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研究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饱和水溶液法的最佳工艺.方法:选用适量莪术油,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包合物的形成.用TLC法分析莪术油在包合前后的化学成分有无变化.结果:饱和水溶液法较研磨法制备工艺复杂,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油的包合率受β-环糊精与油的比例、温度、搅拌时间的影响.结论:饱和水溶液法V(油):M(β-CD)=1ml:7g,45℃搅拌2h.莪术油在包合前后其化学成分基奉不变.  相似文献   

2.
姜超  周密  钱欣  陈枫 《科技通报》2012,28(3):100-104
通过对半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表面酯基的胺基化反应合成了由β-环糊精修饰的树状聚酰胺-胺(PAMAM-β-CD),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为研究外围修饰的β-环糊精包合小分子的性质,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了β-萘酚在不同PA-MAM-β-CD浓度水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修饰β-环糊精的PAMAM水溶液中,β-萘酚的紫外吸光度随主体分子浓度的变化呈现了不同区域的两种相反递变,这种规律性变化源于β-环糊精空腔高电子云密度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降低含黄连素制剂的苦味,在优化工艺上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利用β-环糊精包合工艺,降低黄连素的苦味,筛选了黄连素包合工艺。结果:黄连素加入量影响包合工艺最为显著。结论:本试验筛选出最佳包合因素即:加水量∶β-环糊精=100∶10,加入黄连素1g,包合40min,用此工艺使黄连素极苦的口感得到了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4.
科技日报北京6月27日电中国科学家首次证明了氯吡格雷合并阿司匹林治疗脑卒中的方法安全可行,应用这项治疗方案可以使致残、致死的严重脑血管病的几率减少32%。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28)
目的:本研究优选元宝枫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包合方法,为元宝枫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法,以元宝枫油和β-CD投料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等为考察因素,以制剂外观、包封率、神经酸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元宝枫油β-CD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结果:元宝枫油β-CD包合物的最优包合条件:元宝枫油:β-CD=1∶8,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80min。优选的最佳元宝枫油β-CD包合物包封率均在70%以上,每1g包合物中含神经酸1.60mg左右。经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验证、显微成像观察,制剂外观形态符合要求。结论:元宝枫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设计合理、制剂质量稳定,后期可开发元宝枫油β-CD包合物的口服、外用制剂,为临床应用提供新制剂。  相似文献   

6.
环糊精(CD)是由环糊精葡萄糖残基转移酶(CGTase)作用于淀粉、糖原、麦芽寡聚糖等葡萄糖聚合物而形成的,由6~12个D-吡喃葡萄糖基以α-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根据所含葡萄糖基的个数,可将CD分成多种母体CD,常见的有ɑ、β和γ-CD三种,其中,β-环糊精应用最为广泛。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β-CD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药物包合材料,被广泛应用在药学领域中,研究人员发现β-环糊精(β-CD)具有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溶出速度、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等优点。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可与许多无机、有机分子结合成主客体包合物,并能改变被包合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具有保护、稳定、增溶客体分子和选择性定向分子的特性。本文对β-环糊精(β-CD)及β-环糊精衍生物(β-CDD)在生物制药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对β-环糊精作包合苯巴比妥钠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苯巴比妥钠包合物在液体中稳定性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环氧丙烷与季铵型阳离子淀粉制备阳离子羟丙基双变性淀粉,研究了pH、反应温度、时间、环氧丙烷用量对羟丙基取代度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羟丙基化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研究氢氯噻嗪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氯噻嗪缓释片中氢氯噻嗪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8 mm×4.6mm,5μm),0.1mol/L磷酸二氢钠:乙腈(90∶10)(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检测波长为27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氢氯噻嗪在5~2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氢氯噻嗪平均回收率为98.2%。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是造成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和重要参与者。阿司匹林联合ADP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基石,然而临床常用的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不能有效地应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反应多样性,反而增加了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最近的研究发现,新型抗血小板药物ADP-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效率较高,有望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高校液相测定了复方阿米洛利片中氢氯噻嗪的含量,固定相为: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250*5u),乙腈-磷酸-0.05mol·L^-1磷酸二氢钾(10:0.01: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6nm;氢氯噻嗪在0.04-0.3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氢氯噻嗪的平均回收率为99.3%。本方法是一种简便、准确、安全的测定复方阿米洛利片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手性多糖中的β-环糊精为原料,将其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β-环糊精类衍生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β-环糊精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与糖单元取代度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β-环糊精衍生物对于某个对映体显示出手性拆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我公司计划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片产品,但在产品工艺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崩解时间不稳定,溶出度低等问题,实验为提高产品溶出度。方法:我们在原设计处方基础上,加入了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s-HPC)、吐温-80、淀粉等4种辅料和设计了不同组成、不同用量的组方,以确定其适宜的处方与生产工艺。结果:吐温-80能较好的提高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尿素包合法提纯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了脂肪酸与尿素及溶剂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条件对提纯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酸:尿素=1:5,尿素:95%乙醇=1:2.5,包合温度-20℃,包合时间为14h,α-亚麻酸的浓度百分比可达66.29%。  相似文献   

15.
以山药品种"桂淮2号"为材料,研究了氯吡脲和多效唑对山药零余子及中后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氯吡脲和多效唑后,明显减少了单株零余子的重量,使得更多的光合产物转向块茎;在生长中后期新长出一批叶片,从而使得山药在生长后期仍有足够多的光合产物积累。  相似文献   

16.
空预器中包含蓄热元件,蓄热元件吸收烟气的热量,再将热量加热一次风、二次风,达到提升风温的目的。SCR脱销装置存在氨逃逸,在空预器冷端形成硫酸氢铵(NH4HSO4),其具有粘稠性,硫酸氢铵黏附于蓄热元件上,硫酸氢铵可沾黏大量灰尘。文中通过讲解空预器内部原理和硫酸氢铵反应机理,分析空预器堵灰的影响因素,针对硫酸氢铵黏附在蓄热元件表面的问题,提出网格化喷氨法、烟气余热利用和在线冲洗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研究氢氯噻嗪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并建立氢氯噻嗪缓释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20mm×4.6mm,5μm),0.05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甲醇—磷酸(55:45:0.01)为流动相,室温为30℃。氢氯噻嗪在10~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符合药典标准,可用于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以壳聚糖为母体,合成了携带β-环糊精侧基的壳聚糖大分子主体化合物(CDCS).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浓硫酸降解等方法对CDCS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了CDCS分别与二茂铁和二茂铁苯酮酸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带有二茂铁基团的客体与壳聚糖主体化合物侧链上固载的环糊精主体确实发生了主客体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克拉霉素片处方及工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克拉霉素520克、预胶化淀粉90克、羧甲淀粉钠30克、微晶纤维素(进口)280克、羟丙甲纤维素15克、2%聚维酮K30 700毫升、二氧化硅2克、硬脂酸镁3克为最佳处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硫酸氢四丁基溶液(取硫酸氢四丁基铵6.78g与氢氧化钠0.8g,加磷酸盐缓冲液(PH7.4)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磷酸盐缓冲液(PH7.4)(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调节PH值至7.4)-乙腈(5:69:26),流速为1.0m/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奥美拉唑钠主峰与包括降解产物奥美拉唑磺酰化物(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磺酰基}1H-苯并咪唑)在内的其他杂质均可有效分离,峰纯度符合规定,物料平衡。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适用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