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旭  李应 《科教文汇》2007,(11Z):187-187,199
本文主要阐述了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是从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转向了“实践论”。这种概括曾被指认为“实践论转向”。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讲述了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实践论转向”的原因,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存论路向的本体论问题,以此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以来的新出土文献带来了新的知识与见解。笔者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探讨了“义外”论的展开以及孟子“义内”论所具有的思想史意义。郭店楚简《六德》中论述了基于“门内·门外”的早期“仁内义外”论。《语丛一》则将“门内·门外”换成“人内·人外”,为告子“义外”论的提出做了准备。“仁内义外”论一方面认为“仁·义”皆由天赐予,另一方面又以是否具有“人内”的根据而将“仁·义”分为“内·外”,这与《性自命出》中由天赐予人内在之“性”的观点相矛盾。而孟子的“义内”论解决了这个矛盾,使天与人道的关系得以统一。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和胡塞尔都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事物和事物的本质存在着差异,另外,也认为这种差异同时指出了认识这种差异的“条件”的心智能力,但是,他们对于心智“如何”表达认识这种差异的“条件”和不同事物的差异的能力,却有很大的差别,德里达指出了胡塞尔现象学中存在的两种危险,分析了这两种危险所导致的结果,正是这两种危险阻止了现象学作为作出哲学结论的哲学入门,但是德里达也并没有摆脱哲学的终极目的,而现象学与超验论假定都是极其丰富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杨曙晨 《科教文汇》2009,(29):245-246
古希腊人独特的神观是神与人“同形同性论”.他们不仅认为神的形象、性格与人相似,还认为神人关系亲密无间。这种神观受到了古希腊历史观,以及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了三大问题。一是认为我国哲学界所讨论的“假象”问题来自于一个错误的翻译。本文试图将“假象问题”彻底逐出哲学界。二是讨论了以往我们所研究的具体的“假象”问题皆产生于认识过程中的两大错误滥用了“反映”一词和在认识过程中“理性”对感知经验的误释。三讨论了滥用“反映”一词的危害,本文要求分清人的感性认识能力和理性认识能力;感性认识的感知觉方式和理性认识的解读建构方式;感性认识的反映感知过程和理性认识的解读、建构过程;感性知觉、经验与理性认识、理论等这四对概念。最后试图澄清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一词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6.
虚拟现实是科技界新近涌现的技术,它借助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通 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主体,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交互式视景仿真。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 对人、社会、思维乃至哲学观念的冲击是巨大而深远的,可以说,科学哲学在这场席卷全球 的科技风暴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针对科学哲学所面临的这一新挑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 述,内容涉及虚拟现实与科技进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物质与“虚拟物质”、实践与“ 虚拟实践”、现实经验与“虚拟经验”等科学哲学难以回避的问题,并试图加以诠释。虚拟 现实技术不是“洪水猛兽”,它所带来的是人类思维和技术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尽管它所引 发的争议仍将继续,但人类自身终将会受益其中。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把实在论哲学引入本领域过程中对实在论进行了重构,重构过程中地理学批判实在论对其先驱巴斯卡批判实在论“存在着”哲学产生了偏离,其真正理论源泉是巴斯卡的哲学老师哈里的“存在者”实在论体系。“存在者”哲学中构成论的缺陷可以被“存在着”哲学中的生成论范式所弥补。  相似文献   

8.
大学学报“特色论”质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目前编辑学界关于大学学报的研究中,一个所谓的重要命题就是“学报特色论”,这种观点认为:“特色是高校学报的生命,是期刊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本文从大学学报的历史使命、“特色论”的论据以及编辑策划三个方面对“特色论”提出了质疑,认为“特色论”没有真正把学报特色与使命的根本关系摆正,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是从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转向了"实践论".这种概括曾被指认为"实践论转向".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讲述了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实践论转向"的原因,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存论路向的本体论问题,以此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了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是从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转向了"实践论"。这种概括曾被指认为"实践论转向"。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讲述了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实践论转向"的原因,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存论路向的本体论问题,以此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尔坚持一种“普遍科学”的科学观和哲学观 ,在科学与理性遭到怀疑与诋毁时 ,胡塞尔却保持着对科学与理性的热情奔放的信仰 ,他指出 ,正是对“普遍科学”这一理性信仰的怀疑导致了欧洲文化的危机。胡塞尔认为 ,近代以来的科学与哲学运动是追求普遍科学和客观知识的历史 ,而对自然的数学化起了主要作用。胡塞尔最早明确看到对科学基础进行分析、对科学方法进行评价的独立学科即将产生 ,他称之为“科学论”。他认为 ,科学真理不但在于明证性的原始事实 ,而且还须得到系统论证 ,而逻辑学则应当承担起“科学论”的任务。因此 ,与马赫、罗素等哲学家一样 ,胡塞尔也应当被视为科学哲学运动的先驱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论述的科学的政治哲学并非一门新创的学科,而是科学论继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案.通过对J·劳斯的<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一书的剖析,本文展示了这一研究方案的大致轮廓.我们认为,如果把科学认定为是一种公共的事业,那么新的科学论的构筑就必然要涉及权力的关系及其辩护方式;并且,如果科学与权力(包含物质力量)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那么它们只有在政治哲学维度才能得到整合.  相似文献   

