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德治国”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进行理论创新获得的重大成果 ,是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实际 ,进行战略性思考获得的崭新认识 ,是对我国治国伦理传统的扬弃和改造 ,更是对我国治国经验的一种升华。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治国之道 ,是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是儒家伦理型政治的一项重要传统,它虽然不乏科学合理之处,但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毛泽东的治国实践就是对其最有力的验证。21世纪的以德治国就是在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提出和加以实施,并与依法治国并行不悖的;实施以德治国应主要从加强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的意义在于要求全社会重视道德价值观念,依靠德才兼备的人员管理各种公共事务。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的,在当前很多人把“依法治国”简单地理解为“以法律治国”或“以刑罚治国”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以德治国”。因为在以法律和规章制度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司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和社会公正的决定性环节,所以本文拟结合司法行政方面的问题,重新揭示“以德治国”在行政伦理建设中所体现的基本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总书记在新世纪提出的治国方略。我国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优良原道德传统,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仍然对今天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道德传统,古代道德几乎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伦理学在中国古代一直就是显学。自称“道德渊薮”的中国,圣人教化不绝于耳。而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表明发展现代高科技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加强道德修养。这就要求我们比较古今道德思想的异同,深刻认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德治国,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8.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 ,以德治国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与中国古代德治传统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 ,是对传统德治的继承与弘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崇尚道德的传统始终不能舍弃。由于传统德治有其历史局限性 ,因此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不是传统德治的简单复归 ,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 ,在原则上和内容上对传统德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以德治国”是历史的必然与时代的要求。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正确认识并发扬“德治”传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古之“德治”与今之“德治”和“德治”与“法治”这两对关系,从而建设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代特点的社会主导道德,形成并完善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新型德治。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伦理是中国现代市场道德形成的渊源和基础,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其合理、优秀的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道德。以仁为本,确立为民服务、回报社会的理念;以义为准,确立义中取利、合法经营的理念;以信立业,确立信誉至上、诚实不欺的理念;以和为贵,确立和谐竞争、人和激励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新世纪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对于青年学生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尊师重教思想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要注重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传统的师德观浅谈当代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中出现了一些师德失范的现象。因此,以中国古代师德观为基础,对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学校大力进行和谐校园建设,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率先垂范应当成为师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以“可持续发展”、“科学的资源价值”和“生态生产”为主题内容的现代经济伦理深深地扎根于深厚的儒道互补的传统道德之中,其内在关涉不仅表现在对传统道德精髓的一脉相承,更重要的还是在对传统道德的辩证扬弃,执著于实现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技能而轻视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现象,对传统道德的忽视使一些高职学生道德缺失的状况日益严重,加强高职学生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刻不容缓。要着重对高职学生进行孝悌、诚信、礼仪、廉耻、勤俭等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是以德治国的基础,针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挑战,我们要按照以德治校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构建系统性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大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德育工作机制,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制度伦理就其内涵而言是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的辩证统一。制度伦理在我国兴起有其社会历史背景,制度伦理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加强道德建设需要制度伦理和德性伦理建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体的儒家伦理,已经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德"或"母德",这是在长达2000多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经过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儒家思想;董仲舒提出"抑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在中国社会的统治地位;经过以后历代的兼收并蓄和对立融合,发展成为儒、道、佛融合一体的宋明理学;近代中国社会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发展,促使我们对儒家伦理思想进行时代的反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为东西方道德观的比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从食品安全问题看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现代社会伦理缺失现象,这种缺失反映在功利主义价值观极大地激发了利己主义价值观的膨胀,架空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人的道德属性泯灭在滔滔物质利益中;伦理道德的教化和约束功能不断被消解等方面.中国传统道德可从重新树立理论基点,发展新的人性论;重树传统道德的利义现,扬弃功利主义思潮;宣扬诚信和责任,光大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念;推动传统的美德伦理向制度伦理转变,加强传统道德的约束力等四个方面契合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20.
传统道德活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中,也活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其葆有生命而存活、发展的根据何在呢?就在民族、中华民族之中。创造并承载文化的主体不仅是阶级,而且还有民族。中华传统道德,是历史上各个不同的阶级所创造和承载的,同时,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和承载的;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民族精神的特点,有其合理存在的根据。全盘西化论和“彻底革命论”否定中华传统道德,就因为他们不懂得这种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