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塞尔·普鲁斯特所著《斯万的爱情》完整地描写了斯万在与奥黛特的恋爱过程中的内心的诸种变化。这部小说小说把音乐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相联系,塑造了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体现了普鲁斯特作品的音乐性,表达作者独特的美学观念,为整部作品增添了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
山洞是金庸和古龙小说中都经常出现的重要地点,以往人们只注意到了金庸作品中的山洞意象,而忽视了古龙小说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山洞情节,更忽视了他们在这一情节上所表现出来的巨大不同,这种不同折射了两位作者对人生本质的认识的差异,也暗示着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人类远古时期的生存场所——山洞一样,借此孕育出一个他们各自不同的理想的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3.
情绪和情绪流新时期小说艺术的发展是异彩纷呈的。由于打破了单一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各种小说艺术方式和艺术格调都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显示过一番身手。无论是“准意识流”小说、心理实验小说、民俗小说、传奇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文化心理小说等等,凡是比较优秀的作品,都已经给新时期小说艺术增添了新的东西。本文分析的“情绪流小说”也同样给新时期小说艺术增添了某种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东西爱把其小说的环境设置在乡村之间,以乡土为背景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这正是作者扎根于故乡土壤获得的精神凝固,是作者对乡土情感的洇散。这种凝固和洇散,能把小说中的虚幻世界构建成一个真实的世界,成为小说中物质背景与精神背景的粘合济,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仿《聊斋》派传奇小说作家在创作动机、鬼神迷信、娱情审美、小说观念等诸方面皆有值得注意的特点。他们因困顿辗转而发愤著述;对鬼神之事大多明确表示出怀疑态度,甚至予以根本否认。他们普遍关注作品的娱乐审美作用,而对小说文体的认识仍显示出体例杂糅现象,只是到后期的王韬,其认识才较为纯粹。  相似文献   

6.
说书人的审美观与"宋四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方对传统小说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传统小说的认识与之既有相似但同时又不相似,同样在中西小说与戏剧的结构上,亦存在这种补位或错位的情况。在这里,我们从中西文学比较的角度,探讨一下中国说书艺术中的一些美学原则及其在评析具体作品时所起的作用,以此希望能发掘一些对中国传统小说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废名作品向来以晦涩难懂而著称。无论是从小说观念还是从创作实践来看,晦涩作为废名小说的标志性特征,不仅仅是一个文本现象,而是上升到了诗学和美学的高度,体现了废名对小说美学的独特追求。晦涩所产生的陌生化效果,给读者的阅读设置了阻隔和障碍,迫使他们离开习惯的轨道,对日常经验进行重新认识,并且将注意力转向作品的形式本身,唤起他们对文学语言和作品艺术之美的感受,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8.
作为美国南方代表作家之一的威廉·福克纳曾创作了小说《我弥留之际》.该作品自问世以来,就因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受到了读者和批评家的一致好评.福克纳所采用的多重聚焦手法为作品增添了巨大魅力.通过对福克纳采用的内聚焦、外聚焦,以及多重聚焦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看出福克纳在《我弥留之际》这部小说中运用多重的叙述视角,体现了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极大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成功塑造了一个多重的话语世界.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文学史中,青少年成长小说历来占有突出地位。《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两部作品是美国不同时代成长小说的经典作品,都包含有成长小说的叙述结构。尽管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成长历程是基本相似的。在不同的年代,他们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最终,他们完成了自身的成长,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有了重新的认识。时代背景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同时,不同时期青年人的成长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卡夫卡和卡尔维诺都用寓言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复杂多端的世界。卡夫卡所创作的一批现代经典寓言小说以其独特方式呈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下普通民众的困境及异化现象,而卡尔维诺则通过繁复多样、风格各异的各式寓言小说让我们体味到置身其中的现实生活原态。虽然他们分属不同的时代,一位是现代主义大师,另一位则深具后现代色彩,但他们的寓言小说却有着深切的关联。卡夫卡是卡尔维诺倍为推崇的经典作家,卡尔维诺的作品深受其影响。二者寓言小说关注的也都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而又难以理解的关系,但他们在原创思想、个人风格等方面又具有鲜明的独创性。这些异同相间使我们对这两位伟大作家的寓言小说比较研究具有了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显现出他们的作品跨越时代的经典性。  相似文献   