13.
宁伟 《科技风》2011,(15):243+250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它的本质特征一直争论不休,这其中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不同认识。实践———毫无争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实践观点是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其最为核心、最为基础的范畴。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都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的观点,这些学者都忽略了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部分,即宇宙生成论,他们把本体论与宇宙生成论混为一谈。本文从这一批判角度出发,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是物质,而实践是其宇宙生成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索卡尔的诈文很是代表了相当一批科学家根深蒂固的哲学理念以及渗淹其中的科学霸权式的文化心理 ,它所引发的一系列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和方法论原则 ,已直接关涉到哲学文化的生存与发展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反思。为此 ,笔者曾就“物理实在和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相对主义的合法性”以及“科学方法论是否具有普遍性”等问题进行过质疑与反诘。我们的观点是 ,就“物理实在和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而言 ,索卡尔们根本就没有读懂 (至少是误解了 )后现代派的思想 ,而且他们对“客观实在”的理解过于简单与质朴。就后两个问题而言 ,索卡尔…  相似文献   

15.
《哲学与技术:论历史与批判及资产阶级“技术哲学”的前提与功能》一书是原东德著名学者沃尔尕斯特与班瑟合著的一本技术哲学著作,此书因其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而相当具有代表性,至今仍得到技术哲学界的高度评价。文章试图打破著作原有的结构以问题为纲对其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展示一个认识与对待现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新”视角,引发国内学者对西方技术哲学地深入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王爱芳 《现代情报》2006,26(9):18-19
本文系统分析了这一新领域(信息哲学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信息哲学的概念、产生过程和科学目标,认为图书情报学是一门应用信息哲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三个问题分别探讨了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的批判之间的差异。首先 ,关于现代科学本质的问题 ,胡塞尔认为现代科学的本质是“理念化” ,但它不是真正科学的本质 ;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的本质是“数学因素” ,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其次 ,关于现代科学遗忘症的问题 ,胡塞尔认为现代科学遗忘了“世界” ;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遗忘了“存在”。最后 ,关于现代科学危机的问题 ,胡塞尔认为现代科学危机的实质是哲学危机 ,应回返理性 ,重建科学 ;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危机的实质是始终被那不能计算的“存在”的阴影所笼罩 ,任何依靠人的智慧重建现代科学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8.
试论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角度剖析了创新及技术创新的本质意义,在阐述技术创新的“合理性”与社会“合意性”的统一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进行了辩证总结,对技术创新在人文中提升的终极目的进行了尝试性的论述,这有助于了解技术创新过程中人的价值等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意识研究中存在着两大基本范式,这就是行为主义范式和哲学范式。哲学范式主张唯有意识才能理解意识;行为主义范式把一切解释建立在受控实验之上,力图在意识的解释中排除灵魂。本文通过二十世纪至今的研究回顾指出,这两种对立的范式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理解意识。意识的科学解释有待于这两大范式之综合。本文提出意识研究的递归方案,认为意识的科学解释和我们现在熟悉的“科学解释”不同,它会导致唯物论和唯识论界线的消失。  相似文献   

20.
朱芬 《科教文汇》2008,(30):237-237
本文重新审视了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国翻译界关于功能对等论的争论,解读所谓奈达的“困境”和翻译研究的“死胡同”,并对此后翻译研究由规范性向描述性转变的现象进行了思考。认为对等论有其局限性,但不失为翻译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与描述性研究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