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户万 《科学中国人》2011,(13):79-81
专家档案:冯金富,1964年出生,现任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空军级专家,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军队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航空科学基金资助委员会评委,空军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空军高级职称评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先后被空军评为装备技术基础工作先进工作者、空军科研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博士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编写专著4部。  相似文献   

2.
张相洪生于1964年4月,科技新星,专业技术7级,文职级别4级,我军著名饮食装备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分配到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工作,1998年任高级工程师,从2002年起担任饮食装备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饮食装备的研究,主持完成科研课题近20项,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1、第2、第5),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分别排名第2、第5、第7、第9),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1、第5)。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主编教材5部,著作2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2篇被EI收录。获军队优秀技术人才二类和三类岗位津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饮食装备研究室曾获"总后勤部学习成才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和"先进研究室"等荣誉。  相似文献   

3.
程天民中国工程院院士。1927年12月27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51年毕业于第六军医大学。曾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第三军医大学防原医学与病理学教授。他是我国防原医学、特别是复合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主持多项国家和军队重要项目研究,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主编多部权威性专著,获得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20多项科技与教学成果。任校长期间,提出了“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思想,显著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总后“一代名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光华科技工程奖、重庆市首届科技突出贡献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全军院校育才金奖。2001年由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2006年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4.
人物掠影他从事肝胆胰外科20多年,迄今已主持完成了14项全军医学重点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5.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中农业大学,1992年3月由国家批准建设,1994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分别于1996年、2001年、2006年连续3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8项。现任实验室主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延栋教授。  相似文献   

6.
陈庆华 1945年3月出生,山东平邑人,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山东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运筹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参与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运筹学会,我国军事运筹学科的创建者之一。牵头完成多项重大课题,《系统工程模拟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事运筹通用软件》获国家三委一部联合颁发的高技术产品银奖,《军队研究生质量评估》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联合颁发的“七五”研究生教育成果三等奖,《高等数学》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军事装备领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研究》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国家二等奖。牵头完成的《航天发射试验组织指挥网络优化》、《武器装备发展与装备人才培养研究》、《装备运筹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成果,先后三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编著出版《拟阵》、《组合最优化》、《整数规划》、《系统工程方法论》、《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习题课教程》、《装备运筹学》、《装备运筹学教程》等8部专著教材。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研究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一类岗位津贴;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曾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于2010年1月1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科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会奖励科技成果37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2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7项);技术发明奖5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科技进步奖282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262项);国际科技合作奖7人。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 0 0 2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年度共评出授奖项目 2 70项 ,其中一等奖 10 0项 ,二等奖 170项。自然科学奖 118项 (一等奖 4 8项 ,二等奖 70项 ) ;技术发明奖 19项 (一等奖 8项 ,二等奖 11项 ) ;科技进步奖 133项 (一等奖 4 4项 ,二等奖 89项 )。陕西省获 2 0 0 2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共 2 1项 ,其中自然科学奖 12项 (一等奖 4项 ,二等奖 8项 ) ,技术发明奖 2项 (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1项 ) ,科技进步奖 7项 (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6项 )。获奖单位为西安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15(2):88-91
1999年大事多、喜事多 ,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在科研工作方面 ,取得新的进展 ,获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 ,争取“973”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也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1 科研工作成效显著 ,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 999年 ,全院共有 44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奖 2 0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 1 7项 ,国家发明奖 7项 (以国家正式公布为准 )。全院共评出院级科研成果 1 32项 ,其中自然科学奖 6 3项 (一等奖 1 2项 ,二等奖 2 7项 ,三等奖 2 4项 ) ;科技进步奖 6 3项 (特等奖 2项 ,一等奖 1 1项 ,二等奖 2 6…  相似文献   

10.
陈庆华 1945年5月出生,山东平邑人,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山东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运筹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参与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运筹学会,我国军事运筹学科的创建者之一。牵头完成多项重大课题,《系统工程模拟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事运筹通用软件》获国家三委一部联合颁发的高技术产品银奖,《军队研究生质量评估》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联合颁发的“七五”研究生教育成果三等奖,《高等数学》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军事装备领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研究》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国家二等奖。牵头完成的《航天发射试验组织指挥网络优化》、《武器装备发展与装备人才培养研究》、《装备运筹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成果,先后三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编著出版《拟阵》、《组合最优化》、《整数规划》、《系统工程方法论》、《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习题课教程》、《装备运筹学》、《装备运筹学教程》等8部专著教材。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研究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一类岗位津贴;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曾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共奖励 1 32项优秀科技成果 ,其中自然科学奖 6 3项 (一等奖 1 2项 ,二等奖 2 7项 ,三等奖 2 4项 ) ;发明奖 6项 (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2项 ,三等奖 3项 ) ;科技进步奖 6 3项 (特等奖 2项 ,一等奖 1 1项 ,二等奖 2 6项 ,三等奖 2 4项 )。现将特等奖、一等奖项目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3):192-194
20 0 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项 ;国际科技合作奖 2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1 5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2 3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5项 ,二等奖 2 2 8项。中国科学院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项 ,国际科技合作奖 1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6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项。现分两期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王德民,采油工程专家。河北唐山人。1960年在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毕业。大庆石油管理局原总工程师、原副局长。50多年来,坚持在大庆生产第一线苦心钻研采油工程技术,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  相似文献   

14.
陈香美女,1951年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暨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主任。我国著名的临床肾脏病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长期致力于以IgA肾病为主的慢性肾脏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肾脏衰老和老年性肾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两次担任“973”衰老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先后获得国家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及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SCI收录论文全文54篇,累计影响因子196;被SCI他引451次,被中国引文数据库引用1828次。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8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曾获“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解放军四总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担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国家药品审评专家,中华医学、中华内科、中华肾脏病等8种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23日,国家科技部在长沙召开全国省市基础研究工作会议,重点推广了湖南的经验。同时,湖南省蛋白质组学及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列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并授牌。近年来,湖南省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如以钟掘院士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国家首批“973”项目“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共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列入SCI的论文300篇。夏家辉院士领衔的“人类遗传的家系收集与遗传病疾病基因克隆”研究,在基因治疗方面也取得重大…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7月9日上午,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召开。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豪出席会议,并为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番兴明颁奖。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王予波主持,省政协主席李江出席。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包括杰出贡献奖1人;自然科学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4项;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77项。  相似文献   

17.
段洣毅1953年生于北京市,祖籍湖南省茶陵县尧水乡。1969年入伍,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在北京航空学院毕业。1989年4月,被派往德国留学六年,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总参谋部某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2003年7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全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总装专业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全军第一届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子学会遥感遥测遥控分会常务委员。被评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主持并参与多个军队重点项目的总体论证和研制建设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1项,国防专利5项,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中、外文专著5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总体论证、系统工程、对象建模、综合集成、网络通信等。  相似文献   

18.
专家简介:陈靖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在核燃料循环领域从事溶剂萃取技术等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十年在所负责的高放废液分离研究工作中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博士论文于1999年被评为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1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2002年获国防科技三等奖;2003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一等奖;2007年获得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2009年分别获国防科技二等奖。发表论文130多篇,50多篇被SC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20多项获授权。  相似文献   

19.
<正>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我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有些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科研获奖成果创历史纪录,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198-199
1首席科学家 黄荣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8年获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1983年获东京大学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称号.曾主持过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著编多部著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3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199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