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戏作者现今大都已不可考 ,《永乐大典》所收《张协状元》为今可见南戏之最早者。据该戏第二十六出李小二所唱小曲可以考知 ,其作者应该是九山书会的双老哥。  相似文献   

2.
张协洛阳二赋,指的是《洛禊赋》和《登北芒山赋》这两篇描写洛阳的赋作。张协是被钟嵘《诗品》列为十家上品者之一,由于张协的作品流传较少等原因,对张协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他的赋更没有人问津。本文论述张协这两篇赋产生的背景,文化的或历史的意蕴,指出这两篇赋,一作于前期,一作于后期,由于社会环境起了很大的变化,格调和风格上也有较大差异。最后指出,同样一个诗人、赋家,在他们不同时期的诸多作品中格调和风格存在差异,这种文学现象,在文学史上是不难见到的。  相似文献   

3.
叶希文 《文教资料》2012,(28):58-60
《永乐大典》本《张协状元》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产生年代最早的南戏作品,而永嘉昆曲团改编的《张协状元》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永昆版《张协状元》的音乐结构、宫调、表演等方面来探讨它的艺术成就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从而揭示其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谢灵运与曹植的源渊关系主要体现在二人都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上,他们的诗歌用词生动,富于表现力,景物层次丰富;同时,谢灵运又受张协影响,写景状物时构思巧妙,能够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景物的特点。他对景物的描绘巨细无遗,给人以"繁富"之感,但诗中的名篇佳句比比皆是,诗中的繁芜之句又"无损于其高洁"。因此,钟嵘对谢灵运诗歌的源流及创作风格所做出的种种评价是客观恰当的。  相似文献   

5.
"三张"在西晋文坛上享有盛誉。自南朝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与陆机、陆云、潘岳、左思等大家并列,视之为西晋文坛的代表。然而,若将张载、张协与同时代其他作家比较,则不难看出彼此诗文在思想内容上有极大差异。张氏兄弟之创作在受玄学影响、所表现的社会责任感和情感等许多方面,均与文坛主流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张协状元》中“了”用例的穷尽性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以语义特征、语义指向、情状类型、信息结构和视点为参数探讨“了”五种句法功能的语法化层级,认为应为:谓语动词〉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助词〉语气词。  相似文献   

7.
南戏《张协状元》从社会外部思想文化环境与人性内里两方面入手,在揭示宋代婚变问题社会原因的同时,又就社会文明结构重构给人们思想上带来的震动和新兴贵族阶级被迫异化的“人性”予以关注。张协与王德用都在世俗世界的摸爬滚打中,在自我不断被“异化”的过程里,最终以主动纳受“利益婚”的形式完成了自己人格的置换。《张协状元》为“婚变剧”内蕴的表达扩展了空间和维度,张协“换汤不换药”的两次婚姻,既是异化的人性所致,也是他在世俗世界中被迫做出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8.
9.
10.
张协与王粲的渊源关系不仅体现在两人诗歌抒发的情感都充斥着忧患凄凉之情,而且还体现在诗歌的意境和词采上.张协的"华净"诗风,主要体现于诗中对景物的描绘.景阳<苦雨>诗最能体现其"巧构形似之言"的特点.结合钟嵘的审美理想和张协诗对后世诗人的影响,笔者认为钟嵘对其评价过高.  相似文献   

11.
《张协状元》作为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一直深受研究者的关注,研究成果很多。其中有些似乎已成共识,如情节漏洞、主题为婚变、大团圆结局不甚合理等,笔者通过研究,却形成一些新的见解:情节漏洞多数有其合理解释,大团圆结局也许是书会才人的被迫妥协,在客观效果上并未削弱其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协状元》的编成年代是学术界历来争论不断的问题。这一公案不仅关系到《张》剧是产生于宋代还是元代的断代,更关乎到南北曲"孰先成熟"。对《张》剧的研究,不仅要立足历史,更要立足文本。《张》剧所使用的曲牌可以从一个侧面为《张》剧的产生年代提供新的证据。【红绣鞋】作为古代戏曲中常见的曲牌之一,在《张》剧中也有使用,然而它的价值却被长期忽视。通过对【红绣鞋】曲牌的产生、发展的研究,可以为《张协状元》编成于元代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钟嵘<诗品>评价谢灵运诗"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以曹植和张协为谢灵运诗的渊源,是符合事实的.谢灵运诗用典极多,主要特点是:从<诗经>、古乐府、古诗等,借用其字句或意境,而吸收其较为纯朴、典雅的风格;从<楚辞>、汉赋、以曹植为主的建安文人作品、以陆机为主的太康文人作品里,借用其字句或意境,而承继其较为绮艳的风格.这各种特色形成了谢诗"繁富"、"富艳"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著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是建安曹魏文士集团之后的又一次文坛兴盛景象.其时,潘陆张左,才高词赡,烂若舒锦,但斗转星移,人代湮灭,太康群才的诗赋文章流传至今者十一而已.本文既钩稽文献载录,亦参考学界既有成果,旨在于潘陆张左著述考证方面会要集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昆剧折子戏已满足不了昆剧爱好者的审美需求,本戏或连台本戏不断出现,其中大多为古典剧目的改编本。改编大多采用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的方法:“缩长为短”;“变旧成新”。成功之例,前者首推青春版《牡丹亭》;后者则数永嘉昆剧团的《张协状元》。凡是古典名著,改编时可采用“缩长为短”的手法;一般古典作品,可以采用“变旧成新”的方法。二者各有优长,改编旧剧时宜依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以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6.
《张协状元》中“何”系疑问词语较为丰富,都是上古汉语或中古汉语就已出现的。用于询问或兼用于反诘的“何”系疑问词语有“何”及其复合形式“如何、缘何、为何、何处、何方、何如、何时、何日、若何”等,主要用于询问事物、情状、原因、处所、时间等。仅用于反诘的“何”系疑问词语有“何须、何不、何苦、何用、何妨、何曾、何常、何况、奈何、何故”等,主要用于VP前,对VP进行否定。从《张协状元》可以看出,反诘副词“何用”来源于“为什么需要”义的跨层结构“何用”。  相似文献   

17.
《张协状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南戏作品。它所使用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宋元时期的语言特征,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之一。本文就相将、惭愧、撺掇三个词语进行了描写分析,探索其语义分布情况,追寻其意义演变轨迹,尽可能地将共时、历时研究相结合,突出《张》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林是非 《现代语文》2006,(10):65-66
历来研究量词大多是从静态的立场,即主要就量词本身来进行分类和描述;本文主要借鉴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中关于量词的研究以及陈颖<苏轼作品量词研究>中提出的思路,采用动态的观点,即从动量词与动词的语义双向选择这一特定角度进行,以期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张协状元》是宋末元初的重要南戏作品,它的曲韵韵部系统对于廓清近代汉语语音史的问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张协状元》全剧韵脚字进行勾稽系联、归纳韵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灰皆通押""支鱼通押"和"阳声韵韵尾混并"三个非常独特的现象,详尽展示了《张协状元》曲韵系统背后蕴含的丰富语音史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此为西晋“章中兴”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群体。张载、张协、张亢,此即“三张”。然其父之名,名传有“张牧”、“张收”之异说。其实,不少献可以显示,“三张”之父乃张牧。确证此说,有助于了解张载之生平仕历,有助于读解张载、张协之学 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