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钰 《科技风》2011,(12):205
大比例尺矿区成矿预测,主要是采用类比法,即从已知推测未知,从分析矿区、矿床、矿体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矿化信息标志入手;认识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和预测模型,确定预测评价准则;对矿区深部、边部、外围进行类比做出预测。本文主要阐述了矿区地质预测方法和矿区统计预测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成矿预测是在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适合本地区地质特征的成矿理论和假说,采用合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预测区的成矿远景作出预测评价。指出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检查,不断提高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1)
对织金地区磷矿典型矿床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系统研究织金地区沉积型磷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岩相古地理特征、矿床特征等,分析得出沉积型磷矿的成矿要素,建立典型矿床及区域成矿模式。运用基于GIS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对织金地区沉积型磷矿进行综合定位和定量预测,并圈定了6个最小预测区,估算未查明的磷矿预测资源量35230万t。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地质大学召开的“成矿多样性及其定量预测与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地质大学赵鹏大院士提出的“三联式”找矿理论和方法,被来自美、俄、日、加和国内100多位地质专家、教授认为属国际领先. 赵鹏大院士认为,地质异常是矿床形成的前提条件.地质异常的强度、广度各异,组合方式多样,决定了成矿的多样性.而成矿多样性的某种规律性序列就是矿床谱系,其最基本的表现是成矿时间和空间的“有序性”和“成套性”.赵鹏大院士创新性地提出地质异常、成矿多样性及矿床谱系是三个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地质现实,是矿床预测的依据和指南.他把地质异常、成矿多样性及矿床谱系的联合分析研究作为成矿预测和找矿的新的“切入点”,并把这种预测途径称之为“三联式”成矿预测.能否识别和充分提取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地质异常,是决定成矿预测和找矿成败的关键;成矿多样性分析是明确区域勘察对象,选择勘察目标,保证综合勘察效果所必须,同时也是分析和评价区域成矿环境有利度和差异度的重要依据;矿床谱系的建立是从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分析区域成矿规律的结果.这三者的实现将会提高成矿预测和找矿的成功率和效果. 曹南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辽宁省阜蒙县四道沟—党家沟一带及少冷-下押京一带成矿预测区萤石矿成矿预测,并且对资源量进行了预测,系统的阐述了本区萤石矿成矿预测区的圈定和预测资源量的思路、方法及过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国内影响比较大的成矿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叙述了北斗卫星高新技术在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情况。该方法对提高成矿预测的科学性大有裨益,可使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从而取得明显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质找矿新发现日趋困难,找矿方法手段更趋于复杂化,它逐步向全面融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数据等多元信息化的成矿预测方向发展。MapGIS已成为一个有效的检索和整合内部信息及多样化信息的成矿预测工具。在应用MapGIS进行成矿预测的过程将在开展区域成矿规律总结的基础上和成矿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数据采集、地质单元划分、分散勘探信息,以及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数据的抽象概念可以通过MapGIS得到实施,从而分析成矿好感度,划分有利勘探部分,实现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8.
矿产预测是矿产勘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在成矿地质理论指导下,大量收集整理各种地质矿产信息,总结成矿规律或成矿模式,对某一地区潜在资源做出预测,圈定成矿区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找矿,提高找矿的成功率。在现代的矿产勘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正蓝旗北部的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及异常验证结果,初步总结了该区成矿规律及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达连河矿区油页岩成藏的分析、成矿模式与成矿规律研究、预测,有利于勘探区地质工作预见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广西成矿规律及勘查部署研究汇总报告”是2010、2011年度广西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工程专题研究类“钦杭成矿带广西段整装勘查部署选区及成矿规律综合研究”项目、“南岭成矿带广西段整装勘查部署选区及成矿规律综合研究”项目和“广西地质找矿战略行动总体方案编制”项目下属“科技支撑”课题等成果报告的综合集成。该项成果是在广西国土资源专家田凤鸣领衔的专家组指导下,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韦昌山研究员带领相关研究群体历经四年多时间完成的。项目组通过总结主要类型矿床及成矿区带成矿规律,逐渐完善勘查区构造-蚀变调查方法,构建了预测区优选指标组合,提出整装勘查部署选区方案,评估与对比了各年度部署的勘查找矿成效,为修编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及2014年后续年度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宁瓦房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刚石成矿远景区,区内已有三个矿带和百余个岩体,在勘查过程中,同时又发现四个隐伏金伯利岩体,这些深埋在基岩以下的岩体规模可观,金刚石质量上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所以研究总结隐伏金伯利岩体形态特征、形成地质条件、赋存规律、找矿标志、成因机制等,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找矿实战价值,文章用六队多年大量的普查勘探资料论述隐伏矿的特征,寻找隐伏矿可能是金刚石找矿的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海寺矿区及外围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探讨,利用重、磁、电等成果及矿区地质资料对该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研究区构造、隐伏岩体的分布特征、矿化蚀变带与物探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该地区矽卡岩矿床成矿规律对本区的铜多金属矿产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测了4处成矿有利异常进行了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珠斯楞海尔罕铜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主要对该矿区南矿区、北矿区的地层、断裂构造、岩浆岩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物成分、矿体、矿化体、围岩性质等进行了论述,并对该矿区矿床成因类型及矿区成矿远景作出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矿区的成矿预测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成矿预测区优选实质是在研究或阐明成矿控制因素和认定成矿预测区的基础上,应用经验的、数学的或计算机方法求得成矿预测区发现矿床可能性大小的排列次序,为地质找矿的决策提供最佳方案,属资源评价工作中的新内容。显然,它与地质数据处理方法、预测评价方法有一定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与信息论的基本概念有关。从这一特点出发,本文将叙述与成矿信息有关的基本概念及成矿预测区优选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内生矿床的成矿深度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热液矿床成矿深度的主要控制因素以及深部成矿预测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铁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铁矿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是我国工业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提高对铁矿成矿规律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铁矿的成矿规律和特点的介绍,分析了我国重点矿集区矿产资源的发展潜力,旨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毓川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地质专家,他系统、深入研究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矿带地质,为指导找矿及总结成矿规律作出了贡献;深入研究宁芜、庐枞、南岭及全国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提出宁芜玢岩铁矿成矿模式,在国内开拓区域矿床成矿模式研究领域,系统总结华南花岗岩有色、稀有矿床及陆相火山铁矿成矿规律,促进了全国火山岩区及花岗岩区的地质找矿工作;与程裕淇等研究提出矿床成矿系列概念,发展区域成矿理论,广泛应用于指导找矿。“六五”以来至1998年负责地矿部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七五”期间负责全国金矿找矿工作,“八五”期间组织地矿系统第二轮区域成矿规划工作;1999~2004年负责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系统研究总结全国区域成矿规律。陈毓川院士为我国的地质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讨论了红花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了该区金的物质来源、成矿阶段和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传热性进行数值模拟,建立多颗粒二维随机分布复合材料测试模型,研究金刚石颗粒体积分数、颗粒半径、颗粒形貌、粒径比及界面因素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金刚石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升高;热导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方形金刚石颗粒的复合材料热导率高于球形颗粒的复合材料;在金刚石体积分数一定时,适量配比细颗粒可提高材料热导率;对金刚石表面镀覆层新物质(W、Cr、Ti)来等效金刚石和铜二者物理结合时的界面热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