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广立 《广西教育》2013,(19):88-90
分析"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提出高职会计专业应以"企业进课堂"为载体,完善"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并论述完善该"模式"的具体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传统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职业教育学生即便在校开展培训或者校外实习,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十分有限。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采取"教师+师傅"的双师教育,学校和企业共同致力于人才培养,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提升。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需要改革以往的教学评估方式,需要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评估的方式。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进行教学评估。  相似文献   

3.
"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高职院校过去传统的"2+1"教学模式,旨在强调"学校一企业"循环、递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职场就业的无缝对接.为了适应这种新模式,高职院校需切身提升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4.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对艺术设计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在示范建设期间实施"项目群2+1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后,进一步提出"企业进班级"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合作的相互渗透、融合,形成课程体系重构,教师与企业专家互聘,教室、基地互享,学生与员工互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互通的局面,显示了这一模式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三元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准员工,在入学之前学校、企业、学生就签订"三方协议",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共建育人平台,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实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制,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99+97-F0002,F0003
一、“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体系构建 刨建的“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使企业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培养过程,在校企两个育人环境中,采用“两年校内教学”与“一年企业顶岗实习”的两段融合育人方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育人主体,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两条育人主线,使培养出的学生。岗位技能”较高,业务能力达到“准员工”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7.
刘婷 《教师》2014,(26):23-24
"2+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生最后一年的学习在企业中完成,这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目前"2+1"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为更好地做好党建工作,高职院校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党建工作延伸到企业中,并在制度上保障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2+1"教育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普遍采用并已运行多年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能较好实现学生技能培训与岗位需要零距离对接,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但由于实习期间校企各方关系复杂,学生实习范围分散等原因,造成学校对学生管控力度不够、管理不善,使学生的实习效果较差、实习质量参差不齐。本文对"2+1"教育模式中实习阶段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对高职院校"2+1"教育模式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谭红江 《高教论坛》2011,(8):124-125,128
"2+1"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将学校和企业这两个育人环境和育人阶段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2年在校学习,1年到企业实习,共同培育人才。它能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我省启动试点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4月19日,甘肃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座谈会召开,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式启动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逐步搭建起中职生深造的"绿色通道"。从2013年起,我省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有关中等专业学校全面开展"2+2+1"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即初中毕业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2年后,通过考试、考核,到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学习2年,再进企业顶岗实习1年,获得高职学历。职教本科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高等职业院校学习2年后,通过考核、考试,再进入本科院校学习2年,获得本科教育学历。  相似文献   

11.
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2+1"教育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目光短浅,定位不准的问题,企业不负责,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问题,阻碍了这一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通过签订协议方式约束学生的行为,划分企业和学校管理职责,有效推进顶岗实习的各项工作,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2.
余日升 《考试周刊》2013,(60):168-169
中职教育"2+1"的培养模式是目前职业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校企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必须与目前企业生产相结合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才能实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当前,专业课教学存在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本文就彩色电视机课程教学应该如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把课堂教学转变为工厂真实环境教学,也就是课程教学如何与顶岗实习衔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大背景下,结合我校实施的"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从顶岗实习远程教学形式交互化、顶岗实习远程学习行为自主化、顶岗实习远程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三方面,对顶岗实习学生远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情景任务结合型"远程教学模式,以期构建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远程终身教学体系,促进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更深层次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职教育受外部发展环境、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遇到了发展瓶颈,加强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学校和企业之间通过资源的有效融合,构建集"完善的课程体系、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保障制度"于一体的职业教育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与企业共生、共建、互利,将有效扩大学校与企业各自的外延,发挥出1+1>2的人才培养效果,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创新,将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壮大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形势下,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各地高职院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山东省也开展了在全省部分高职院校开展"3+2"试点本科教育。针对高职院校举办"3+2"试点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课程分段设置,对如何发挥"3+2"培养模式特点优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相应观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职业教育,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抢抓机遇,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开展专升本"3+2"职教师资班试点,探索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本文阐述了"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也分析了落实"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2+1"模式是目前中职学校普遍采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学校学习+1年顶岗实习".前一阶段在学校完成,主要是专业理论教育;后一阶段在企业完成,主要是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2+1"模式为学校和企业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供需错配"矛盾,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为突破这一困局,作为人才的供给方,职业教育亟需从供给侧出发,解决未来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文章以温州技师学院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层人才培养为实践基础,从技能型人才的供给方出发,对当前职业教育的中、高职及当前尚处在试点阶段的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进行统一规划,建构起螺旋上升且与之相对应的蓝领、灰领、金蓝领"2+2+2"培养模式,并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贯穿简单一体化、仿真一体化、实战一体化教学,确保技能人才分层次培养实效,提高学生有效、精准、高质就业,满足社会用工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2+1”人才培养已是当今职业院校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在校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加大了管理难度.文章结合实际,阐述了“2+1”顶岗实习期间实施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0.
"1+X"证书制度是新型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为了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培养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亟须解决当前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如证书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不畅、信效度偏低、"两证"融通度不够、专业匹配不足、"双师型"教师素质偏弱、教材教法适应不良、课证融通平台与渠道缺乏等。职业院校应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确保信效度、产教融合、加快课程建设、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教材教法、搭建"学分银行"等策略,确保"1+X"证书制度有效实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建立适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