11.
神秘文化是当代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元,许多作家都将神秘文化融入创作中,迟子建也是复魅书写的倡导者,她的复魅干净健康、和谐清丽,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人格化的自然、神灵化的人物和难以解释的怪事构成了迟子建的复魅书写。世界范围内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东北民间神秘文化的熏陶,现代工具理性文明的反思促成了迟子建的复魅叙事。她的复魅呼唤人性的真善美与原始敬畏,使被放逐的精神回归,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使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诗意。  相似文献   

12.
莫言小说中的神秘意象、奇诡想象带有病态化审美趋向,这历来是评论家们争论的焦点。莫言小说中的病态化审美倾向是民族集体文化心理积淀而成的一种审美范畴,同时也表征了鲁迅沉痛批判国民性的小说精神的遗失。另外,莫言在文人商品化的过程中,对"写什么"、"为谁写"、"给谁看"问题的矛盾之处也成为其病态化审美倾向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琼瑶是台湾久负盛名的言情小说大家,在几十年的创作历程中,以唯美动情的笔调为读者奉献出一部又一部言情佳作,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文章在风格理论的框架下,选取1996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琼瑶全集》作为主要语料,通过对小说选词、造句、段落、辞格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琼瑶小说的语言风格有柔婉、典雅、繁丰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铁凝是当代文坛重要的作家之一,在她的小说中有很多承载着她情感的意象出现,这些意象不是一成不变地,而是有着一定的变化轨迹,这变化的轨迹与铁凝小说的创作是息息相关的。本文主要从铁凝小说的创作过程入手,探析其小说中的意象变化,以便更好地了解铁凝及其作品,以期从意象的角度来研究铁凝的作品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5.
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贯穿"美的最高原则"、充满神秘与怪异、创造了散文作品的诗化美、以传统文艺为胚胎等特质。"美的最高准则"体现在作品中就是追求人美、景美、文美、意境美。其作品中无数神秘怪异的场面将读者带入光怪陆离的世界。泉镜花的文学深深植根于以"草双纸"、"能乐"、"读本"、民间传说等为代表的传统文艺之中。泉镜花通过文体实现了散文作品的诗化美。  相似文献   

16.
明代涉及倭寇描写的小说、戏曲作品约16部,大多产生于晚明时期。在传统叙事视角下,倭寇形象有的是作为过场式的"异族侵略者"而被轻易击败,显得简单而粗糙;有的则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并考虑到当时倭寇成分的复杂性,对其中的中国人首领予以了相对客观的塑造与评述,甚至不乏同情的笔调。倭寇中的日本人形象缺乏足够生动的细节展示则是这些作品共同的缺陷。明代小说、戏曲里的倭寇描写不仅为明清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一组新的人物类型,而且以通俗文学的样式忠实记录了倭寇肆虐的情形,反映出晚明以后中国人对日本整体认知的恶化。  相似文献   

17.
林纾是闽籍作家,不识英文,却引介“西学”, 而且用的是文言,成为译界奇观。“白话”登台亮相,林纾却对“文言”情有独钟,故有“文白之辩”,因此被文学史疏远。所幸“文言”与“西学”在林纾笔下情投意合,称道者众,为“小说”扶正立下汗马功劳,又与新文学启蒙不期而遇,其文学修为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8.
余华的先锋作品包罗了丰富的声音,其中值得关注的声音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小说人物直接发出的对白声、由叙述者描述的喊叫声以及因为暴力行为而产生的"暴力之声"。这三种声音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分别起到了解构人物形象、重造时空和修饰语言的作用,推动了余华的先锋小说冲破叙事成规,因此对声音的摹写是余华在小说中运用先锋叙事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语象"作为显现在语言中的图像,是文学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文学作品具有图像感的一个桥梁。艾特玛托夫在小说创作中,主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语象",利用白描、比喻、象征这几种修辞艺术生成语象,使得小说极具画面感,有了一种图像般的审美特征与审美效果。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正是因为对"语象"出神入化的运用,而使其小说得以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20.
金东里是韩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纯文学作家,他的小说神秘而哀伤,唯美而蕴含哲理。金东里不仅在他的散文当中多次提到了生与死,人与神、人与自然的问题,而且在他的写神小说中也暗含了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韩国很多学者撰文就金东里的这些思想发表评论。本文以金东里的散文和一些韩国学者的文章为例证,通过分析金东里的写神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寻求金东里向读者传递的哲学思想,最后得出结论,在金东里的写神小说中蕴含了生死合一,人神合一,以及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