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政是个孝子。他常常想办法哄老太太开心,虽然手法拙劣。中秋家宴上说笑话,他真诚地为了讨得母亲欢心,放下读书人的斯文,讲了一个男人怕老婆的笑话,逗得大家都笑了,“因从没听见贾政说这样话,所以才笑”。可知,贾政作为正派读书人,平时是不讲的,但为了母亲高兴,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贾政,是一个与贾宝玉彼此对立、相互参照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体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创造力。作为荣国府的家长,贾政对宝玉的要求是全面而严格的,这一“严父”形象的思想性格、内在感情与真实心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本质,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结构性的存在。儒道等多元化价值取向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二者构成了一种互补关系,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结构,使其形成儒道互补的人格特征。《红楼梦》中的贾政,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其性格也是一种儒道互补的结构性存在。  相似文献   

4.
贾政基本上是个正派的读书人。他“一切为的是光宗耀祖”,因此重视读书上进。一心想当子侄们的表率,于是“少不得规以正路”,结果是沉溺书中,消解了审视现实的敏锐,“只解打躬作揖,终日臣坐,形同泥塑”,使得他才思枯竭,人生意趣全无。“反弄出书呆子来”。当然他也从中吸取了一些精华。  相似文献   

5.
也说贾政     
贾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此人的评论,多从名上说起,有假正经、假政、假真等说法。在传统中国,名和字在意思上是有联系的,评论者大都纠缠于贾政其名,而忽略其字。本文将贾政名字联系起来解读,并以文本为据,对贾政形象进行分析。认为贾政(存周)名字含有保存继承周代礼文化并以此正人正己并视为(道)统的意思,其本质特征是守礼。通过贾政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礼教的批判,也表达了对僵化、教条、迂腐人生的嘲讽。  相似文献   

6.
贾政是一个清官忠臣,虽然平庸无能。他先是任工部员外郎,期间点了一回学差,政绩如何不很清楚,但无疑是个忠臣。大概念及元妃情面,“工部将贾政保列一等。二月,吏部带领引见。皇上念贾政勤俭谨慎,即放了江西粮道”。贾政上任后,“只有一心做好官”,对州县折收粮米、  相似文献   

7.
以儒家文化为主要载体的封建文化之发展脉络透露出自身的必然矛盾,在文人身上主要表现为:个体性高扬之起点与单一政治轨道之走向的矛盾导致个体性与官本位思想之间的尴尬,离不开以血缘和亲情为基础的人伦却又不得不远离亲情的无奈,高调道德主义理想与以个人享乐主义为基础的社会现实的背离,以及企图充当帝王师却往往演变为雏护帝王统治之工具的二难境地等四个方面.儒家文化熏陶、塑造了贾政,贾政形象也全面诠释了儒家文化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8.
贾政并不是《红楼梦》中浓墨渲染的角色,而且他的形象是带着点灰色的,充满了矛盾的。全文主要从程朱理学的束缚,政局变幻的重压,理想、身份和现实的错位,以及来自家庭的种种压力四大方面来具体分析其性格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写作训练中,厌烦逃避的现状令人担忧,严重影响语文素质的提高,语文教师应积极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写作。借助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让学生结合场景、对话、争辩等内容进行课堂小练笔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训练措施。它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既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又可激发学生的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0.
不少评论者把宝玉挨打中的贾政看做是封建卫道者,通过解读文本,从宝玉挨打中贾政的三气三打三哭三求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贾政只是一个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是一个孝子。本文探讨贾政的形象以期引起人们客观全面的重新审视这一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1.
解析贾政这一封建社会没落贵族、官府老爷形象,应从其对社会作用的好坏,学识素养的高下,道德品质的优劣,人际关系、人生信念及权利观等方面介入,才能准确地掌握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小说通过对作为官吏、文人、家庭成员等面目出现的贾政这一形象,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深刻而巧妙地刻画及揭露,给人们展示出这一形象复杂的性格特征,使人们准确地认识到这一时看时新的典型人物形象所蕴涵的深刻的文化意义:“国贼禄鬼”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2.
贾政是有真性情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丢失自己真正的追求,成为一个失语状态下的典型文人形象。在书斋中他迷失自身,在贾府中、在父母和子女面前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在官场中也处于失语状态。探究其因,是封建文化自身的矛盾性、清王朝文化的存在样态以及《红楼梦》文本美学追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贾政形象的生活原型是清代江宁织造曹寅,但贾政形象与曹寅的满腹韬略、文采风流相去甚远.其原因就在于小说原作者是曹寅过继的儿子曹颜,他未能接任江宁织造,故对曹寅多有不满,因而塑造了平庸的贾政形象,而曹雪芹只是小说的修订、评点者.  相似文献   

14.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红楼梦》是一部反思之作 ,其中的人物设置都具有作者经过形而上思考进而形而下操作的意义。贾政也是如此。作者首先将他定位在传统理想人格具象化这一象征意蕴上 ,然后展示了他的个人理想和行为在社会大环境中面临的二难境地 ,完成了对他个人命运悲剧性的反思 ,以此为基点 ,探索了封建制度的历史性问题 ,并最终达到对人类命运观照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贾政这一悲剧人物形象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环境。其文学形象具有深刻的悲剧审美意义:表现为其文化品格呈现出浓重的分裂性和双重性,即,精神面貌上的"表面假正经"和"内心真无奈",行为态度上的"知可为而不为"和"知不可为而不可不为";贾政的"无奈"凸显了封建专制社会皇权至上、官场腐败对作为封建社会基石的世家士族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和人格扭曲,从而从另一角度昭示了封建大厦必然倾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贾敬、贾赦、贾政三兄弟,体现了不同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分别代表了封建社会末期上层贵族的三种不同类型,窥斑见豹而知所有官场。贾敬,代表的是上层社逃避现实的退隐者;贾赦,代表的是贵族阶层中的一味享乐者,整日只知吃喝嫖赌且作恶多端的社会蛀虫。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日札写作教育观是他的写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一、指出了日札的私人写作性;二、认为从名家日札里收集"不应该那么写"的教例是学习写作的有利途径;三、明确了日记体散文的非文学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许承尧收集的近现代名人书札集册中检出罗长铭致许承尧信札17封,诗13首,词22阕。主要有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罗长铭与友人的一些投赠酬答之作和信函,涉及编辑《艺观》《歙县志》《安徽通志》,对《尔雅正义》等古籍的校注及历史人物渐江、沈天士等活动的考证,书画文物的鉴赏,以及与黄宾虹、汪鞠友、张善子、张大千、汪采白、程霖生、江彤侯、李拔可、汪孟邹、过旭初、许玉田、吴绮川等人的交谊。现将其整理加注发表,以期为研究徽学提供一些史料。  相似文献   

19.
周晓波 《文教资料》2010,(12):12-14
贾政与贾宝玉父子是《红楼梦》中着力刻画的一对父子。他俩与贾府中的贾敬、贾赦、贾珍之类的男人不同,是贾府中相对出色的男人。一个为贾家基业兢兢业业;一个聪明灵慧,来历不凡。可他们父子之间却是疏离的,相互无法理解,完不成各自的角色期待,最后以悲剧告终。  相似文献   

20.
秋日小札     
菁菁,你浣衣古潭,水面生凉,我看见你的影子在水面颤抖了。而当你归去,独木桥上,月明如霜,正是一个银色的夜。残荷上的水珠滑落了,一切静寂,过路的只有微风同你,更不闻青蛙跳水的音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