011年3月18日~19日,受香港教育学院的邀请,在山东大学研工部的资助下,我极为荣幸地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题为"Governance and Citizenship in Asia:Paradigms and Practices"(亚洲的治理和公民:模范和实践)国际会议,会议以探讨当前亚洲公民治理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为目标。我的论文"Good Governance:the Inno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Output of Civil Society"(《善治: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与公民社会的输出》)被会议主办方录用并在大会上宣读,借此机会我有幸  相似文献   

5.
"框架"是近二十年来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最热门的理论和方法之一。在近年国际顶级传播学期刊上,框架理论依然大受欢迎。文章从中选取了部分论文,借鉴和对比以往的研究,从媒介内容、框架效应、新闻生产、理论探讨四个维度进行了评述。研究发现,近年的框架研究侧重于将旧的理论应用于新的现象,由此增进人们对新的传播实践的理解。同时,传播学界对框架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所反思和检讨,但核心概念依然有待澄清。  相似文献   

6.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7.
周靖  钱洪海  李林 《历史教学问题》2012,(2):130-132,97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培训越来越关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在2010年启动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充分显示了国家和政府对教师培训的高度重视。然而,纵观如今的教师培训现状,由于培训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7—18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迎来了建院30周年庆,同时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一起举办了“大学教育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院庆暨研讨会期间,群贤毕至,盛友如云。来自9个国家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400余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和大学校长代表、院友及记者编辑等汇聚厦门,其中会议代表331位。大家在一起回溯高等教育学科三十年发展历程,展望未来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同时就大学教育质量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是我院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特别高的一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26日至29日,由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主办,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研究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七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东亚的书院与科举”在台湾清华大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美国、  相似文献   

10.
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193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4日至8日在四川成都望江宾馆召开。该会是四川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及《近代史研究》杂志社继2004年7月在宁夏银川成功主办“19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举行的又一次以“年代”为论域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成败得失是交结在一起的。为此,我们在加以评论时,既不能因为革命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而看不到其中的局限与教训,过分夸大它的胜利成果;更不能因为革命最后的失败,而否定它的重大历史功绩。我们评论辛亥革命,还是要综合运用历史的分析法和阶级的分析法,这样才能接近历史,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种种原因,人们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差和分歧,如辛亥革命的阶段划分、历史意义、袁世凯的篡权、辛亥革命中立宪派的认识等。只有正确解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科学客观地把握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的时评、论文和专著可谓是汗牛充栋.本文对其从辛亥革命人物史研究、过程史研究、意义史研究、地方史研究、学科史研究、文献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海外研究以及问题与展望等9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对于我们还原辛亥革命,正确认识辛亥革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辛亥志士们,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昂的民主主义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奋斗精神,英勇无畏、"死以报国"的献身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首创精神,是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一份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到今年,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站在一百年的当口,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还能拿出怎样的成果奉献给读者呢?一百年的学术研究不可能穷尽辛亥革命的全部内涵,随着研究的进展,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会不断浮现出来,需要给予关注和思考。下面的三篇文章,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凭借百年中国社会嬗变和学术进步,对辛亥革命进行反思的新成果。张皓教授则对革命阵营内部的名位之争做了具体的考证,试图从这个角度给辛亥革命的失败一个合理而有力的解释。这几篇文章都有独到视界,见解也有一定深度,特以笔谈形式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新军是清王朝在其内外交困的年代组建的一支新式军队。但在辛亥革命中 ,新军的大部分却投向革命 ,成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有力武器。清王朝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 ,然而革命党人也未能将其最终改造成自己的军事机器。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背景 ,在南北议和后 ,新军开始淡出历史舞台 ,消散于无形  相似文献   

17.
1911年沈阳国际防疫会议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正在东北肆虐的鼠疫问题,然而它却变成了美、日、俄三国在东北获取更多权益的争夺和中国为了防止东北权益进一步沦丧的一场政治斗争.日俄两国企图借机瓜分东北,美国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客观上支持了中国.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史研究要进一步深入,就必须得对其进行冷思考。循着这一思路,本文拟对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废除、辛亥革命与后来军阀割据的关系以及辛亥革命结局的表述,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本文认为,辛亥革命在废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上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且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后来的军阀割据;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结局的多歧性表述,是有深刻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的,其中让位说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其他诸说也大多忽略了袁世凯与清廷的因素,应该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当然,之所以作如此思考,并非有意否定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而是希望有助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近年来重新出现的肯定清末改良、否定辛亥革命的观点,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评价清末改良,澄清理论误区,在新的视野上论证辛亥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的彻底性在于突破了"适应性变迁"的重围,构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社会机制,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立宪派与革命派关系历来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成果也相当丰富,但多数是从政治理论角度出发评析两派的关系,本文则着重从众多史料记载方面出发,以1905年到革命前夕的时间为经,史料为纬,解构当时的革命语境,重构爱国救亡的历史现实,较为详细地理顺两派海内外阶段性关系,以求更为全面地了解两派之间关系始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