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特点。然而长时期以来,语文教育,对于人文性的重视程度相对于工具性明显不够。文章重点围绕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以及人文精神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挖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张银朋 《成才之路》2011,(2):17-I0012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教育是一个开发心智、塑造人格的复杂系统.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陈涔 《文教资料》2014,(24):32-33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价值,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致有四种途径:在课本中挖掘人文精神;在作文中渗透人文精神;在阅读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人文精神。最终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刘虹 《教育导刊》2005,(5):42-43
语文不只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可以这么说,语言系统的学习和运用,人文精神的积淀和养成,应是语文教育的两个基本价值坐标。这一点,已经体现在国家颁布的新课标之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影响,我们片面地强调语文工具性的一面,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的一面,导致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张扬严重不足。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语言知识,也积淀着深厚的人文意蕴。…  相似文献   

5.
时下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属于一个热门话题,因此引来的探讨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然而,“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外延无限延伸,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由人文引申出的人文性、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入文关怀等词语,其意虽有相似之处,然而却各有指向,不尽相同。所谈论的内容范畴,是人文精神,再给个定语,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人文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当前语文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贯彻教育目的,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等方面阐述了人文精神培育的价值,并论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李璟 《安阳大学学报》2010,(5):71-72,82
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要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共同去探索、积极实践。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要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要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共同去探索、积极实践。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要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末,中国语文教育因人文的缺失而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讨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应当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略论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一个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世纪,对人的关注,对人类命运的重新审视成为当代思想的主题。当前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更加凸显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了语文教育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与企盼。本文简单探讨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从当前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入手,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四项对策,力求在新课改的广阔背景下探寻出一条为学生建构一个闪耀人文精神光辉世界的捷径。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天然具有深厚、鲜明的人文特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语文成了应试的工具;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精神培养割裂开来,以致学生思想苍白,情感贫乏。杨东平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培养人文精神,就是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使学生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一、…  相似文献   

12.
略论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一个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世纪,对人的关注,对人类命运的重新审视成为当代思想的主题.当前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更加凸显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了语文教育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与企盼.本文简单探讨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从当前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入手,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四项对策,力求在新课改的广阔背景下探寻出一条为学生建构一个闪耀人文精神光辉世界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教改呼唤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回归。但受语文教学传统观念、新课标下教育积淀、考试导向等因素的影响,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流失,人文性大打折扣。为语文的人文性正名,以此为逻辑切入点,拨正语文教育的航向。  相似文献   

14.
在中职学校,作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教学,担负着弘扬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传授一定量的人文知识,并使之化为人文精神,为以后接受更好的教育奠定扎实的人文基础,成为了压在每一位语文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  相似文献   

15.
毛萍 《学周刊C版》2020,(1):104-104
高中语文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精神是高中生必须要具备的.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即是对学生深度讲解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潜在力量,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支撑着一个人身体、心智的成熟,语文是人文精神最为合适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生成、教学方式运用及教学评价引导对学生人文精神所产生的熏陶与感染,应当区别于语文的人文性、人文性的语文教学,更要避免人文熏陶与渗透变成走向极端的多元解读、个性张扬。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是学生人格完善的目标指向、所有语文活动的内容指向、自我反思实践的方法指向。依据课文特点是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朱能惠 《考试周刊》2009,(51):16-19
近些年来,人文精神已经成为知识界特别是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在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普世价值观的21世纪,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的现代文明进程离不开人文精神,而教育恰恰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语文,这门最基础的学科,当然应该将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的内容贯穿于其中,语文,应该让人的生命回归。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化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关注人文,当成为语文教学的新指向。  相似文献   

19.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下语文教学中存在人文教育和语文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造成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严重缺失.廓清语文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模糊认知,理解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的关系,确定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曹霞 《语文天地》2013,(8):63-64
语文是具有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含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它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注人文精神不是应该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自觉与否的问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含"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美感教育"等诸种因素。但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并非是前面诸种因素的简单相加就可以达到。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总是对丰富的人文内涵置之不理。因此,语文教师要将培养人文素质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来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