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就出现了文化转向,文化与翻译随之被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从此翻译不再是单一的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代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众所周知,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于翻译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就成了众多翻译者必然要经历的阶段。通常情况下,翻译策略的选择主要是由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决定的。翻译是在翻译者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进行的再次表达,所以翻译者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翻译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傅东华所翻译的《飘》为例,对翻译策略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涉及双语转换的心理活动过程。译者的翻译行为受到一系列心理因素的制约。在这其中,翻译动机是翻译活动的起点,直接影响着译者的翻译策略。本文从翻译审美动机角度出发讨论翻译审美动机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外译最多的中国典籍。在译本中译者对数字、成语的翻译体现了综合使用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翻译策略上是采用了翻译杂合的方式;同时杂合不只应用在翻译策略中,也应用在文化中。杂合的同时却又不失中国文化特征、民族特征,能够使译入语读者更好地了解《道德经》精髓,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4.
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主体之一的译者,必然要受到多个层面的约束,这也决定了译者在从事翻译时必须以一定的伦理价值为标准,做出符合:疋化构建与社会发展的译作。文章从元伦理学视角审视典籍《菜根谭》英译中译者的伦理价值抉择,即译作对社会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陷入思维、语言与文化困境,新媒体和视听技术为其开辟了新的路径,给中国文化典籍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多模态理论为支撑的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多模态转换模式从从跨文化的叙事转换、模态转换、文化体系转换、设计与传播等层面深入分析《道德经》冯氏译本对外传播的多模态转换过程,为中国文化典籍"走出去"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翻译过程的复杂性和译者在每一个环节的主体性与制约性的体现,论述了译者在多元文化系统内运作所具有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以《红楼梦》两译本为例,从主客体两方面分析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人名的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杨译本本着忠实于原著的精神,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力求把原著中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传达给译语读者,而霍译本以译语读者为中心,尽量减轻原语文化知识对他们的压迫感,翻译策略以归化为主。完整与足量是判断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的重要标准,因此,两译本虽各有巧妙之处,但或多或少都有欠额翻译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典籍是各民族创造的文明和文化的精髓,典籍的翻译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国际间的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英译为例来探讨中国典籍英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到目前为止,他所有作品的英译本都是美国翻译家兼汉学家葛浩文教授来完成的。其中莫言《丰乳肥臀》英译本曾被美国汉学界认为"比原著写得更好"。基于此,本文对葛浩文英译《丰乳肥臀》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实例分析,从而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译者的身份在翻译研究中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在传统译论中大都处于一种边缘地位,被置于"隐形"状态,但随着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翻译主体的研究逐渐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确立了译者主体性的地位。本文拟以《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探讨译者在翻译文本选择中主体性的彰显,着力分析译者主体性诸如文化取向、人生哲学、生活经历、审美态度、翻译目的中等主观因素是如何在翻译文本选择中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翻译学指导下,以《格丹格言》为例,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分析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选择,能够为少数民族典籍外译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从而为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以交际翻译理论为研究视角,考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典籍童谣《孺子歌图》和《北京儿歌》两部译作,重点比较分析两译本中重复的童谣在词汇、句法、音韵等方面如何展开跨语际翻译,并探讨译者因素对典籍童谣英译的影响,总结典籍童谣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韦努蒂提出译者的隐形以及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等概念,这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文章以莫言先生的《养猫专业户》及其译文为例,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及译文中如何使译者身份得以彰显等问题做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会通过对源语与目标语的语言形式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译文中这两种翻译策略会交替出现,并非一种策略从一而终,并且这两种翻译策略在合理的使用当中均可以使译者身份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4.
15.
以《诗经》英译本为例,结合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从原文和译本两方面,探讨影响译者适应与选择的因素;从译者翻译的历史语境中去发现其选择的可取之处,以丰富典籍翻译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境角度分析译者在翻译活动所承担的任务。在翻译理解阶段,译者对作者的明示进行推理,以明白其交际意图;在翻译表达阶段,译者准确预测读者的认知语境并做出最佳相关表达,使其准确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7.
翻译作为一种理解和解释,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其翻译本质、原理与哲学阐释学中的游戏概念极为相似.从游戏的角度对<道德经>第七十一章首句的两个不同英译本进行分析,从微观角度探究游戏的"他者"即源文本上下文对解释和翻译的制约性,指出要尊重游戏中"他者"的存在,最终实现译者和源文本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有目的的活动,译者作为这一活动的执行者,其主体性在翻译的整个过程都留下了烙印。对《红楼梦》翻译特别是对由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等人完成的两个英语全译本的研究对推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外来影视作品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而影视字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其翻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以美剧《摩登家庭》为例,探析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及策略,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对河南电视台《武林风》栏目的定位、板块设计、包装和宣传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详细分析,从中可探寻出武术与电视传媒成功结合时所取得的一些运营策略,为其他电视台制作类似的武术栏目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